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整整地奋斗了7年.在这7年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道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左"倾错误的打击下,在戎马倥偬间,还创作了36首诗词楹联,引用了4副楹联和1首民谣,达平均每年5首诗联.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涉及毛泽东精神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的展现了他不唯上,不唯"本本"、实事求是的反对教条主义精神.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亦有人误读,有待澄清.这些诗词楹联的创作是成功的,其关键之所在是他能够将马列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革命充满着必胜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2.
王义钫 《老友》2013,(4):47-47
一、何为楹联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雅俗共赏、应用广泛的文学形式,俗称对子、对联;楹乃厅堂前部的柱子,悬挂在左右两边楹柱上的对联,一般又称楹联。人们通常认为楹联始于五代,后来楹联逐渐完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大盛,历久不衰。按用途分类,楹联除春联外,还有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格言联等。  相似文献   

3.
邓毓怡是天津近现代著名楹联家,他的集句联创作取得了很高成就,不仅数量宏富,采撷的范围颇广,传统文献经史子集均有涉及,而且能自出机杼,推陈出新。他的赠人联和庆吊联亦成就颇高,一个鲜明艺术特色是联语的内涵非常贴合人物的身份与性格特征,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形象及其心世界,给读者造成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亦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楹...  相似文献   

4.
厕联是一种独特的楹联,古代社会就有书写厕联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社会,厕联以城市公厕为载体,成为公厕重要的文化景观。临汾市公厕景观叙事主要包括外观叙事、雕塑叙事与楹联叙事三种,其中楹联叙事是彰显公厕文化的重要内容。厕联承载着楹联文化传统,叙说着卫生文明观念、民生需求与人文关怀、地域文化特色及城市文明建设等内容。厕联既为城市建设增添了文化元素,构建了民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楹联非遗活力的唤醒、楹联文化的展示、楹联习俗的传承提供了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前,研究毛泽东的论著涉及各个方面,光是对其诗词作品的研究,就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作为其姐妹艺术的楹联,其研究就显得颇为薄弱,仅有张世安《毛泽东名联趣话》、唐意诚《毛泽东楹联辑注》、杜忠明《毛泽东的对联艺术》、梁石《毛泽东对联》等几部著作,至今未见有人专门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 0 0 3年8月出版的吴直雄研究员的新著《楹联巨匠毛泽东》,是这个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具体来说,该书具有下列特点和价值:第一,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超越了国内所有的同类著作。该书设A、B…  相似文献   

6.
王义钫 《老友》2013,(5):47-47
本文接上期继续介绍楹联的创作。二、楹联的修辞手段为了达到对称美、文字美、时尚美和情趣美,楹联往往采用多种修辞手段,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1.嵌字。即将有关的字嵌在上下联中,做到不露痕迹,文从意顺,自然贴切。嵌字有比翼格(又分凤顶格、燕颔格、鸢肩格、蜂腰格、鹤膝格、凫颈格、雁足格7种)、魁斗格、蝉联格、云泥格、卷帘格、鼎峙格6种嵌  相似文献   

7.
楹联即对联,又称对于,其类别可达数十种之多,而名胜楹联只是其中一小类。顾名思义,名胜楹联即为名胜地撰写的对联,它有广狭之分。狭义名胜联仅指著名风景地的对联。广义名胜联包括著名风景地、历史文化古迹的对联。这样,广义名胜联就包括胜迹联、园林联、庙宇联、刹寺联,以及某些会馆、戏台、亭院等地的对联。我们这里说的名胜楹联,指的是广义的名胜联。  相似文献   

8.
清代联学大师梁章钜秉承师说,认为楹联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文体肇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实际上,唐代才是楹联的真正产生时期.楹联产生于唐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梁章钜还对应制联、庙祀联、寿联、挽联、切姓联及集句联等楹联子类的起源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饶泉生 《老友》2015,(3):47
楹联亦称楹帖、对联、对对子。对联与对对子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各有特色。对联一般要求两个字以上,上、下联为一副,且受平、仄限制。对对子只要对仗工整,一般不受平、仄限制,上下句字数相同即可,如古对今、头对颈、东西对南北、鸟语对花香、白鹅伸颈对乌龟缩头等。对联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为一副,有上、下联之分,而对对子可以多人参与。另外,对联是个人文化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央视春晚”演播以中国楹联学会常江会长为首撰写的18副楹联本应代表中国当代楹联的最高水平。使海内外华人吃惊的是.这18联中只有刘庆华《云南海南》联出色,刘庆华《河北河南》联、李俊和《内蒙古黑龙江》联、解维汉《贵州四川》联虽有缺陷,仍不失为佳作外.其余9联中有些不合联律.有些缺乏文采,有些既不合联律又缺乏文采.均沦为次品。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中华楹联学会会长潘力生先生及夫人成应求女士应我校的邀请,为我校书联题诗。潘先生题写的联语是: 边塞风沙索旧梦,芳园杞梓馥中华。 潘先生并将此联书写成精美的书法作品寄于我校(见图)。潘先生的夫人、女诗人成应求女士为联配诗二首,诗曰:  相似文献   

