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尼日尼亚后殖民批评先驱钦努阿·阿契贝的"尼日尼亚四部曲",鲜明地呈现了以尼日尼亚为代表的非洲传统文明和以欧洲中心主义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文明冲突所带来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困境。在后殖民语境视角下,探究钦努阿.阿契贝对文明冲突和走出困境的思考。可以看到,他在苦苦寻找摆脱黑暗的出口之后,指出对以尼日尼亚为代表的非洲前殖民地国家来说,只有坚守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和吸收西方文明精华,才能获得民族身份认同和重塑民族形象,真正步出困境之门。  相似文献   

2.
解读他者:康拉德笔下的非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殖民语境下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是争议最多的作品之一。通过分析非洲地理地貌、非洲黑人、非洲语言在该文本中的建构,可以看出从地理空间到语言文化,他者是被解读的。对于"他者"形象的主观再创造是基于西方中心论的,作家难以摆脱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巨大影响,而西方评论界面对阿切比的指控时反应之激烈也印证了这一影响的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3.
殖民时期文学中的文化表征受到殖民思想的影响,强化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通过将本土语言文化翻译进入后殖民文学文本,后殖民杂糅写作起着重写后殖民文化身份的作用。这种写作挑战宗主国文化权威,改写传统的东西方文化关系,重新展示第三世界文化精神,真实反映殖民地国家的艰难处境,在强势文化单一声音中混杂了边缘文化多种不同的声音,从而重写了第三世界后殖民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后殖民叙事是叙事学和后殖民的有机结合,促成二者结合的关键因素是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把意识形态与叙事技巧结合起来分析文本,探讨叙事技巧如何协助传播殖民和被殖民思想是后殖民叙事的主要特征和策略。后殖民叙事策略主要表现在挖掘视角中的帝国意识,凸显多声部叙事声音中的后殖民声音,着重分析叙事语言中的殖民话语,关注少数族裔作家作品以及非主流文学等方面。后殖民叙事策略的运用不仅深化了叙事学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有助于揭示后殖民时期残存的帝国意识和殖民思想。  相似文献   

5.
加勒比地区是地球上种族、文化最繁杂的社会之一,其殖民和移民的历史造就了加勒比文化身份的模糊性。形成今天加勒比文化的文化源头主要有三方面:欧洲的殖民文化、非洲黑奴的文化传统、土著印地安人的文化遗产。非洲、欧洲、美洲等多种文化在加勒比文化大熔炉相互碰撞融合产生了新的克里奥尔文化。克里奥尔化是加勒比特殊的文化构造过程,这种技巧在语言、艺术、宗教等很多领域都有体现。尽管还有其他的文化群体,但克里奥尔文化是加勒比社会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6.
《瓦解》这部小说,在现代小说叙事中融入了大量伊博族传统叙事艺术,传统叙事在小说中经历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由盛转衰的变化,这种变化指向小说的主题,即从传统到现代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悲壮性历史进程,表达了作者对非洲传统社会扣现代文化的复杂态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英语世界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奈保尔善于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为世俗所侵蚀的观察结合于作品之中.他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完全是靠创作实绩而非其他因素.<河湾>,作为其主要代表作品之一,通过主人公对于自身经历的叙述,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非洲大陆在殖民体系瓦解以后进入后殖民时期的历史发展图景,其中饱含着作者本人对于后殖民时代的非洲乃至整个第三世界国家历史、文化、民族及政治状况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代英语文学世界最杰出的移民作家之一,奈保尔在欧美批评界广受赞誉,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其作品的非洲叙事却不断受到后殖民批评家的激烈批判。针对不同文化的阐释差异和对位性阅读,运用当代后殖民文化理论,以文化身份的视角重新解读《河湾》,分析作品中历史记忆与身份写作的隐性关系,在身份困惑和非洲叙事两层面揭示身份写作的表征内涵,在对奈保尔文学经验的总结中探讨后殖民批评中政治性阅读的某种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9.
殖民文化是一种以欧洲中心主义为核心的霸权文化,是近代欧美列强殖民扩张的文化伴生物。它以欧洲的基督教文化特别是新教文化为意识形态根源,以欧洲物质文明的成功为经济前提,受到生物学和人类学等学科观念的催化,在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中形成并发展。殖民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的内容,它诞生于扩张、殖民和帝国主义这一系列历史的进程。所以,它既是西方以政治、经济、军事等显性力量为主体的殖民扩张的文化衍生物,也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进入历史研究的范畴,除应吸纳后殖民主义的既有研究成果与思路,还需将它作为客观历史的有机部分进行研究,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历史。在今后对近代殖民主义以及非洲史、拉美史、亚洲史、大洋洲史的研究中,应当给予殖民文化以与政治殖民和经济殖民同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索因卡站立在非洲原住民传统和欧洲基督教两种异质文化成分交汇融合的临界点上,作品叙事具有整合欧洲人文精神和非洲社会文化习规,借鉴吸收欧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特性,长篇小说《痴心与浊水》即是一例。该作品以社会历史思辨为内涵,用现代派的叙事手法写就,内聚着非洲土著文化和欧洲影响的双重因子,内容上表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对抗,思考非洲传统习俗与现代意识的矛盾冲突,彰显东西方异质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充分显现了索因卡小说叙事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解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正是文化基因和文学观念的兼容性为索因卡小说叙事获得成功提供了坚实保证。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