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申喜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6):304-306
王重阳不仅教育思想丰富 ,而且寓教于乐 ,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能力 ,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弟子 ,并有针对性地劝谕 ,提高其弟子的审美判断力。王重阳的审美教育思考并没有随着他的去世而消失 ,它在全真教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申喜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18-122
王重阳在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全真教的创始人,他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思想。其审美教育思想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独特的艺术意象;二、因人施教,各适其材;三、绘画、诗歌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他不仅用这种审美教育方法直接点化了马钰、谭处端等弟子,而且这种审美思想也被其后继教徒李道纯、吴镇等继承。 相似文献
3.
全真教对马致远的杂剧思想内容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马致远的杂剧借助于全真教的教义主旨,重新阐释君权神授的思想,在消极悲观情绪中流露出对儒家正统观念无可奈何的思念之情;表达人生如梦、仙隐合一的人生虚无观念;推崇背离家庭亲情伦理关系的极端苦修思想;宣扬极端的禁欲主义和出家苦行的思想,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反叛之情。 相似文献
4.
胡传志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48-51
金代全真教教徒王重阳、马钰、丘处机等人创作了大量诗歌,体现出独特的诗学观。他们不仅以诗歌来传道悟道、教化他人、联络道友、增进感情,还以诗歌来抒发道情和诗情,将诗歌当成传道、交友的文字游戏。他们的跨界创作偏离于诗言志、诗缘情的主流,成了宗教界、文学界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张海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本文从道家思想与全真教的关系切入,对元杂剧中关涉全真教的剧目进行了剖析,并据以历史事实指出: 元杂剧中的氤氲道气是全真教对元代社会巨大影响这一世风世情浸染的结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元杂剧中存在着终极意义层面上的审美超越倾向 相似文献
6.
李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49-51
全真教是宋金之际建立的新型宗教,蒙元朝时期受到政府的高度支持,一度达到了鼎盛。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全真教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衰落,出现了沉寂状态。明末清初,全真教龙门派出现了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高道——王常月,在其领导下对全真教进行了改革,使全真教一度出现了中兴局面。这与满清王朝的大力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白如祥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6):3-5
道教自其创立之初,其教义就有着深切的社会关怀;金元全真教继承了这一传统,主要体现在真行与教化两个方面.全真教通过种种利国利民的举动,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民间和朝廷的双重肯定,缓和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高良荃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39
金元时期,全真教的迅速兴起并达到鼎盛有着深刻的背景原因,本文从激烈的民族矛盾及其引起的动荡的社会环境;传统主流思潮儒家文化的失重及多元文化空间的形成;全真教适应社会潮流的成熟圆融的理论三个方面对此做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9.
宋学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71-81
政治认同问题是政教关系的重要一面。全真教政治认同的构建是在金元王朝政教生态语境中循序展开的,呈现出理论性(遵国法、尚王道的论说)与实践性(以教辅政的政治支持行为)、动态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特征。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全真教政治认同的构建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敬而远之、古朴清修(1159—1183),尊王讲道、赢得信任(1184—1219),以汉接蒙、体道辅政(1220—1256),主动臣服、依附发展(1256—1368)。特别是大蒙古国时期,全真教变被动臣服为主动构建,推动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有机结合的元代统一多民族国家政制建设。全真教政治认同的构建是长期以来中国大一统历史语境下佛道佐国扶命、崇尚王道传统的赓续。在金元少数民族政治语境下,全真教成为以忠孝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基因的重要传承者。全真教的政治认同与金元统治者对它的认可是一个有机互动的过程。以“王律”统合“道律”是全真教成功发迹并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李洪权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5)
全真教自金初形成后,主要以乞食为生,蒙古进入中原后方转为耕作自给.但不论是乞食还是耕作,全真教对财产的态度并未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在金元时期,全真教轻财如土、以义取利、公而无私的财产观念基本贯穿于始终,这也是全真教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全真教形成的这些财产观念,并不是对世俗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具体而言,这些财产观念都和修道紧密相连,这就为全真教正确处理财产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汤其领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25-29
全真道兴于金盛于元 ,是我国历史上与正一道对峙的最大道派之一。王重阳作为全真道的创始人 ,他不仅躬自出家修道 ,著书立规 ,而且招徒布教 ,立会弘道 ,为全真道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全真之盛 ,重阳颇有功焉 相似文献
12.
全真道是金代著名道教,创始人王重阳。在王重阳劝化马丹阳的过程中,关于藏头拆字词的运用耐人寻味。藏头拆字词是金代道家词中特有的一种词体,其作者仅限于王重阳和马丹阳,它对于马钰的被劝化起了关键作用,由此看来,王重阳去世后首先由马丹阳来继承全真教主的地位并非偶然。也许在劝化之初,王重阳在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就已经把马丹阳作为后备掌门人的人选了。事实证明,马丹阳确能不负重托,王重阳的选择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殷杰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5-7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许多唯物主义的教育观点 ,在人性论、理欲关系、知行关系、教育与教学、学思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上 ,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我们对其进行重新审视时 ,会发现其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于东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15-120
全真音乐主要是施之于修持,其法有唱诵与吟诵等;另一种是施之于庆祝、祈祷等法事的,以声乐演唱为主。全真道士在传教过程中,既与士大夫唱和赠答;亦面向大众布道而强化词的音乐性,其方式是或继承能歌的词调,或将词调进行改造,或自创词牌,使渐趋雅化乃至僵化的词变得鲜活、俚俗,使词体更容易向曲体发生转换,成为词曲之间流变的中介和津梁。这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左洪涛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120-124
结合相关的历史与宗教文献,在宋金时期全真教初传时期的背景下,分析金庸武侠小说的具体作品,其小 说中所描写的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全真七子之首马钰与历史上相同的人与事件相比,其核心内容是真实的。同时 金庸先生在抓住了历史事实和主要人物精髓的基础上,强化武侠小说需要"热闹"的特点,也为了适应报纸连载时 每期都要有精彩之处的需要,在必要之处进行了一定的虚构,"让丰富的想像和尽可能完美的情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17.
李健美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61-64
清代后期理学家唐鉴非常重视文教,一生热衷教育,并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设立义学,订立条约条规;讲学书院,订立书院学规.他认为教育旨在培育"明新正学"的经世之才和"善民成俗".其关于教育授受双方的诸多论述仍值得我们今人好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聂好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4-127
经元善是中国近代著名企业家、慈善活动家,也是近代新式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创办了经正书院和近代第一个新式女学堂—经正女学,并致力于社会教育,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毕达哥拉斯盟会是一个兼有政治性、宗教性、学术性和教育性的组织。其教育思想建立在哲学和科学理论基础上。其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建立和指导完美社会秩序的人,以及遵循良好秩序的社会公民。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教育内容是把数学放在最高的地位,同时注重音乐、天文、体育等和谐教育。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教育思想推动了后世人们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它是哲学史和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推动了哲学、科学和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但它关于灵魂不朽和灵魂轮回说对后世哲学、教育有着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