12.
沙元伟先生,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著名的诗词楹联作家,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华楹联学会发起人。本刊今年第2、3期曾刊发沙老“新金陵48景”。沙老提出南京要成为“楹联之都”,为宣传南京的楹联文化,我们特邀其学生刘志梅女士对沙老的几副楹联作些评析。  相似文献   

13.
楹联是一种被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晋祠楹联自明清以来,已产生了不下百余副,且不说那些名人大家之作,单看其中的佚名楹联,也颇为脍炙人口、值得咀嚼。  相似文献   

14.
《山西老年》2014,(8):68-68
本次大赛的主题是: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讴歌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吟诵神州大地的秀丽图卷,赞美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中国梦等。具体事宜如下:一、主办单位:山西临汾平水诗社。协办单位:山西临汾恒立昌商贸有限公司、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委老干部局。二、征联要求:1.内容须围绕主题,健康向上,弘扬正能量;2.参赛作品,每副楹联字数不超过100字;3.参赛作品要求原创,不得抄袭、剽窃,文责自负;4.参赛作品要求符合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新旧声不得混用,用典须注明出处;5.每位作者参赛作品不得超过5副,不收参赛费,不退稿。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4,(11)
正邓小平故居在四川省广安县,是农村常见的一座普通的四合院。四周修竹,绿树滴翠。著名作家马识途于1992年为邓小平故居撰写了一副楹联:上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下联: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山绣水,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1994年,四川省楹联学会理事刘利也为邓小平故居创作了一副楹联:上联:小事宏观,大事微观,成事纵横观,败事主客观,牢树英雄宇宙观。卓  相似文献   

16.
赵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云南白族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学者和诗词楹联家。其诗词创作在数量上直逼陆游 ,风格以“筋骨思理见胜” ,内容现实性强 ,感情真挚。其论诗诗 6 0首被称为缩略的云南诗史。其楹联创作分政论性、官箴性、闲适性 3类 5 0 0多副 ,也为世所重。  相似文献   

17.
楹联趣闻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楹联就十分喜爱。古人欣赏对联,一要追求字写得漂亮,二要讲究意义吉庆。相传,因王羲之笔势流畅,字体清新,一年春节之时曾连贴三次对联,皆被人揭走。一年,聪明的王羲之忽然写出了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邻人一见,无不摇头走开,自然没人再揭。然而,就是在元旦那天早晨,他挥毫又在两联的下边添上了几个字,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的字样。人们无一不拍手叫绝。 古时候,还有一些写在楼台亭阁、名胜古迹的楹联,更是别出心裁,语颇隽永。山海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变态心理在女性创作中的表现,发现无论弑父、自恋还是同性恋都表现了女性对男性的失望和抗拒.由于女性作家历史上就没有自由书写的权利,当她们用文学来反观自身时,更容易通过变态心理的揭示,对压抑女性的男性中心话语方式予以反抗,因而,女性创作中充斥着大量恋父-弑父情结、自恋-同性之恋等深层心理经验,形成独特的潜意识的书写模式,这为研究者观察女性文本、触摸女性思维提供了独特视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国一些武侯祠的楹联进行介绍,并同关帝庙楹联等相比较,指出武侯祠楹联的用典及思想内容不约而同地符合传统文论"切"的标准。各祠楹联所述之语一般切合历史上诸葛亮在当地经历的某些事件,表达了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敬。楹联之所以体现出"切",是由诸葛亮原始形象、楹联作者的身份学识这两方面决定的。文末还论述了当今一些武侯祠因互相翻刻楹联,而造成同一联在新地方不能表现出"切"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从历时性来看,吴恭亨的楹联批评著作《对联话》体现了对梁章钜楹联批评的一脉相承;从共时性来看,《对联话》是南社湘集文学观念在楹联批评上的体现,是楹联批评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应对新的挑战的结果,是楹联批评在清末民初文化运动背景下愈益走向成熟的标志。《对联话》继承了梁章钜楹联批评用语、"雅正"之说、阳刚之美的美学选择、独立文体的观点,它可以看作一部楹联创作教程。吴恭亨反对白话楹联,提出了"思想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