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帕金森病(PD)病患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符合标准的88例PD患者为研究组,通过PSQI与ESS等进行诊断评估,分析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以及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结果存在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有71例(80.68%),临床特征主要为失眠、睡眠破碎、白天过度嗜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PD患者有睡眠障碍者的PSQI与ESS评分均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的PD患者(P0.05)。年龄60岁以上、病程超过5年、抑郁评分≥40分以及左旋多巴胺每日用量高于600mg的P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帕金森病(PD)病患睡眠障碍就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特征,因此改善患者睡眠有助于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心脏急症患者ICU治疗期间睡眠障碍表现。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解放军第二零二医院心内科ICU内接受治疗的心脏急症患者(ICU组)51例,对他们进行了睡眠质量评估,工具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并与59例同期入住心内科普通病房(普通病房组)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同一工具评估结果比较。结果ICU组发生睡眠障碍患者35例(68.63%),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组(17例,28.81%;χ2=10.342,P〈0.001)。两组对象PSQI问卷数据比较中,ICU组的各项因子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组(P〈0.01,P〈0.05)。结论心脏急症患者ICU治疗期间睡眠障碍表现较为明显,应制定个性护理方案计划进行干顸。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的认知障碍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共纳入对象300例,均为该阶段本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纳入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中共136例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占45.3%,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比较无明细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年龄、饮酒、糖尿病、骨质疏松、卒中面积和发病部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文盲、高龄、并发骨质疏松、糖尿病、大面积卒中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评估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有关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50例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出现睡眠障碍情况的2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剩余未出现睡眠障碍情况的2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总结出导致患者睡眠出现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试验组患者多属于空巢老人,具有多年的吸烟史,患有睡眠障碍综合征,伴有高血压等其他病症,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在皮层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分析,上述因素中导致患者睡眠出现障碍的主要因素为不良抑郁情绪,皮层下的缺血性脑卒中以及睡眠障碍综合征。结论睡眠障碍会降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应根据各类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睡眠恢复正常的同时保证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病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的研究调查中显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就诊时以睡眠障碍为主诉的人数逐年增加。睡眠障碍是指由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疾病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等情况而影响个体生理学的一种综合征。临床实践中,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主诉。多项研究证实,睡眠障碍对血压的影响机制主要分为精神源学说、神经源学说、内分泌学说等三个方面,有效的改善睡眠对血压的控制更有利。  相似文献   

6.
曾艳 《今日南国》2005,(23):72-72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上周,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玉平教授在首届全国睡眠医学论坛上指出,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女性已经成为睡眠障碍的主要人群。记者昨天从宣武医院、同仁医院、北医三院的睡眠门诊了解到,现在因睡眠障碍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都市白领丽人”比例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睡眠障碍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对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养老院因"慢性疾病合并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90例,并将患者随机平行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采用针对性、综合性的护理方式,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慢性病的护理模式。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8周后观察患者睡眠状态是否发生改善。结果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子女情况、性别、运动、居住环境等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对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综合性护理后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因素的分析,并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不同障碍侧别对卒中后抑郁程度影响的差异,为康复治疗中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精神层面的关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右利手脑卒中患者90例,分为两组:利手侧障碍组45例,非利手侧障碍组45例。对患者进行上肢功能、手部功能、认知功能、自理能力的常规评估,同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卒中后抑郁程度进行评估。根据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利手侧与非利手侧障碍后,患者卒中后抑郁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并浅析其可能的原因。结果利手侧障碍的脑卒中患者SDS评分明显高于非利手侧障碍的患者(P=0.000)。结论利手侧障碍比非利手侧障碍患者的卒中后抑郁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及非睡眠障碍组,收集患者HCY、HbA1c、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血胰岛素数据,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之间HCY、HbA1c及HOMA-IR差异性。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睡眠质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分析睡眠质量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HCY、HbA1c及HOMA-IR明显升高(P0.05),PSQI评分与HCY、HbA1c及HOMA-IR成正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越差,HCY及HbA1c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老年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方法确诊脑卒中患者配带手握式脉博血氧监测仪,确诊OSAS和并脑卒中患者48例,未患OSAS的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收集晨起空腹血标本,进行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糖及血脂、血压的测定;进行临床记忆量表检测。结果SAS组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血脂、血糖、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S组与对照组指向记忆、联想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记忆商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SAS可以加重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变化.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科住院的围绝经期女性63例,另有55例同期住院月经正常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对象接受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结果 围绝经期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等各成分评分以及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常常出现明显的主观睡眠质量下降,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症状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PQSI评分。结果护理后总有效率62.8%,PQSI评分中睡眠质量、睡眠紊乱、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适性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脑外伤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脑外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外伤睡眠障碍患者65例,对他们进行了舒适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 PSQI问卷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舒适性护理干预前。结论舒适性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脑外伤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总结中老年卵巢癌患者住院期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特征。方法81例中老年卵巢癌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ty Index,PSQI)评估,其结果与65例对照组(同期住院非肿瘤患者)比较。结果81例中老年卵巢癌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睡眠障碍(PSQI总分≥8)55例,患病率为67.90%,明显高于对照组(16例,24.62%:χ^2=6.974,P〈0.02)。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评估,中老年卵巢癌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成份评分和PSO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中老年卵巢癌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疗法对老年肿瘤化疗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将136例老年肿瘤化疗且存在睡眠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足浴并足底穴位按摩疗法,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连续干预1个月,借助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 SQI总得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疗法可有效提升老年肿瘤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催眠药物应用次数,避免药物依赖和成瘾事件,降低日间功能障碍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小衡 《社区》2010,(18):48-48
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时常会发生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人夜难眠,或间断多梦、多醒,或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甚则通宵难眠。发生睡眠障碍后,白天会头晕头胀,或有头痛、精神疲乏、心慌心烦、急躁不安等症状。有的老人还严重到失眠,有轻、中、重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辽宁南部城镇(大石桥市)老年绝经后(APM)女性睡眠障碍表现。方法选择辽宁南部大石桥市老年APM女性49例,对照组为生活在相同地区、中年健康女性51例。两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结果老年APM组PSQI量表中各维度分及PSQI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辽宁南部城镇老年APM存在着明确的睡眠障碍表现,并可能是围绝经期各种症状体征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粗略估计我国高血压患病总人数已超过3亿。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达标率仍较低,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对高血压的发病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影响高血压控制达标率的因素之一。同时,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低于正常人群。高血压与睡眠障碍之间存在相互影响,高血压患者睡眠情况的评估与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睡眠与高血压相关影响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高血压病因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睡眠是人体必须的生理需要,也是一种能力。老年人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睡眠的改变,能引起醒觉时的病态,如生活质量下降,还可导致某些致命性损害,这种认识是当今内科领域的重要进展。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老年睡眠障碍的诊治首先应区别老人的睡眠障碍症状是源于疾病、外在环境因素,还是因增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量表对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的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虽然睡眠卫生意识不佳,但睡眠卫生习惯良好.大学生群体在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和消除睡前焦虑方面表现良好,对于有害于睡眠的物质使用比较谨慎,对运动和睡眠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当遇到睡眠障碍问题时,大学生首先想到的求助对象是医生,进而是同学、朋友,而求助于家人及老师的较少.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咨询等,多方面进行睡眠卫生意识教育,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