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对社会文化、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媒介文化思潮作为社会思潮的一种形式,对当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媒介文化思潮的复杂性与多元化背景,使其对当代文学精神、文学转型、文学现实格局等观念形成了特有的阐释与影响。在媒介文化思潮的视域下,文学阐释、文学形态及文学研究理论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王莉 《现代交际》2012,(12):237+236
新媒体技术培育了一种“参与式”媒介文化范式.大学生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也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对象.遵循“认识-理解-过滤-批判-近用”的阶段性教育模式,对其具体目标进行阐释,探讨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重点是当下培育公民社会、完善社会管理是促进个人-媒介-社会“三位一体”共生关系良性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上以全胜战绩夺冠,为我国“三大球”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在当代对于社会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激发了受众强烈的身份认同感。本文将引用媒介事件的理论以及媒体传播的视角探究女排夺冠媒介事件中的记忆建构,信息获取与情感认同。采用口述史访谈的方法来探讨传统电视媒介如何通过话语塑造媒介事件以及影响受众对于媒介事件认知的关键要素,探究女排夺冠事件如何在潜移默化中使具有“胜利”“牺牲”“地缘相近”属性的记忆成为亲历者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的新闻业也在转眼间随着改革开放一起走过了30年。然而,在我们新闻业务能力大幅提高、新闻理论水平稳步上升的现代信息社会,我国媒介的自身形象以及公众的媒介素养却不容乐观!本文将通过“央视大楼失火”一事为研究起点,对我国目前媒介形象和公众的媒介素养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为国内媒体的形象塑造和公众媒介素养的培养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也许你对战争不感兴趣,但战争却对你感兴趣。”这句话出自苏俄革命家托洛茨基的《战争论》一书。在当下这个信息社会里,我们可以借用这种说法来揭示我们的一种生活状态,那就是:“也许你对媒介不感兴趣,但媒介对你感兴趣。”我们已陷落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处在媒体的“有效射程”内,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对生活的深度介入已使我们“无处可逃”。我们与媒介的关系,成了解读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通道和内容。媒介改变了什么?“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是《机器新娘》的作者、被称为“电子时代的先知先觉”的加拿大思想家麦克卢汉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图书阅读率与人均图书消费量下降已是不可避免,因为纸质阅读并不是当前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在一个多媒介时代,媒介作为文学的载体开始反作用于文学.作品由纯文字向音像转化,世界消融于媒介之中,作品、作家和读者通过媒介直接或间接地抵达对方.本文将以《开卷》畅销书排行榜为突破口,根据媒介间交互影响的特点,在分析纸质媒介的基础上探寻多媒介对作品、作家和读者发生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7.
伍琼中 《职业》2015,(5):30-32
现代传媒构建的"媒介环境"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乃至生活方式,媒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媒介素养教育途径及方法,对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依靠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媒介等多方面的力量,整体推进媒介素养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8.
媒介信息包围是影响当代青年次文化的重要因素。它促进着青年世界观和深层价值观的形塑,并对多元文化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以风靡全国的“电视秀”为代表的通俗文化的崛起,更使媒介素养教育为学界、政界所关注。在循规蹈矩的学校教育和极具颠覆的媒介通俗文化的夹裹中,青年媒介素养教育理性的价值取向和感性的实践活动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何珊 《现代交际》2010,(2):30-31
媒介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捷、快乐的享受,同时,又由于其“隐喻”的特质导致传播出现了偏向,让文明丧失原本的面目,被僵化、扭曲、分崩离析,甚至消亡。现代媒介需要思考自身的角色和作用,进行积累与净化,使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走向一条自然、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0.
