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胡适终生所坚持的民间文学观,其思想特点大致是:民间文学存在于中国文学的异质同构的总体系统中,与庙堂或贵族文学处于相对立而又有联系的位置;民间文学既有原创主体又有修改主体,而经过修改的民间文学往往出现原创性与变异性两种形态;文学进化链条所展示的“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主要是指平民百姓原创的民间文学,也包括“高尚作家”创作或修改的民间文学;就语体来看民间文学亦是白话文学,白话是“老祖宗几千年给我们留下的资本”,其中则有白话文学.胡适的民间文学观虽然对贵族文学存有绝对否定而对民间文学又有绝对肯定的偏向,但是它在理论上的创新价值和在实践上的对“五四”白话文学、平民文学建设的指导意义,及其对后来民间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光大的效能,都应给以重新估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民间故事《叶限》为切入点,结合当代壮族的民间文学与民俗事象,解读民间文学的“神人”、“神物”等形象。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神人”与“神物”等形象是崇拜对象在民间文学中的反映。“神思”作为具有超凡脱俗的灵感和想象力的艺术思维,交融着民间信仰的神秘力量。它对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民间文学的生存土壤和环境发生了变化。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遭遇的生存困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多领域中最为明显的。Q县地方传说的传承现状显示,文字所代表的“知识”权力之于民间文学口头性的优越感,“民俗精英”在民间文学传承中的主导作用,导致了民间文学的主体,即民众集体处于“失语”状态。民间文学逐渐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变成一种历史记忆。瑞典克鲁努贝里地区振兴讲故事传统的案例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破解生存难题提供了实践参照。让更多元的群体参与其中,使民间文学重新与当下的生活关联,应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4.
延安的民间文学与五四以来的民间文学不同,它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展开。新中国成立后,延安的民间文学传统在全国文艺界推广和发展。民间文艺家赵景深、蒋祖怡等将“民间文学”等同于“人民文学”,遭到批驳。围绕“人民文学”的“人民性”学界展开了论战,最后,以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学”为目标,一度遭到颠覆的传统文学地位略有回升,民间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同分有“人民性”的特质,达成了和解。  相似文献   

5.
[摘要]从1922年周作人率先提出研究民间文学的两个新视角——“文艺的”和“学术的”,到90年代钟敬文糅合文学与民俗,以“民俗文化”为话语对象,民间文学“文艺的”与“学术的”两种话语范式经历了曲折的转换过程。民间文学“学术的”研究视角,既使民间文学有了广阔的话语生成的空间,也使此后民间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偏离文学的范畴,在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共同介入下,成为各学科的公共资源,但其文学本位却日渐失落。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文艺政策的调整落实,回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倾向。那就是,个别回族民间文学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贪大求全,所谓“贪大”,就是把未经考证确是回族民间歌谣的作品说成是“回族革命歌谣”;所谓“求全”,就是把《古兰经》上由宗教学家自觉加工过(不是马克思所讲的“用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加工过”)的神话,说成是中国的“回族神话”。这样,对回族民间文学、乃至整个回族文学的研究便增加了一些迷雾,设置了一些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叫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文学创作,现在是指工农兵群众的创作。在过去,主要是口头的;今后,它将是书面和口头并行。本课定名“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的根据。过去流行的“人民口头创作”、“人民创作”、“大众文学”,“民俗学”等名称的不科学性。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科学。它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鲁迅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他是在民间文学的熏陶中长大的.从事文学工作后,他又把民间文学“刚健、清新”的乳汁,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他最了解民间文学,深深懂得民间文学中劳动人民的“心理”与“愿望”.他以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发掘了我国几千年来丰富多采的民间文学的宝藏.在民间文学的理论上,提出了好多卓越的见解.他不仅是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并且也是以马列主义来研究民间文学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9.
厘清“俗文学”的概念是俗文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学术界一直强调“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区别,其实“俗文学”就是“民间文学”,今天所谓“民间文学”的概念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产生的。“俗文学”不同于“俗文化”,它应该是“俗”与“文学”的紧密结合体,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工作是自1952年9月任教“民间文学”一科时起步,以至于今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间文艺学经过百年的发展后,却在上个世纪末遭遇了“低谷”和“困境”,其学科在人文学科领域不断被边缘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民间文艺学遭遇到了合法性危机,即民间文艺学本位缺失.随着国家学科的调整,对民间文学的研究更是被“误置”于民俗学之中,说是“误置”,其原因在于研究者忽略了民间文学的文学性质.而文学学术本质上的核心——创作理论、文学形式以及审美研究,也同样是民间文学研究中的本位“立身”之处.确立“审美”乃是民间文艺学的“立身之本”和本位所在,是“危机”中的民间文艺学学科建设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素有“炼话”、“自然之诗”和“生活教科书”之称的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学遗产宝库中的一颗晶莹夺目的宝石,在人民生活和民族文化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重视这个“作用”,继续做好谚语的辑录、整理和研究工作,是我们民间文学工作者、爱好者的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民间文学的亲缘关系主要体现在:一个共同的偶象——神;一个共同的思维基础——物质实践;一个共同的传承者——巫师艺人。宗教和民间文学都离不开“神”这个偶象,否则就不成为其本体。宗教思维是神话思维尚未成熟或尚未获得独立形成的因素,并蕴含在神话这个原生体之中。宗教与民间文学大都靠巫师艺人传承。正确认识和慎重处理宗教对民族民间文学的渗透和影响,是进一步搞好民族民间文学挖掘、搜集和整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反映出当今主导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两个关键词:“语境”和“非遗”。研究者重视前者,主要是对西方理论的追随;研究者关注后者,则是学术与政治的合流。“语境”研究实际上也对学者参与具体的“非遗”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力搜集与发掘民间文学宝藏,在民间文学工作者中对于如何看待“搜集整理”问题,产生了一些认识分歧。有的同志对于某些作品经过幅度较大的整理加工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做超出了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范围。有的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民间文学本来就具有集体性特点,加工整理者既然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参与有关作品的集体性创作,在发挥集体智慧中贡献自己的一份  相似文献   

