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延安文学语言变革是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纠正了“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过分欧化的倾向,通过引入方言土语给现代白话注入活力.1940年代解放区领导人本来是想通过改变语言使文学更好地为政治服务,但这种政治的强力介入倒有效地纠正了现代白话的某些弊端.毛泽东在《讲话》中对工农兵方向的确立,督促作家立场与身份认同的转变,以及解放区“本土”作家的加入对文学语言的转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对于五四文学语言欧化白话现象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对五四文学语言的看法。无论理论倡导,还是作品语言,欧化白话现象与五四文学语言建构都有着内在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五四文学语言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欧化白话现象的五四文学语言以强大的话语力量,"决裂式"带来了中国文学价值体系与精神特质的现代重构,开拓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现代诗性空间,直接表明了中国文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的文学语言观念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笔可贵财富。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王国维是最早具有语言本质论思想的人,他明确地提出语言与思想、语言与思维方式一体化的观点;他虽然反对文学语言完全由文言变为白话的语言目标,但对白话语言的优势有着清醒地认知;语言建设论层面,王国维认为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引进外来词汇的术语、概念,应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他的这种观念已经非常贴近现代语言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新潮作家”是个难以界定其范围的概念,姑且随俗地用以格称80年代以来运用异于传统手法来进行创作的一大批作家。尽管其文学主张干差万别,却有着一个明显的共同点,这就是“以语言为文学之本”(王蒙语)。他们所进行的“文学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语言实验”。“语言实验”这一说法,是何立伟首先提出的,而他的语言实验就是立志写出“美文”。他明确反对用重复、仿制的“公共语言”来创作。老作家林厅澜则长期孜孜不倦地探索文学语言的特异素质和汉字“语象”效果的营造,他的探索引起了普遍关注。“美文”是中国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5.
孙犁的文学语言观,是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贡献之一,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管窥其文学语言观念所蕴含的现代性维度,是孙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孙犁对文学语言与思想内容,文学语言与作家气质、个性之间的本质关联的认知和理解,都具有较强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学语言:语言与言语的张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命题至今仍然是无可置疑的 ,然而 ,对于这一命题的理解却见仁见智。本文试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角度剖析文学语言所具有的张力性质 ,对现代西方文论中涉及文学语言的“突出”说和“陌生化”理论进行了探讨 ,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 ,是一种驾御语言张力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文学语言是语言从生活进入文学的结果,是语言由生活向文学升华的产物。形象性、表情性都不是语言文学性的本质特征,决定语言文学性的内在根据是转喻和隐喻功能。文学语言是凭借转喻和隐喻功能在文本水平上的符号象征性的展开。  相似文献   

8.
京派作家学贯中西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在文化选择上的科学和理性精神。与文化激进主义者不同,京派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深厚的情感,在艺术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都受到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具体到小说领域,京派小说在空灵、意境、意象等审美范畴以及语言上都与中国古典艺术有着内在的关联。正是通过对民族文学传统的诠释和重构,京派小说为中国文学弹奏了一曲不绝如缕的悠悠神韵。  相似文献   

9.
(七) 文学語言手段的人民性問題 文学语言和作家语言的人民性也是一个根据对语言的全民性的研究,而要求具体探討的最現实的问题。人民語言文化所有的卓越成就在文学語言和艺朮作品語言中的体現,作家語言和全民語言的有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台湾处在文学语言的迅速转换中,一方面文学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转换,另一方面是汉语向日语转换。作家面临着创作语言的选择,而在日本殖民强权统治和文化殖民的语境下选择不同的文学语言种类或类型则反映了作家不同的话语立场和文化心态。语言具有工具性,但语言也蕴含了深刻的民族性、区域性、文化性。汉语写作有着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和反殖民的现实意义,日语写作也不完全是殖民文化的投影,我们应该透过语言层面发掘作家的文化心态和思想本质。  相似文献   

11.
诗是各种文学文本形式中最早出现也是最早趋于成绩的文本模式,一个没有诗的民族是无法想象的。诗与其它语言艺术最大的区别,即是其形式。本文从诗的整体出发,探析诗的言说结构的独特性。对常规语言的变形与超越;生命意识与物的化合;反讽等均构成诗语的独异性。诗情,诗味,诗韵,也就是弥散于这新异的言说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12.
张梦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4):118-119
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一方面,语言学习不能自动转化成语言习得,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这种输入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而另一方面,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语言习得不能成功。有输出也意味着学习者内化了部分语言输入。在二语习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任务型教学将任务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语言输入,使得语言输入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情报检索语言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报检索语言是沟通文献与用户的桥梁 ,检索效果与检索语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情报检索语言分为人工语言和自然语言两类。本文着重论述了各自的优缺点 ,阐释了情报检索语言的发展方向以及控制和完善自然语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肖荷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3):167-168
在语言学习中,因两种语言的相互接触而引起语法偏误的语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语言迁移现象(language transfer),即语言学习者在外语生成中常常运用母语的句型结构,是导致这一偏误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来自我国西藏地区的大学生学习汉语和英语的过程对比来例证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不同。因为语言环境因素,外语教学效率低于二语教学效率。即使正式的课堂教学,教师的目的语水平也导致外语课堂与二语课堂目的语的输入与输出有区别。因此,缩小外语教师目的语水平与他们的思维、学识和教学理论的差距和重视课堂语言基础知识的习得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从参与主体,语料和语言输入量三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应根据学生年龄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增加语言输入量,使英语学习能够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日互译文学作品中“犬族语”的语义进行比较,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将其分成贬义“犬族语”、褒义“犬族语”和谦让“犬族语”。同时指出在研究不同国家的具体语言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使用背景,把环境等诸多因素放进去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八排瑶语属于瑶语支勉语藻敏方言,分布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根据教科文组织语言活力评估指标,对八排瑶语的语言活力状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八排瑶语已经呈现活力不足状况,并开始出现某些濒危的特征。八排瑶语与汉语长期密切接触的过程中,语言系统各个层面都受到了汉语方言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英语无“脏话”?关于我国英语教材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祝四清 《云梦学刊》2003,24(4):119-120
脏话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是否应该学,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在我们的英语教材中从未出现过脏话或骂人话。但是从语言交际的角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脏话无论如何都不应被排除在语言学习之外。脏话是任何一种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写这篇“不合时宜”的文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旨在通过对"教师口语"这门学科成功发展的探讨,对照传统语言研究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描述语言研究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正在发生着的变化,进而阐述新世纪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应遵循的原则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