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门散文创作的繁荣发展,有赖于实力强劲的本土作家和离岸作家的辛勤耕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校园文学、女性文学和本土都市文学三大板块。在这中西文化交汇之地的澳门散文创作的主题追求上,除了反映当代颇具特色的澳门的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外,还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像磁场似地吸引着澳门作家,使澳门散文在母体文化培育下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由于澳门作家在平静的社会中生活,使他们的创作心境也极为平静,澳门散文总体上表现出平和闲静的艺术风格,犹如品茗谈心,抒发情怀,波澜不兴,但却极有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散文大都属于随笔(也称絮语散文)。随笔这一以夹叙夹议为主要特点的散文样式在五四以后十分流行。它特别注重作家独特的感悟,因此是最具个性特点的文体。张爱玲的随笔既非周作人随笔的平和淡雅,也无林语堂的幽默闲适,更没有梁实秋的雍容和冲淡。她的随笔,综合了小说化散文的细腻,思辨散文的敏锐,杂文的含蓄而犀利。文字上又有近平诗化散文的精美和凝炼。所以,很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想就张爱玲在四十年代创作高峰期的散文作品谈谈它的创作基调。任何作品的创作基调总是与作家特定的心态和  相似文献   

3.
田刚 《唐都学刊》2001,17(3):83-86
朱鸿是新时期文学中有着重要影响的青年散文作家。对人及其命运的关切是朱鸿散文创作的灵魂,而且,这种关切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现代感。真率自然的倾诉是其散文的基本表现形态,这使其散文成了作家的心灵史和思想史。由此,朱鸿建立了自己富有个性的话语世界。这是其散文艺术在当代文学中独出一格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创作了大量的京味散文,平民化的取材,舒缓散淡的文笔以及乐感和谐的审美意蕴是这类散文的共性,这不仅源于其对童年记忆和情感的提炼,更来源于其有意识的文体自觉,从而形成汪曾祺京味散文独特而浓郁的北京胡同特色。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在党的培养下,黑龙江涌现出一批散文作家。有些人,如谢树、门瑞瑜、鲁秀珍、张抗抗、丁继松、平青、赤叶等,在散文创作上已取得了颇为可喜的成就,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他们尚未象岭南散文作家那样形成独树一帜的作家群或文学流派,但已用自己的艺术实践体现出黑龙江散文的某些特色和风格。为了促进黑龙江散文的繁荣发展,使之尽快成为具有独自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的文学流派,很有必要对黑龙江散文作一番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梁向阳 《唐都学刊》2001,17(2):98-101
"羊"是刘成章自我形象的意象符号,也是其眷恋陕北的象征.在这个中心纽结下,作家一方面以陕北风情为散文创作展开的原点,另一方面通过诗意化的方式表达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7.
粱颖 《唐都学刊》2014,(5):75-80
刘炜评的散文对自我存在进行了多方位的、审美化的、艺术化的呈示,使读者通过其作品文章看到一个具有名士风度、深厚学养、温暖情愫和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包蕴丰富本质的人。刘氏散文在丰沛情感的真实流溢中,善于捕捉“瞬间的美”,闪耀着诗性智慧的火光,富有情致;注重文学修辞,语言明快幽默;风格呈现为刚柔兼济、感性与理性兼备的复合形态,因而极易打动人和提升人。刘氏散文打通了学者写作与作家写作的边界,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鲁迅,茅盾这两位现实主义大师,尽管他们的整个艺术生命并不仅仅属于或并不主要属于农民,但他们的确都曾把自己的全副心灵主动地投向农民,充满激情地写下一篇又一篇农村题材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和叙事散文),并分别成为本世纪二十年代上半叶与三十年代上半叶该类创作中的具有独创性、代表性的作家。本文拟就他们作为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农民)于心理上、文学上所发生的关系作一简略的考察,着重探讨作家这类创作的定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段建军 《唐都学刊》2007,23(1):113-117
散文是一种“有意思”的艺术形式,散文的“意思”是伴随着创作主体的相似思维——相似发现、相似联想、相似想象诞生的,要探寻散文的“意思”,必须探寻散文创作主体的思维过程。作者进行怎样的相似思维——相似联想与相似想象,散文作品就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相似思维——相似联想与相似想象的能力有多强,其散文作品的“意思”就有多强,多新颖。  相似文献   

