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黑格尔和哈贝马斯对由启蒙运动所带来的现代性的论述,表明现代性的本质是理性的发展。他们的论述虽然不尽一致,但都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或理性仍应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它仍是一项未尽的工程。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中文系建系70年来,走过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曲折道路。在向着远大目标前进时,要继承和发扬前人留下的修身治学的优良传统。蒋南翔同志说的要对清华大学的历史做三阶段两点论的分析,也适用于当前对清华文科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艺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创造活动则是和艺术教育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弄清楚艺术教育、艺术创造活动的概念内涵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章着重从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的本质、实施过程、目的和任务等几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以期能把艺术教育的概念内涵解释清楚。在指出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的区别的同时,文章也深刻分析了艺术教育与艺术创造活动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4.
论艺术创造与艺术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它区别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具有意识形态范畴中上层建筑的某些素质和特征.艺术生产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艺术美与艺术善相互构成,成为艺术的一个整体.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艺术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5.
知音 《21世纪》2008,(10):12-13
刚刚领略过北京奥运会上眩目的焰火和印象深刻的大手笔——29个"历史足印",对制作这一精彩瞬间的人便有了几分神秘。中国美术馆《蔡国强:我想要相信》大型个人回顾展,给了人们近距离欣赏蔡国强和他的创意瞬间一个绝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艺术中的审美创造,是文艺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探讨艺术美生成奥秘的关键所在。不能从艺术美是生活美的反映这一认识论角度理解艺术中的审美创造,这是因为艺术美并不是生活美的简单照搬,而是艺术家充满主体性的创造。生活之于艺术十分重要,离开了生活,艺术的审美创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必须看到,艺术并不等于生活,艺术在本质上是人按照理想的方式再造出来的"虚幻世界"。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取决于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而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艺术掌握程度特别是对人生经验的审美开掘程度。一味用生活原则衡量艺术,极易…  相似文献   

7.
创造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出现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它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人的本质的升华;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哲学发展过程中第三次研究重心的转移,凸现了哲学体系中的后认识阶段的思维发展进程;它揭示了创造主体的结构、功能,阐述了主体创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艺术创造与疯狂有着不解之缘。疯狂即对常态的偏离 ,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必要条件。大量事实证明 ,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与精神病患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皆处于对常态的偏离之状 ,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对存在状态有着清醒的意识及高度自觉的选择能力 ,后者则无。多数艺术家在完成艺术创造后通常很快能回返作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但也有些艺术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从疯狂状态中走出 ,有的人甚至走不出来 ,最终为疯狂所吞噬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0,(7):25-26
一位上了年纪的木匠作好了退休的准备。他告诉老板他准备离开建筑行业,与老伴和儿孙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过一种更悠闲自得的生活。虽然他因此而少了份薪水,但他想退休了。至于日子嘛,还可以凑合着过。  相似文献   

10.
一项“教育创造工程”的新建构——《大学学习学》漫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纲、曹洪顺同志主编的《大学学习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学》),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对准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自觉性与能动效率这个切入点,展开了教育学的科学方法论的系列论述.全书以创建新学科的气度和强大的逻辑力量吸引着我,使我不能不一气卒读,而且思绪泉涌,振荡不已.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指引下,乘尊重知识、鼓励成才的时代东风,是会一代更比一代强地开创文化繁荣、科学昌盛新局面的.但谛听历史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美学论坛,人们研究的重心已经从思辩的向应用的乃至操作的转移。把曾经被束之高阁的美学理论和切实的审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把艺术的创造和技术的创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是可喜而又令人振奋的现象。人类文明的进步,得力于人类的创造活动,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技术创造和艺术创造并非毫无关联而是休戚相关。14至15世纪之交,是凡·爱克兄弟发明的油画颜料技术,使油画独立为一门崭新的艺术样式;20世纪中下叶,“电子发声合成装置”和“数字摸拟转换器”技术的发明,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将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的决策,这对实现四川省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发展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坚持走市场为导向的道路,通过新的机制,把人才、技术、资金集聚起来,形成集取效应.要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加快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步伐.要按照先试不争论,先干不评论,实践作结论的原则,以务实求真、真抓实干的作风,使电子信息产业真正成为支撑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主要论点如下:(1)精神的创造性能动地、随时随地地体现自己并要求被认识,于是形成人们认识的对象。这创造性的体现,是通过先验的、前意识的、非理性的智性,所以精神又叫做精神的无意识。这创造性的被认识,则是通过直觉。因此必须强调: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无意识、超绝性、真正的自由;精神的创造性的特征是它的无对象和无目的性。(2)精神的无意识通过智性而体现,而活动,这活动包蕴着想象、理性和感觉,它们形成了智性的自由生命。(3)诗的源泉是精神的无意识。诗不断地体现和不新地认识精神及其创造性;在前一方面,诗也具有先验的智性,在后一方面,诗也凭借直觉;因此诗也没有对象和目的,而只有任何目的以外的目的。(4)诗的直觉的特征是:(a)集中表现了精神的创造性以及对这创造性的反映,并通过这表现取得了诗的自身的创造性;(b)这种表现虽只能隐约地把握精神的创造性这一观念,但仍然可以明确精神的超越性和自由;(c)诗的直觉所具有的创造性通过诗人而表现时,就严格规定了诗人自己的主观性,以及这主观性对外界事物的隐约地被把握、被认识;(d)诗的直觉是自我完成的,无须任何的增加因素,也不可能加以学习、训练和改进,因为它源于智性,也分有了智性所包蕴的想象和所体现的自由生命。(5)诗与美:美是诗的关连物;因为诗源于精神的无意识,并和精神的创造性同样地是无对象的,无目的的,所以作为诗的关连物的美也是无对象的、无目的的,而只倾向于任何目的以外的目的。(6)艺术:艺术是诗的直觉进入实践的产物。艺术在特定的范围和范畴中进行实践,所以有对象和目的;这目的只限于实用,并且和认识精神的创造性不发生关系,至于工艺美术的目的则不是要求人的意识符合事物(作者在这里所用的“事物”一词,是指体现精神及其创造性的事物或上帝所造并能体现上帝或精神的事物,并不是指我们所说的客观事物),而是要求事物符合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所谓实,是指艺术作品中直接的有形的描写,它通过语言、文字、线条、色彩、音响、节奏、人体、动作等直接诉诸欣赏者的感觉;所谓虚,是指艺术作品中间接的无形的描写,即我国古典美学中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文外之旨”,它不能为欣赏者的感官直接把握,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虚实结合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6.
17.
美丑意识,说到底是人的一种生命意识。生活实践反复表明,自然界与社会中的一切,凡是有利于人的生命发展的,就是美的。美,是人的生命力的重要表征,而艺术创造,往往以体现美为目标。故而艺术也是有生命的,是人的生命力的一种折射。然而,丑在一定的境况下是否也有利于人的生命发展呢?是否也能折射出人的某种生命力呢?艺术是否有时也以体现丑为目标?美学和丑学,真是些令人迷惑、纠结不清的学问。  相似文献   

18.
陈永江 《社区》2013,(33):55-55
娘送来女儿的棉衣,我心疼地埋怨:“眼睛不好,以后别做了买着穿就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论述直觉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想象过程中的作用 ,以便更好地利用直觉为艺术创造服务。  相似文献   

20.
空白是艺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 ,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往往与空白有密切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古今理论都有阐述 ,艺术实践上也得到了证明。所以艺术美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就在于空白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