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歌剧是舶来品,但在歌剧文化的中国化过程中,在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成就中,依然可以总结出汉语文化自信问题。中国歌剧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传统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是中国歌剧相对于外国歌剧所具有的文化优势。 黎锦晖、田汉对中国歌剧起到了奠基人的作用。黎锦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卓越贡献首先体现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推广方面,将中国歌剧中的音乐发展至少向前推进了二十年。田汉开辟了中国歌剧“话剧加唱”的传统,这体现了中国民族歌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共同优势,也同时体现了中国歌剧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2.
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创作的优秀歌剧作品,是承袭传统与时代元素的代表性民族歌剧作品,为我国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在介绍其创作背景以及音乐剧情概况的基础之上,主要从音乐学角度来探讨分析该剧的音乐特征及其创新意义,从而总结出该剧对未来中国歌剧创作发展的影响,也为之后的演绎者及声乐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分析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戏曲与民歌音乐元素在歌剧《白毛女》中的吸收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中国民族歌剧的代表性作品,歌剧《白毛女》是音乐家们探索几十年后,在总结前人的失败与经验教训基础上创作的一部较为成熟的民族新歌剧。该剧在音乐创作上充分吸收并借鉴戏曲与民歌音乐元素,通过加工与改编,使之适合并发挥剧本所表现的内容。歌剧《白毛女》在创作中深受秧歌及秧歌运动的影响,并把秧歌的一些形式与内容运用到创作中;在创作中突出地方性戏曲音乐元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民歌音乐元素展示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歌剧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进步,有着无法抹去的荣光。当然,它也存在着不应回避的若干问题,特别是创作方面。2013年6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歌剧研究会、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歌剧论坛",将其主题设立为"攻坚克难:开创中国歌剧创作新局面",并以"研究中国歌剧创作现状,提高中国歌剧创作质量"为其目标和任务,从本届论坛四大板块的主题发言(即理论探索、实时观察、创作实践、他山之石)和自由讨论中不难看出,当前我国歌剧创作中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偏离、题材立意受限、经典作品匮乏、形象塑造薄弱,以及歌剧思维弱化等问题,这与歌剧人对中国歌剧的热忱、厚望形成了某种反差与对比。歌剧创作是一种复杂、精妙、系统的艺术工程,其创作质量的提升有赖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就中国歌剧创作中的题材立意、形象塑造和形象立美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歌剧自上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在学习与借鉴欧洲传统歌剧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较大水平的提升,许多优秀歌剧作品不论是歌剧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堪比西方歌剧。然而,民族歌剧的艺术形式影响着歌剧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许多优秀的新歌剧"昙花一现",中国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探索一条我国歌剧自己的道路还需要歌剧创作者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歌剧传入中国,经过几代音乐家的改良创造,在今天形成了一种既具有西洋歌剧特征又富含民族个性的"中国流派".本文对民族歌剧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对民族歌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传承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歌剧《苍原》被誉为继《白毛女》之后的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它的综合美感的营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仅从歌剧《苍原》舞台创作的四个方面入手,探究该部歌剧在舞台创作方面取得成功的因素,试图为当代中国歌剧的创作、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形式的意识形态意义——歌剧《白毛女》的艺术探险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毛女>的创作过程一波三折.就民族新歌剧的形式创制来说,不啻一次艺术探险.在组建民族国家的历史关头,延安迫切需要一种民族新形式作为新文化的旗帜.由于文化人与意识形态话语诉求之间的隔膜或错位,<白毛女>的初次排演全面告败.在明确了"民族新歌剧"的意图后,重新调整的创作组尝试了各种形式,试图在民族化与现代化之间寻求一种恰到好处的张力,以实现延安新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美声唱法"早已传入中国并已开花结果,但多年以来中国的民族歌剧体系却一直未能建立起来,这是个重大缺憾。因此研究建议采用"移植法"和"嫁接法"来解决创建中国民族歌剧体系的问题。"移植法"是引进欧美歌剧,把欧美歌剧逐渐中国化,"嫁接法"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逐步欧美化,是从中国戏曲里"中心开花"式地嫁接出中国民族歌剧体系来。  相似文献   

