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猃狁、鬼方的族属及其与周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族是在戎狄之间发展起来的,周族的兴衰与戎狄有着密切的关系。戎狄是先秦时期中原华夏族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混称。先秦文献对戎狄族类的记载纷纭繁杂,其族别至今仍扑朔迷离。曩昔王国维曾把商周间“西自汧、陇,环中国西北,东及太行常山之间”的鬼方、犬戎、(犭严)狁等都视为后世的匈奴族,但对其族属却未加区别。近年沈长云同志又提出(犭严)狁是白狄,鬼方是赤狄,姜氏之戎是羌族的观点,这对于戎狄族属的研究,无疑是前进了一步。但是,他认为(犭严)狁与战国、秦汉的匈奴是同一族系,鬼方赤狄与突厥属于同种,却仍有商榷之处。所以本文拟在探讨(犭严)狁、鬼方族属的基础上,兼论周族与北方戎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以色列君主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色列君主制的历史指从以色列立国到犹大王国灭亡的历史。按照外部形式上的演进过程 ,人们一般将其分为“统一王国时期”和“分国时期”两个历史阶段。本文认为 ,从君主制形态与王权特征等内在根据上分析 ,这一历史进程应当分为三个阶段 ,即氏族部落制遗风大量保留的扫罗王朝阶段 ;君主制走向集权的大卫——所罗门王朝阶段 ;秉承不同君主制传统的南北分国阶段。三阶段的发展历程表明 ,以色列君主制的历史既有与上古时期其他民族君主制产生与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又有自身鲜明的独特性 ,其原因在于由特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一民族进入君主制前即已形成的“圣约”观念下的律法传统及其在君主制时期的演变和命运 ,以色列君主制各历史阶段上的特点不仅在当时决定了国家的兴衰存亡 ,而且对这一民族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一)提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上来的新情况,指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即由“革命统一战线”进入了“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新阶段。“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是1979年6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所作开幕词中首次提出的。这篇讲话不仅为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成为我国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  相似文献   

4.
<正> 魏晋南北朝是个分裂与动荡的时期,然而,透过历史的表象,又可发现,这也是一个文化交流与融合频频发生的时期。而且其交融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影响之深远,在中国文化史上都殊为可观。本文不准备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交融做全面论述,仅擷取几个断面加以考察,以从一个侧面展现这一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河西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永嘉之乱,“中州板荡,戎狄交侵,僭伪相属,生灵涂炭,故文章黜焉。”中州士子纷纷避乱凉土,以致“区区河右,而学者埒于中原。”(《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借着中原文事  相似文献   

5.
(一) 一九七九年七月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七个重要法律,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法律平等”的原则,最早载入法律文献的是一七八九年法国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但它并不是最早  相似文献   

6.
多事四夷是唐玄宗的一贯思想,“伐叛怀服”是其思想的核心,“蛮夷戎狄,殊方异类,重译而至者”是其理想境界。与“伐叛”相比,“怀服”观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更有积极意义。当然,在唐玄宗时期,也不乏多事四夷思想的反对者,韦凑、姚崇和宋等人都或明或暗地反对过唐玄宗的多事四夷思想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7.
周是一个很古老的部落,传说周的始祖后稷,名弃。其诞生的邰地在今陕西武功县境内。周在弃时由母系氏族社会过度到父系民族社会。 周人自其始祖弃为虞夏的稷官(农官)起,周之后嗣继弃为稷官者不止一人。及夏后氏政衰,不复务农,周人便失去了世代相传的稷官,离开邰地而投奔戎狄之间。虽然,关于投奔戎狄的周室祖先究竟是不窋或是公刘,史籍存在不同的记载。但周人在不窋或公刘时即投奔戎狄之间,而且是在夏后民政衰的夏代末年,亦即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年间。这在史书上的记载是明确的,从此可见周人与戎狄杂处在一起的肘间是很早的。  相似文献   

8.
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报告关于广东“三资”、私营企业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广东省委统战部调研组(陈升东执笔)改革开放以来,不少知识分子进入“三资”、私营企业工作,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新现象。他们在这些企业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如何做好这一群体的工...  相似文献   

9.
张先飞 《中州学刊》2006,(3):225-229
从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末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了它的历史的“抒情时代”,包括鲁迅,历史中的许多趋近新思潮的人们也都同时进入了他们生命与精神中的“抒情时代”。从《鸭的喜剧》与《为“俄国歌剧团”》这两篇不太为人关注的文本,可以敏锐地感受到鲁迅在1922—1923年这一段特殊的精神历程:已过中年的他曾重新涌起过青春时期的情感———一个青年诗人的情感;他对人间与精神的“沙漠”的洞察,披露了鲁迅内心最细腻、最纯粹的个人化情感和精神世界,提示了个人与时代深刻矛盾和对超越性追寻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民国初年,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历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表述上也多与“五族共和”的建国方针相配合、相呼应。其中,1912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更是在历史教科书史上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观念。五四时期,中华民族观念首次被写进教育部门制定和公布的《历史课程纲要》,这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但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使用较多的还是“中国民族”“我国民族”或“吾民族”,而不是“中华民族”。这说明,五四时期历史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的书写还很不成熟。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先后四次修订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都纳入了对“中华民族”的书写。由此,自觉运用中华民族的观念成为该时期历史教科书的普遍现象。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中华民族观念,即认为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回、藏、苗等民族所构成,亦即中华民族所指并非某一个民族(如汉族),而是中国各民族。这表明,中华民族观念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时期业已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1.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进行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实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了  相似文献   