16.
一民间文学的本质特征问题,是民间文学根本的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五四到三十年代,是学科的创建时期。那时,学术气氛浓厚,众说纷纭。有认为它是落后民族的文化遗留物,有认为它即通俗文学,有认为它即“口述的耳听的”文学,有的已涉及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等特征。鲁迅、瞿秋白则指出,它是“生产者的艺术”,以之区别于“消费者的艺术”,对后人影响较大。这被认为是抓住了作者的阶级属性,加上苏联的影响,从此探讨渐趋一致。解放后,经过《民间文学》1957年的讨论,已使得许多人接受了民间文学主要应该是劳动人民创作的观点。如认为:“民间文学从它一开始形成的时候起,就规定了自己最本质的,不可缺少的特征:它是劳动者即生产者所创造和传播的文学,是他们进行阶级斗争的武器。”1958年的  相似文献   

17.
再论民间文学艺术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艺术是一种人类的智力创作成果,要有效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就要重视创作、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而真正创作、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仍得不到体现,应该在现行知识产权权利类型之外设立一种新的权利———民间文学艺术权。本文对民间文学艺术权的主体、对象、权利内容、权利行使及权利限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泰缅民族民间文学与云南傣族民间文学,从语言系统上看,共同归属于“Tai”,也即“Thai-Dai”系统。从民族文化上看,它记录了此区域民族的社会历史与社会生活,表达了居住于这一区域人民对世界特有的认知,他们的情感体验、审美追求和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9.
社会热点事件后,往往伴随着大量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的生成。这类网络民间文学通常以某一社会热点事件为“本事”,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学性的演绎发挥,形成社会热点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社会热点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的极速传播促成了相应社会舆论和舆论导向的形成,对事件的还原和问题的解决发挥着推进或阻碍的作用。整体考察这一过程,可见社会舆论、舆论导向与社会热点事件类网络民间文学及其相关媒体之间关联紧密,相互促成,互为引导。  相似文献   

20.
191 8年北大征集歌谣运动是在五·四“文学革命”背景下展开的 ,以它为肇始 ,开启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运动的进程。一批天才的文化先驱们在世界范围内激荡的文学思潮的启迪下 ,不约而同地倡导眼睛向下 ,开掘民间文学和文化 ,来构建民族新文学的现代品格。在这一运动中 ,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是三个引人注目而且成绩卓著的人物 ,同为民间文学的倡导者、研究者、开拓者 ,他们却以不同的观照眼光 ,以自己整体的文学观为参照 ,来发现民间歌谣 ,并且把它们纳入到他们对新文学的想象之中 ,所以他们的内在思想理路是不同的 ,有各自不同的旨趣和关注点 ,折射出“参差”的斑驳的差异性。透视这种差异性 ,有助于我们全面、立体地审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浮出历史地表”的思想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