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刑事诉讼的民主宪政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能全 《兰州学刊》2008,(10):119-121,131
现代刑事诉讼立基于公民与国家之间刑事纷争的平等对话与理性交涉,蕴含着民主、法治、自由、宪政等现代政治法律理念和构造。民主宪政制度架构构成了现代刑事诉讼坚实的政治法律基础,而现代刑事诉讼又是民主宪政体制的根本保障与制度展开,二者保持着高度和谐互惠及良性互动的制度格局。  相似文献   

2.
自中共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党和政府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政府管理的视角分析,和谐社会即是政府与公民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治理的社会。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主要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之下,通过公民参与的制度创新、实现透明和公开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郭晓岚 《阴山学刊》2008,21(5):106-110
人权保障与权力制约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内在要求,宪政为其构建提供了根本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政保障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培养宪法意识,增强宪法权威;促进公民政治参与,推行以宪治国;保障公民权利,实行宪法司法化;均衡公民权利义务体系,架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以期使宪法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和谐保障法。  相似文献   

4.
税政是与税收、税务各有侧重、不尽相同的概念。税政重在"政"字,国家赋税不仅具有经济性和公共管理性,更具有政治性。税政的政治性表现在互为逻辑的两个方面,即税政民主和税政法治,涉及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公民财产权、代议机构税收与预算意义上的财政权、税政领域的公民参与、法律保留原则、税收政策法治化、公民税收程序权利、税政与公民社会以及民生和人性等广泛问题。税政概念成为这些问题的重要分析工具,并由此将这些问题的分析纳入宪政话语。以税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因此成为宪政基本制度,人民与政府的政治关系在一个现实层面上"民主化、法治化"为公民财产权与政府财政权的宪政关系。  相似文献   

5.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把个人与社会从血缘、地缘或职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成为各自发展的主体,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创建契约型文化,实现从身份向契约的转变,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与公民参与教育有着内生的关系,在宪政的诸多领域广泛存在着政治教育与社会化认同失衡的现象.造成这种失衡的原因之一在于公民的无序参与,这与发展中国家教育制度的缺陷有关,与公民参与教育的缺位或滞后有关.结合政治领域的变化与当代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的多元取向,探讨发展公民参与教育对于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秩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议题。市场经济造就公民社会,强大活跃的公民社会是市场经济成功的重要保证。公民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四个根本转变。公民社会与契约精神内在关联,社会生活契约化体现着自由、平等、法治的价值追求。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相对独立的社会;自主的个人和社会组织;科学界定和规范国家权力;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政治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谐社会要求政治系统的均衡,要求以民主政治制度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根基在于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宪政维持均衡的政治系统,推动实现政治和谐,奠定了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宪政有助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宪政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维持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社会主义宪政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宪政伦理是时代宪政运动的精神内核,是人类现代宪政伦理价值的中国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宪政国家实践之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机关分工负责和接受人民监督,确立宪法的至上地位等,是我国宪政伦理的基本价值.当代中国宪政伦理存在着社会转型期特有的价值矛盾,即人权保障与主权维护之间的矛盾,人民当家做主与“为民做主”之间的矛盾,权力的正当性要求与实际权力结构之间的矛盾,政治伦理与法律伦理之间的矛盾.当代中国宪政伦理的重构应主要包括:确立以人为本的根本伦理价值理念,着力构建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宪政伦理价值体系;明确将民主和法治作为实现以人为本、保障基本人权的宪政制度伦理价值;选择中国特色的宪政伦理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预算作为社会公众监督政府的重要载体,其本质是从制度层面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是对"政府和政府官员的非暴力的制度控制方法"。宪政的核心内涵是限制和约束政府行为,其本质是"限政",这也是宪政经济学的灵魂,其目的是要通过最高层次的规则性约束对政府的权力(尤其是政府干预自由市场经济的权力)加以限制。现代公共预算的决策过程必须在宪政规则的总体框架下实施。其制定过程也是现代政府政治行为与经济行为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宪政规则的作用下,社会和谐秩序得以构建,同时也为政府公共预算的改革确立了"源规则"。  相似文献   

11.
杨丹  陈晓妆 《云梦学刊》2010,31(4):152-156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与新闻媒体都有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但是,目前我国政府与媒体的相处现状不尽如人意,政府向媒体提供信息不充足,甚至隐瞒、扭曲事实,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社会公信力下降,这些都造成了政府与媒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何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和谐关系?一是政府要以民为本,主动搭建与媒体合作的平台,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服务媒体,引导媒体健康发展;二是新闻媒体要通过矫治新闻职业道德缺失、创新政府新闻报道形式等手段不断完善自我,架起政府与公众互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建立并完善行政救助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行政救助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宪法关系,行政救助制度的宪政基础在于对生存权的保障。基于行政救助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以保障生存权为核心的服务行政的一种主要方式的定位,和谐社会视域下的行政救助应当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定职责和权限,赋予社会弱势群体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定权益来帮助其摆脱生存困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契合了和谐社会对公平、秩序、法治的价值诉求,为和谐社会建构所必需。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框架下,积极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政府职能重塑的进程,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作为和谐社会下的政府,一般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必须是廉价的政府;其二,必须是高效的政府。我国目前政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政府的运作成本太高、“设租”、“寻租”行为恶性膨胀、政府的运作效率太低和政府的不作为问题。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政府信息化进程和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反腐倡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反腐倡廉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先把反腐倡廉工作做好,并做牢固,正确对待反腐倡廉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通过改革预防腐败,通过法律制度对反腐败进行打击,通过健康向上的教育宣传工作不断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6.
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建国 《北方论丛》2005,25(6):102-106
中世纪英国的宪政模式是司法型的,国王权力在司法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在政治领域却不受限制.而伴随着近代早期英国国王所代表的行政权力强大,司法领域越来越难以约束和规范国王的权力.最终,英国通过将中世纪司法机构的议会改造成近代立法机构的议会,来实施对国王行政权力的政治规范和约束,并完成了代议制型宪政模式建构.司法型宪政模式向代议制型宪政模式的转变,标识了近代英国宪政模式的转型.宪政模式转型完善了英国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也就为近代英国的崛起奠定了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17.
政府信息公开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分析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公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视角,从机制缺位和法治失范两方面揭示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诱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可以通过政治设计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而宪政设计就是一个实现人间至善、建立美好现代社会的基本途径。人类具有主体性,政治具有向善性,这就使得宪政设计成为可能。进行宪政设计必须遵循一些理论预设,那就是关于人性的幽暗意识假定和关于权力的必要的恶的假定。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公共治理的视野中,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公共治理的和谐。其中,公共治理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加快推进政府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策,借鉴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先进经验,建设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服务型政府是亲民政府、阳光政府、创新政府、法治政府和电子政府的统一。建设服务型政府,应该遵循从行政理念、行政程序、行政机制、行政规则、行政技术手段上进行变革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