追求幸福是信息社会中现代人的重要目标。已有主观幸福感研究多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主客观因素考察,尚缺乏传播学视域中关于媒介使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阐释框架和理论资源。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等质化研究方法,考察了大众传播的媒介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介使用通过三种路径影响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大学生通过媒介内容(信息)的主动使用与满足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媒介作为中介变量能使大学生构建更广阔的主观现实,通过参照系对比和后续行为,进而与主观幸福感发生勾连;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如“地方认同”、“国家认同”等象征性资源整合社会凝聚力,大学生的“认同”感知的变化会隐性地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2003年7月出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Mediaf自媒体)”研究报告中这样定义了“WeMedia(自媒体)”:“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这种基于人的传播的特性,必然带来媒介消费形态和方式的变化.人本主义的媒介消费理念和方式将始终贯穿于自媒体传播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被寄予“连接一切”的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具体时期又有着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深深烙印在因互联网而兴起的众多虚拟社群,作为亚文化代表的粉丝社群也不例外。通过对港台明星钟汉良的粉丝社群的参与式观察及对粉丝的深度访谈,发现从天涯社区、百度贴吧到当下的微博,在媒介形态的变迁之中,粉丝社群大致经历了从“精英”走向“大众”、从深度走向碎片,从中心化走向开放弥散、从“散粉”到紧密的组织再到相对松散的演进。在动态的演进中,流动的粉丝社群在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变迁并非完全互斥,而是存在复活、逆转等演进关系。粉丝社群与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互动也并非简单的抵抗/合作关系,而是存在一个“协商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传播的热点。文章使用深度访谈和辅助文本资料分析法考察“上海非遗青年”这一学生团体的媒介策展实践机制及其制度性动因。研究发现,自童年时代形成的文化记忆与品位和被升学制度承认的文化实践是“非遗青年”开展媒介策展实践的重要动因,媒介策展实践又使他们的原本不可见的文化记忆与品位转化为可见的文化资本。具体来说,“非遗青年”在童年时期通过家庭习得、培养原初审美品位,形成文化记忆;这些积累的文化记忆和步入高中后学校的文化承认分别作为内部和外部要素,激发他们创立非遗社团并利用社交媒介、公共空间策展实践传播非遗文化;这些媒介策展实践既不断激活和再现他们关于非遗的文化记忆,得到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体系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公关界过去长期将“社会组织”、“公众”、“媒介”作为公共关系的构造要素,经过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将“社会组织”、“公众”列为公关构造要素是没有疑义的,他们分别是构成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把“媒介”作为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的构造要素,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具有信息丰富、形式多样、受众广泛、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及去“中心化”等特征,赋予媒介素养更加丰富深刻的时代内涵。新媒体改变着大学生党员的信息获取、购物交易、交流沟通、网络娱乐的方式,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党性修养、理想信仰有着直接影响,进而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堡垒作用的发挥。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是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支部的重要抓手。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和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需要扬长避短,积极探索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我有一句话送给中国的媒介,一个主流大气的媒介应该是什么样的?就是在情绪上也要实现平衡,当大家都高兴的时候.就是大家笑的时候你不要让大家笑得狂妄.如果大家因为这件事情哭的时候你不要让大家哭出沮丧.而应该让大家在沮丧当中还看到希望。”  相似文献   

17.
高鹏 《现代交际》2010,(5):102-103
视觉符号从形成到传播,设计与媒介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中设计作品一旦具备视觉符号传播属性,那么这个视觉符号就应该尽可能充分利用信息社会的多重媒介展开传播,才能保证最大化地将设计结果产生的价值体现出来。本文通过一张2010年的春节贺卡设计传播的一件实例产生的两种不同传播效应产生的思考,引出现代媒介的自身特点对设计行为产生的视觉符号传播的联系。相较传统平面媒介,现代化的“屏面媒介”效率更高,能耗更少,它的出现到被重视体现了视觉符号传播的先进性方向。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发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领域,而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的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儿童的教育领域和生活领域,媒介的作用日趋强大。本文将从儿童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两个方面出发,以建构主义为出发点对"儿童媒介素养"进行解读,力求顺应儿童发展,为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博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微博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以它的方便快捷和短小精悍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微博文学的传受合一、转发随意和传播广泛等特点,极大的冲击了传统媒介的“把关人”的地位。影响了作品的版权保护,如何发挥微博文学的“把关人”作用,对微博文学进行更好的管理和监督.是网络时代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户外广告是一种传统的广告形式,近年来,随着媒介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媒介融合态势的不断增强,户外广告也显示出多种多样的形态。文中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媒介创新的角度探索户外广告的创意策略,以期突破户外广告创意思维局限,增强户外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