12.
一 古老的黄河,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位于黄河中上游的鄂尔多斯地区,正处于黄河三面环绕的一曲之处。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众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早在商周时期,生活在鄂尔多斯和山西、陕西北部的游牧部落有土方、吉方,鬼方和(犭严)狁等。神话传说与考古资料都说明,这些北方民族的祖先,在当时就与中原华夏族有过接触和联系。到了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大小王朝与鄂尔多斯各游牧民族的联系更为密切。公元前636年,晋国的势力进入戎狄所居的“訚洛之间”,也就是鄂尔多斯东南无定河一带。诸侯列国间的兼并和扩张,却导致了华夏与戎狄的杂居融合。春秋至战国时,林胡及楼烦移至鄂尔多斯地区。匈奴在战国时代出现的时候,它的主要活动区域就是河套及阴山一带,其政治中心头曼城位于鄂尔多斯北部今五原县境内。直到汉未的漫长时间里,鄂尔多斯地区是古代匈奴族最早活动和栖息的摇篮地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运动着、发展着,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作为一个先进的社会形态也是如此。在前一个时期,有些人竟把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遭受的挫折,出现的失误,说成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有的人还直截地认为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社会主义的“早产”、“历史的误会”,甚至是“空想”;最多只不过是列宁、毛泽东利用战争的“机会”所造成的“偶然”的结果。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究竟是“历史的误会”,还是历史的必然?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率先步入社会主义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在40年前在理论上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黄敏 《理论界》2006,(6):174-175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转型、文化变异、哲学突破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名实之辨”的思潮。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作为这一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在构建“道”这一理论框架的过程中,提出了“名实之争”的问题。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许多语言学思想,老子的语言学思想是其语言哲学思想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老子对“道”的命名中来体察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一、从两个口号谈起提起历史学的应用问题,不能不想起“历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古为今用”两个口号。这两个口号是五十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今天,是抛弃这两个口号的时候了。先说第一个口号。历史学属于文化的范畴,应该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其正确性无可置疑。但除此之外,历史学还有其它众多的社会功能。作为上层建筑,历史学可以为经济基础服务,研究历史上生产关系的演变过程和关于生产、交换、流通、分配的历史及其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无疑具有  相似文献   

16.
关于时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所处的时代没有超出邓小平同志的基本判断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 ,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和平与发展并没有成为现时代的主题 ,而只能是现今大多数国家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在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事实上 ,冷战后的人类历史只是进入了资本运动不平衡发展规律作用下的 ,并在历史中已被反复表现出来的战争与和平的“间歇”期。至于这一时期能持续多久 ,这取决于现实提供给我们的真实的和平与发展的条件。但从历史的经验看 ,这次历史留给人类的和平“间歇”时期 ,恐怕是非常有限的。目前的问题在于 ,即使是邓小平同志在 80年代初发现并及时抓住的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 ,在本世纪结束的时候也正在减少 ,对此我们应及时警觉 ,以免因对时代判断错误而产生决策失误 ,并由此再次拖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的孕育发轫时期,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无法回避这一历史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社会思想: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时代主题,以“砸烂旧社会、建设新社会”为历史主线,以“社会变革与国家建构同步推进”为逻辑理路,以“革命化”为根本表征,既关注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的宏大话题,又关怀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时聚焦微观社会建设蓝图擘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历史时段,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呈现出内在统一的精神内涵与丰富的表达样态。  相似文献   

18.
后过渡期粤澳经济合作新探讨谭湛明“东方蒙地卡罗”澳门将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这不仅对澳门,而且对毗邻澳门的广东来说,都将提供发展的良机,为粤澳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创造了条件。在新时期内,粤澳两地经济合作如何朝一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新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用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精神振奋起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永葆革命的青春和活力。”思想政治工作所承担的这一新的历史任务,使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认真探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才能迅速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吸引力,充分发挥它“精神产业”的巨大效能。  相似文献   

20.
<正> 王遇(约435——约504年)作为北魏时期最杰出的羌族建筑家,却一直为后世所忽略。本文依据零星文献文物资料,试对王遇作一粗浅探索,(女占)举数端,聊示一斑。一、王遇的族别姓名《魏书·阉官传》记:王遇“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冯翊为今陕西铜川地区,古属关中。汉以后,北魏以前,关中已为杂胡部族集中地。羌族人关始于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西晋的江统曾作《徒戎论》云:“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戎狄为泛称,实应包括匈奴、羯、氐、羌等诸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