10.
秦桂敏 《社科纵横》2009,24(10):110-111
众所周知,作家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主体。正确认识作家创作不仅为读者创作和文学评论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初学写作者提供帮助。笔者以为,作家创作是“意”与“物”的契合,是作家独特的艺术感受与高超的创作技法的结合。没有随意之所之到处漫游的“意”,作家就创作不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没有比普通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能力,作家创作就缺乏深远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没有作家自己的判断,作家创作就没有自己的特色;作家不保持自己的本色,就形不成自己的风格;作家不能始终独创新意,作家创作就不能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1.
萧红是我国30年代著名的左翼女作家,命运多劫,英年早逝。从1933年在哈尔滨开始发表作品,到1942年夭逝香港,创作生涯仅8个年头,却给人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除了长、中、短篇小说,还有大量的散文。萧红以《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优秀长篇小说知名文坛,但她那满贮着诗意的散文,却更具摄人的魅力。其实她的小说都明显地具有散文的特点。可以说,散文的美,代表了萧红创作的基本美学特征。一、坦诚真实地述说亲身经历读萧红的散文,不难感到,作者是一个坦诚而直率的人。从她的文字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到那所谓深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丁玲早期作品的主要创作特色,这就是深刻的心理描写、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以紧统散的结构方法,并点明了这种创作特色所带来的某种潜在缺憾。文章指出,丁玲早期作品的创作特色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独特艺术光彩,内在地显示了作者与当时文学变革思潮相一致的主体精神和探索性格。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将黑龙江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与本地区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和“十七年”的散文进行了纵向比较,认为有三个特点:(1)文学观念变革,题材日益开放;(2)打破凝滞的思维模式,表现出多种审美情趣;(3)从客体的直观反映,转向主体的情意投射。同时,作者又将黑龙江新时期散文和同时期的小说、诗歌、戏剧进行横向比较,认为它尚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存在着有待于克服的三个问题:(1)创作队伍老化守成,缺少新生力量;(2)散文观念陈旧,缺乏当代意识;(3)一些作家的文学修养不高,影响着创作的提高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周吉国 《社科纵横》2009,24(2):99-101
台湾的散文创作发源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本土作家的散文写作在光复后才开始萌生。后以大陆迁台作家所作的怀乡思亲散文作品为多,这一风格流派的作品,被称为台湾的怀旧散文。本文将从怀旧散文产生的基由、怀旧散文发展综述、怀旧散文的内容及意义等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揭示出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作家的“命运”是大不相同的:有的脱颖而出,有的作品平庸,有的才华横溢,有的情思枯竭。何也?关键在于有没有找到和发挥出自己的创作优势。作家的创作优势表现为:一,要有好的创作心境,即处于最佳精神状态。要给作家以充分的创作自由;作家要加强社会责任感,遵循文学创作的客观规律,方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进入创作的最佳精神状态。二,要写最熟悉的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只有做生活的主人,深入生活的内核和本质,才能称得上有最熟悉的生活。要处理好写最熟悉的生活和扩大创作题材的辩证关系;要有长期生活的“基地”。三,要选择最相宜的文学形式,即选择与题材最相宜的和作家最擅,长的文学形式;对文学形式“朝秦暮楚”,挤“热门”,只会泯灭自己的创作优势。四,要有不懈的艺术追求,既不重复别人,又不重复自己;既不墨守成规,又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作家应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华民族的土壤,进行不懈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6.
陈会明 《学术交流》2005,(1):142-145
史传孕育了中国古代小说,又阻碍了它的发展。明末清初出现的续书繁盛现象,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从内容到形式对史传传统的一次强有力的突破。由于续书作者既依傍于名著,又在创作过程中体现了自觉的创作意识,采用了想像和虚构的文学手法,从而为中国古代小说挣脱史传传统的影响做出了贡献。续书是中国古代小说由依傍史实创作走向以想像和虚构为特征的现代小说创作、由群体型创作走向作家个体型创作的一个转折点。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布洛克认为 ,艺术品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有机整体结构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任何因素都不能孤立自足地存在并单独地发挥作用 ,因而语言符号也不是“再现”真实客观事物和表现作家主体思想、情感和内心经验的工具。艺术品自产生之后 ,就遵循自身的规律在某些方面偏离或超越作者的原意。理解与阐释一部艺术品的意义的关键是处理好意义的“外在性”与“内在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深入生活、观察生活,通过创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生活的思考,能够体现超越现实物象的艺术价值,是对真实生活的提炼与升华,插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不例外.真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感官和心灵带来数不尽的体验,这些生活体验能够给予插画创作丰富的灵感和素材,从而获得更好的画面效果.该文提出将生活体验融入绘...  相似文献   

19.
碧野在1955年至1960年间,两进新疆深入生活,创作了大量散文,以游记或特写的形式描绘了天山南北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的风景,拟构了边疆地区的未来风景。但碧野的散文并未以边疆风景取得陌生化的效果,而是以与时代同步的建设性风景多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化疏远为熟悉,进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同质话语体系中。如此的边地书写实质是碧野创作题材选取在空间上的变化,以"去边缘化"的书写解决了个人创作融入时代话语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文学,真实的文学,美的文学——无论其为散文,为诗歌,为小说,为戏剧,其功效都在于真实地反映生活,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鼓舞人们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以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而读者要获得这样的功效,其关键环节在于鉴赏。但是,鉴赏却很不容易,困难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都是深邃的、多层次的,而不是单一的、直观的;而且它艺术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也是独特多样的。即使在同一作家笔下,各种艺术手法也常是交互使用的,而不是单一的,可以程式化的。二是鉴赏者本身。由于时代、阶级、思想、性格与情趣的不同,生活经历、文化素质的差异,每个人在阅读文学作品,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鉴赏时,都会出现微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