10.
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开始逐渐形成.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歌剧采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语言、结构方式、曲调等等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歌剧.  相似文献   

11.
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理论是在长期的戏剧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成熟的。 2 0世纪 ,自“旧戏改革”的理论主张提出 ,经过充分的戏剧实践和理论准备之后 ,“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的理论成为中国戏剧遵循的发展道路。戏曲表现现代生活是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戏曲“现代剧”的确立 ,使现代剧和历史剧共同成为中国戏曲的基本形式 ,由此开始了中国戏曲的历史新纪元。张庚戏曲现代剧的理论为中国戏曲寻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戏曲现代化的目的不仅仅在戏曲本身 ,而是整个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2.
戏曲程式从对生活形象的提炼开始,到"有意味的形式"的形成,乃至走向中国艺术共通的虚实相生、飞舞生动的最高境界,有着自己独特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戏曲和印度梵剧交相辉映在东方世界的两大文明区域,代表着两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度成就。比较考证这两种戏剧形式间存在的事实联系,发现和把握二者在文化性格、艺术形态上的趋同、逼肖之处,进而论证这些现象与因素是同源传递还是异域共生是有意义的。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散点透视和梳理求证:印度梵剧浸渗影响中国戏曲的文化中介是佛教的传播;印度宗教习用的"沿门教化"同我国民间傩仪的"沿街念唱"形式两相结合共同架构了我国的戏剧演艺形式;中国戏剧角色行当中之"末"、"旦"、"净"皆源于梵语、梵文之转音,戏曲中的一些剧目如"目连"戏系取材于佛经和变文。  相似文献   

14.
胡适在五四时期对于传统戏曲的批判和对李渔戏曲的肯定,都出自于剧场性这一戏剧的根本特性。胡适认为李渔戏曲特有的曲折而充满矛盾纠葛的情节,性格丰富复杂的人物,恢谐风趣的宾白,对生活和人情的细腻体会,决定了李渔戏曲是活的文学的样本。胡适这种客观和充满学理性的态度,决定了他在五四时期的戏剧理论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对于中国戏剧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以《窦娥冤》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古典悲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传统文化的伦理特质和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机制深刻地影响着戏曲作家的创作动机,规范着他们的创作手法,从立意到构思再到艺术表现,中国古典悲剧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找到民族文化精神打下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族传统艺术,中国戏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其生存和发展受到了电影、电视等新兴艺术形式的严峻挑战。中国戏曲固然应该承担起传播民族文化遗产、演绎民族优秀经典的责任,但也应该创造新的时代经典,将现代生活的新题材融进戏剧艺术形式之中,跳出传统艺术形式演绎老题材的圈子。  相似文献   

17.
戏曲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宋代曲子词的影响。宋代以前,歌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为同处于萌芽状态的曲子词和戏曲所共有。到了宋代,曲子词成为雅俗共赏的歌唱艺术,曲子词的曲调在宋代杂剧和南戏的共时态横向交流中融入戏曲曲调,并对后来的戏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曲子词的缠达、唱赚和诸宫调三种表演形式是戏曲发展的艺术渊源。  相似文献   

18.
毛批《琵琶》对戏曲的本质作了全新的审视,对戏曲的结构艺术作了深入的探讨,对大团圆的结局提出了异议,对戏曲的表现方法有系统的梳理。它睹前人睹而未全之秘,发前人发而未至之论,对今天的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概论把地方戏特征看作全部戏曲的特征,混淆了戏曲发展的文学阶段与非文学阶段的区别。元杂剧、明清传奇和欧洲传统戏剧都是文学的戏剧,地方戏是表演的戏剧。应以“舞台艺术语言”的概念取代地方戏研究中“程式”的概念。欧洲传统戏剧主要是情节的艺术,包括地方戏在内的古典戏曲则主要是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