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并用自组织理论讨论了以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代表的第三次科学革命及新科技革命,分析了重大科技成就的历史、社会、文化诱因,并从新科技革命的本质特征出发,对中国科技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对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影响。文章阐述了新科技革命导致各国实力的不平衡,引起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地位和角色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演变;新科技革命加快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革周期;并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转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谈当代新科技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新科技革命[注]于20世纪4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兴起,随后扩大到西欧。日本等国家,进而席卷全球,延续至今仍汹涌澎湃。其间,新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政治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是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发展的产物。第一,科技理论上的准备和突破是新科技革命的先决条件。对世纪以来。物理学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先导,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天地。相对论揭示了物体在可以与光速相比拟的高速渡前状态下的各种规律,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的紧密…  相似文献   

4.
新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革命力量。新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新变化, 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是在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运动规律下运行。新科技革命为资本主义的灭亡进一步准备条件, 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和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科技革命为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和境界。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科技革命除了提供巨大机遇之外,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十五大报告要求我们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因此,深刻认识科技革命的挑战,寻求相应对策并有力回应挑战,也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新科技革命是世界范围的,因而它的挑战也是世界性的。当前,在科技革命的诸多挑战中,下列四方面尤为突出。首先,就宏观层面而言。新科技革命使世界交通、通讯、资金流动空前畅通,因…  相似文献   

6.
论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李光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新科技革命所导致的“科技政治”、“科技军事”、“科技经济”和“科技社会”现象及其概念,分析了新科技革命对邓小平科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寻觅其在实践中发...  相似文献   

7.
新科技革命对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最终导致史学革命的发生。新科技革命对史学发展的影响至少表现在10个方面: 1.拓宽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2.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史学功能的发挥; 3.跨学科、 跨地区的大规模研究成为史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4. 史学思维的不断更新; 5.史学理论与方法不断纳新; 6. 新的研究手段特别是电脑将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独特作用; 7.史学成果载体与形式渐趋多样化; 8.史学概念与范畴的逐步更新; 9.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走向结合; 10.史家主体认知结构的快速更新。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成就与日俱增,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上天可入太空,钻地能穿万米,谱写出人类驾驭科学改造大自然的辉煌史篇。追根溯源,中华民族为之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中国古代钻井技术这一伟大发明,对今天的能源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而获得举世公认,同时激起中外史学界、科技界众多学者强烈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面临新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为教育的竞争。教育在这场新科技革命浪潮冲击下,已和国家的兴衰相关,作为战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纷纷推出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一场全球性教育领域内的世界大战已经开始。新科技革命和国际教育的改革的潮流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自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恩格斯曾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翔实地论述了当时工人阶级极度贫困的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理论上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必然性。在当代,由于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生活状况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无论从直观上考察,还是从有关的统计数字看,与恩格斯所描述的状况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在当代已被否定,现代科技革命也改变不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历史趋势。从理论上进一步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从而在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大课题。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刘昀献教授的新著《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走向》一书,以及新的材料和研究成果对此做出了回笞。该书从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对资本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宏观、总体的  相似文献   

12.
一、引论1.农业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内涵与发展重点农业新科技革命是相对于以“绿色革命”为代表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而言的一个新概念。其核心内涵是:依靠以生物技术和信息为主体的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其发展重点是:(1)现代生物技术的实用化与产业化;(2)工厂化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3)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研制和开发;(4)无公害新肥料、新农药。新饲料的研制、应用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5)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制与开发;(6)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的自动化,等等。2农业新科技革命与农…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新科技革命所导致的“科技政治”、“科技军事”、“科技经济”和“科技社会”现象及其概念,分析了新科技革命对邓小平科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寻觅其在实践中发轫和发展的轨迹。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对新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的理性认识和理论反映,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是在现代中国国情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造。邓小平科技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理论的科学性特点,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显示出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预见性、指导性,将有效地、具体地指导我国科技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和教育内容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利用新科技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可能性和具体措施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人学研究必须创新——第三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代新科技革命 ,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等一系列情况 ,第三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定名为“人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议着重探讨了进入新千年和新世纪的人学建设问题 :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新科技革命与人的自我认识的深化 ;个人与集体、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问题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发展 ;全球化与人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 ,对人类而言将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 ,它将开启人类的生命之门 ,人类即将进入基因时代。但是 ,它在给人类带来多种益处的同时 ,也会对人类产生相当大的危害 ,而这一科技成就及其技术应用对人类潜在的破坏比以往任何科技成就都要大得多。因此 ,在欢呼人类基因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更要全方位地辩证地看待这一科技成就 :要辩证地看待基因技术工具化问题 ;要辩证地看待基因技术应用的目的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新变化,它以新科技革命所导致的时代主题变换为基本出发点,以再认识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为现实前提,以对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反思为关键,具有浓厚的世界历史底蕴.从世界历史意识的视域来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深刻把握邓小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价值论的探讨陈波时代精神的搏动,新科技革命的冲击,以及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新]日价值观的撞击与转换,使得价值论日益成为人们分析问题的重要视角。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透视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一、价值发生探讨马克思在《评阿·瓦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以新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后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新全球化时代的剖析,论证了多元共生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冲突将成为跨世纪的主体,作为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理论核心-交往实践观因此成为当代全球主题、全球问题和全球趋势的共同指向.面对众多经济学人探讨与争论的现代经济学应该向何处走,怎么走?本文也指出交往实践观为其提供了新的视域和新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20.
《汤浅理论》揭示了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在经济发展与科技结合日益紧密的今天,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