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春期子女的性格发展深受家长沟通方式的影响,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较重视言语沟通,而对于非言语沟通的认识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主要从非言语沟通方式的概念及重要性入手,着重论述在家庭教育中不当使用非言语沟通可能会对青春期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湖北省某市妇联在三所高中的家长中做了一个家庭教育调查,其中一项是:“您的孩子是否曾对您出言不逊?您的孩子是否曾打过您或对您动过武?”调查结果是:有95%的家长回答,孩子对自己曾出言不逊;有63%的家长回答,孩子曾对自己动过武。这63%的家长中有96%是男孩子的家庭,也就是说男孩子打骂父母的行为更加普遍。很多家长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难管教了!”  相似文献   

3.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个有独生子女的城市家庭的幸福,而且是迈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一、当前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育观念缺乏理性望子成龙这一传统文化观念深深扎根于广大父母的心中。这种心态使他们的教育观念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的将来设计,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所设计的发展道路成长,很少考虑到孩子的智力、性格、兴趣、爱好、家庭环境以及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实际情况。据一项调查显示,如见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读大学,田叽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读…  相似文献   

4.
在周末的家庭教育公益课堂上,我跟家长们聊的主题是“孩子的青春期”。课间,我问听课的家长:“有一天,读中学的儿子郑重其事地跟你说,他不想读书了,要做一名职业电子竞技手,并极力跟你解释电子竞技并不是简单的打打游戏,而是一项运动,有很正规的赛事,你会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5.
晓红 《女性天地》2006,(5):46-47
下面是一个父亲的育儿体验,为儿子的成长他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回头想想,最让他操心的,还是儿子青春萌动的那些日子。他把他的经验说出来,也许会对那些孩子处在青春期的家长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偏低,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问;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个“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无法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吃好玩好,安全就好,。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比城镇家长低,部分家长只顾着挣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较缺乏,对幼儿园的教育更是不理解不注重。教师想要培养好孩子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但在农村想家长配合你的工作谈何容易。怎样才能让农村的家长理解幼儿园的教育呢?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每天的工作除了要面向幼儿之外,还要面向家长。我在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了3个月,对与农村的家长沟通有了一些总结,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7.
从儿童心理问题看当前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统生态观而言,“心理与行为总是环境的函数”,这也就意味着儿童的心理问题应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两大误区必须引起重视。 1.急于求成下的重训练,轻引导。如果以前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么现在就是“望子早成龙,望女早成凤”。为了让孩子不落后,为了孩子一进学校就是第一,为了孩子不吃亏,现在的家长(包括父母、祖辈等)互相比赛一样地训练着孩子:最好比别人早走路、最好比别人早  相似文献   

8.
小到成绩排名,大到升学择校,家长们的心里始终惦记着"别人家的孩子"。记得有人说过,不管是谁,至少有一样应该是出色的。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将精力集中到自家孩子出色之处,而不是将"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上,其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某机构进行了一项"孩子最反感的家长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是家长总把自己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其比例远远超过"家长无休止的唠叨"。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有时候是广义的,甚至连姓名也没有;有时候是狭义的,具体到孩子  相似文献   

9.
摘要:中学生是人生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青春期。中学生在青春期内,不仅是心理方面,生理方面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性心理,会产生特殊的感受和体验,这种体验就是性意识。性意识的初步产生会让中学生对性产生好奇,会对异性产生爱慕之心。但青春期内的中学生缺乏性道德认识,意志薄弱,往往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李长江 《职业》2013,(9):55-56
家长和学生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但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进入青春期以后,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思想意识上与家长产生了分歧而导致关系逐渐疏远,严重的会发生沟通障碍;家长不知道学生想什么、做什么;学生也不愿意与家长交流。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一项延伸、跟踪项目在北京地区对中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家长所做的实证问卷调查的统计资料,描述和分析了北京地区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的现状,对青春期教育内容的需求以及家长、学校对青春期教育的认识与态度,提出了一些加强青春期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严淳 《现代妇女》2007,(8):42-43
开场白前不久,有专家对十城市1000个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只有26%的家庭教育属于合格或基本合格,有21%的家庭属于"偏向家教"。这些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家长对待他们的学习特别在意,要求很高:他们的作业,家长每天要逐科检查;  相似文献   

13.
如果家长处理不好同老师的关系,就会陷入无法解决的窘境。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向老师提出意见而又不影响孩子呢?不要等孩子有了严重的问题才去找老师。在轻松气氛下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即使家长很生气,而且是有道理的,在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对老师讲课中好的一面加以肯定。家长希望老师听听自己的意见,但不要伤老师的面子,或…  相似文献   

14.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家庭是妇联的传统工作领域,多年来.各级妇联为提高家长素质,帮助和引导广大家长接受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从而使孩子们真正受益,在家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开始,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启蒙,是白纸的染料。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的过程及其一生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白纸在被一笔一笔地涂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孩子的低年段的行为的指导,而是在孩子一生中都起奠基性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性格、习惯和品德等。本文立足于高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家庭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开始,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启蒙,是白纸的染料。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的过程及其一生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白纸在被一笔一笔地涂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孩子的低年段的行为的指导,而是在孩子一生中都起奠基性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性格、习惯和品德等。本文立足于高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家庭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显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社会,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农村小学的教育逐渐引起重视,随之而来的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备受关注。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也有了很大提升。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它既属于基础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更是一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它关系到小学生以后各个人生阶段的性格和品质,也是联系孩子与学校和社会之间联系的纽带。因此,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刘淑英  邵军  李彦宏 《职业》2011,(23):125-125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人格素质、态度观念以及社会行为等,均会对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社会化产生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强化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是,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一些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不理解孩子,爱唠叨,教育方法简单滞后等,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因此,家长要积极反省家庭教育的误区,注意营造民主融洽的家庭人际交往氛围。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性教育在我国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目前已进行平稳发展期,家长不再反对在学校进行性教育,学校性教育也已制度化,然而,我国性教育仍没有专门的学科设置,也没有更热烈地进入人们的视线,但是,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的迫切性仍然在加强,青春期青少年性问题突出,我国的性教育仍然任重道远。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青春期性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借鉴国外青春期性教育经验,对青春期青少年进行正面的和有目的的性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同时,在进行青春期青少年性教育过程中,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动。  相似文献   

19.
宠和溺爱不是一回事。溺爱是对孩子过度的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而恰当地宠孩子,却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是家庭教育中非常管用的技巧。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是宠不得的,因为孩子很容易被宠坏,在"小皇帝""小公主"恃宠而骄的当下,宠孩子更是家庭教育的大忌。这样的观点听上去冷静而又尖锐,但联系实际就不难发现,不得父母宠的孩子似乎问题更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自信。那么,要不要宠孩子呢?怎么宠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呢?下面四个小故事,或许对您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叛逆、早恋、网瘾,青春期的"三座大山"压得孩子和家长喘不过气来。青春期是否真的这么可怕?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关于早恋:先说yes再想策略家长首先要明白,早恋是人类的普遍现象,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如果早恋这件事并没有让孩子出现学习方面的退步,反而让他变得更开心,学习更努力,那么我们就不要去干涉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