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就业是农村劳力转移的驱动神经。美国经济界奇才凯恩斯在其成名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本理论可以简述如下。就业量增加时,总真实所得也增加。但社会心理往往如斯:总真实所得增加时,总消费量也增加。但不如所得增加之大”。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与劳力转移就业,基本处于同步增长状态。1983年以前。全国农林牧副渔业所占用劳力都在农村总劳力的90%以上,造成一种“就业性失业”,即假象就业。1984年,农林牧副渔业劳力陡降为88.09%之后,促使农村经济同步激长,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985年农村劳力转移速度更为加  相似文献   

2.
一、导言 分工,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经济学命题,现在重新提出来,主要是因我国当前农业剩余劳力转移存在着一种漠视分工的倾向。且有人提出前段农业劳力转移所带来的只是一种虚假繁荣,并危言中国农村将会发生第三次农业劳力逆转。其实,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才开始。1988年全国农业劳动力占在业人口的比重仍在70%以上,现在转移出来的劳力还只是一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及交通建设与耕地占用的关系城市化和工业化对于耕地的潜在威胁,当前是国际性的发展问题.“各国和世界领袖人物都公认存在这些问题”,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同一过程.农业劳力转移通常表现为2个方面.一是一个国家与地区城市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二是农村劳力就地实现产业转移或实行兼业化.无论何种过程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非农业建设与耕地占用都是息息相关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正处在农业劳动力大量不断转移,城市化与农村非农化水平不断提高,这样一个特征非常显著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历史阶段可预计持续到下世纪中叶,甚至中叶以后.在1982年和1990年2次人口普查期间,我国城市人口比  相似文献   

4.
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力应向什么方向转移,采取什么政策来引导其合理流动,是关系全局的重要社会问题,本文结合宝鸡市实际。对这一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调整-开发农业劳力转移出现转机近两年来,各地采取疏导的办法,注意安置在治理整顿中离城离厂犷回乡农民就业。通过调整农业内部开辟新约就业门路,使倒流  相似文献   

5.
一、催人深思的七大信号 近几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1978年到1986年,全国农业人口比重年平均下降速度只有0.256%,慢于世界平均水平,转移的劳力比农业新增劳力要少。同时期,全国新增农业劳力7648万人,比转移出去的劳力多1600多万人。更为  相似文献   

6.
根据1985年在上海农村工作的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以下特征; (一)分性别转出率与离农转移劳力的性别构成。①男性农业劳动力转出率高于女性,但近年来转出率的提高幅度以女性为较大真,转出率的性别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必然的趋势。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9.2%,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73.7%,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律,探讨人口经济结构现状和未来趋势,对制定发展战略,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自然、经济、人口等条件千差万别。从全国总体上和全国平均数上来分析,虽然能有概括性的了解,但掩盖了各地的差异性。而一省、一县以至一地的情况,虽然能够较为具体,但不能用以代表全面情况。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或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根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1982年的其他社会经济指标,试图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作一分区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埔县是一个人多山多地少的山区县。随着人口的增加,适龄劳动人口增长快与就业难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从而加速了剩余劳力的形成与增长。要解决我县剩余劳力的出路,又要实现劳力在各行各业的优化配置,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应根据本地的特点和资源状况,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安排农村剩余劳力的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合理使用劳动力,以利于促进我县资源的开发和各产业的协调发展,推进我县经济的繁荣与振兴。  相似文献   

9.
中外城市化发展至今已经表现出来的一些规律,至少有以下几个,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和进一步研究。一、关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客观规律性问题人口城市化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人口城市化的一个基本规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进入现代以来,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又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是人口城市化的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长过程看,过高或过低的人口城市化必然要回归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第一层含义反映了人口…  相似文献   

10.
二元经济论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兼论中国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易斯创立的二元经济论系统地阐述了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模型,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托达罗等经济学家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是二元经济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角度精辟地论述了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机制和过程,但也有不足。对研究中国的劳动力转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7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人口迁移态势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口密度相对较小 ,自然增长缓慢 ,机械变动大 ,外来人口补充了其劳动力资源。 90年代以来 ,美国国内的人口迁移呈下降趋势 ,迁移规律表现为 :1 向西部、向南部向阳光地带流动 ;2 向大都市区流动 ;3 由城市向市郊转移 ,向乡间转移。其迁移规律表现为 :短距离迁移者多 ,租房户迁移多 ,2 0 - 30岁的年轻人迁移者多。形成这一态势的原因有三 :市场结构性的变化、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文化生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许齐燊,刘志华在《汕头人口》第八期上著文介绍,当前国内外劳务输出状况:一些国家长期大量向国外输出劳力,1984年全世界劳务输出达二千万。输出劳力占劳力总数的比例,意大利达15%,南斯拉夫10%,巴基斯坦劳力输出占总人口的5%。经济收入,全世界境外劳务贸易额已  相似文献   

13.
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地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的四化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此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本文试图从农业劳力过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来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从事务工经商及其他第三产业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这对搞活商品流通,活跃城乡经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然而,由于流动人口中大都是青壮劳力,有生育能力的育龄夫妇较多,这就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生育管理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5.
加速人口老龄化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既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决定了相应人口现象的变化和人口问题的发生。受这一规律的支配,人口则从年轻型经成年型向相对稳定的静止人口状态转变。人口老龄化是这一转变时期的必经过程。多年来,人口老龄化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消极因素来论述,并努力探求其防止对策。国外不少学派,对人口老龄化也是谈虎色变。这无论对人们认识未来人口与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 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与人口产业结构转变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经济从传统结构发展为现代结构过程中,总要伴随人口从第一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的现象。研究和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动规律,对了解我国第一产业人口向其它产业转移的趋势,因势利导地促进我国人口产业结构转移,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口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尤其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人口规律是人口发展和变化的客观必然性。人口规律是一种社会规律,它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们在人口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不是消极被动的,人们可以研究它,认识它,掌握和运用人口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尚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人口城市化一直是我国社会学界、人口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两种途径,即就地转移和迁移转移,分别对应于两种城市化模式,即就地城市化(又称农村城镇化)和迁移城市化。但在现实中两者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例如,在大城市的郊区、小城镇或农村地区,可能同时是人口迁入地又是农村城镇化地区,同时存在迁移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情况,只是可能有主次之分。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不应忽视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转移…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人口学界对人口规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人口规律,进行了许多探讨,它对于揭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毫无疑问,是十分有益的。在讨论中,一些同志认为,有一个适合一切社会形态的共有人口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提出这一观点的同志,大体上有这样一些看法;一,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要求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两者相适应,经济就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各种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将会逐步形成一系列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逐步形成一个有利于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落实的社会舆论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将有力地促进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这一是因为它可以使广大群众把兴奋点转移到发家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