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     
《职业》2010,(3):12-12
630万: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 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的122%。164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了87%。 虽然2009年就业实现既定计划,但人社部表示,由于我国就业环境没有根本性变化,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尤其是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将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职业》2013,(4):56-57
【本刊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西藏1.7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实现了西藏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全就业、往届毕业生基本就业的目标。统计显示,2012年,西藏向企业兑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奖励资金1278.4万元,向毕业生发放各类补贴247.12万元。  相似文献   

3.
陈国雄 《职业》2009,(3):24-25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10万人,加上往年毕业两未就业的高校生,待业大军将高达1000万人。而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雪上加霜,显得极为严峻。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政府、学校、毕业生等各个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保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4.
一.劳动力供需的信息摩擦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发全社会的关注。有关数字显示,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2001年34.5万,2003年63.67万,2004年70多万,2005年达到75万。2006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幅增加,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2007达到495万人。当前的高校教育体系与就业市场中,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追求高就业率,学生追求更好的发展机遇,就业中介机构追求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5.
《职业》2008,(1):51-51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就业工作任务更为艰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联合发出通知,就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部署,推出七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继忠 《职业时空》2008,4(7):52-5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将愈来愈激烈,据成都商报报道:到2010年,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近1000万,而就业容量只有800万,那就意味着将有2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城镇新增劳动力以及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民工返城,大学生就业的“三峰叠加”,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增大,造成总体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7.
数字     
姜学霞 《职业》2013,(22):27-27
据测算,我国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数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数字     
《职业》2014,(4):67-67
1000万人 201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等配套政策,启动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基本实现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人社部推动全国百城技能振兴活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全年共计培训约2000万人次。2013年全国各项就业目标超额完成,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初步确定为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求控制在4.6%以内。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就业制度也做出了相应改革,同时高校近几年不断扩招,大学毕业人数迅速增加.2009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是历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0.
动态     
《职业》2013,(25):56-57
人社部公布就业见习示范单位名单 【本刊讯】为配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国家级示范单位遴选工作,从全国4万多家就业见习单位中确定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等102家单位为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国家级示范单位。这批示范单位涵盖金融业、制造业、医疗卫生、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多个行业,具有人员规模较大、单位类型较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浅议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东升 《职业时空》2009,5(6):25-26
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受到冲击,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高校必须重视就业市场建设,要建立起完善的、多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就业能力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茹平 《职业时空》2008,4(6):32-33
受社会整体就业环境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的观念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每年递增数十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  相似文献   

13.
李黄珍 《职业》2013,(34):18-20
在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季,人社部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发了《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采取九大措施,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为使读者更好理解这九大措施,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人社部就业司相关负责人,并请其对《通知》精神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5,(25):22-22
l2015年以来,重庆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诸如开展离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定制服务计划、实施定向就业援助等。这些举措得以有效实施和落地,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持了良好势头,并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在重庆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比例较高,达63.97%,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二是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较高,达66%。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培养精英逐步向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转变,这种转变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2004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全国高校毕业生达360万,比2003年增长46%。毕业生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导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与难点。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导致社会总体需求并没有成倍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供需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6.
刘潇扬 《职业》2012,(3):28-30
在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的形势下,就业难似乎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传来消息,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  相似文献   

17.
谢瑗 《职业》2013,(4):14-1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2002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其中有六个重点方面。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和边远地区就业基层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徐挺  苏磊 《职业时空》2008,4(1):53-53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的大学毕业生比2005年增长20%左右,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占到900万个新增岗位的55%。虽然面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超过了以往几届,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难是大学生和家庭、高校以至整个社会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会芳 《职业》2011,(21):98-98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1.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待业人数不断增多近来高校逐年扩招,大学业生人数持续攀高。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而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全国几百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在这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树立“就业立校”的责任意识。文中希望能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