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联网伦理是人们对物联网社会的伦理认识和实践精神,并在这种认识和实践中提炼而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及因此而产生的道德评价机制。物联网伦理内涵包含"物联网的伦理"和"伦理的物联网"两个方面。"属人性"是物联网伦理得以成立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物联网社会面临的诸多社会伦理问题要求加强物联网道德立法,从内在价值观和外在约束体系两个层面进行伦理规制。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义利之辨从道德需要是人类最本质的需要这一理论前提出发 ,强调了人类物质利益获得的正当性问题 ;其经济伦理学蕴含的主要特征是 :将分配正义与主体的道德建设相联系 ,从治国与个人物质需要满足的双向角度来提倡崇俭去奢的消费伦理要求 ,并从社会分层的具体层面来考察伦理对于生产的积极意义 ,具有“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论伦理经济     
当代社会兴起的伦理经济是经济主体运用经济伦理规则来引导、规范和塑造自身的经济行为,并监督、控制经济运行过程,以着眼于实现某些伦理性目的的经济活动。它具有伦理性、经济性特点,是对经济伦理的实践。伦理经济是伦理与经济的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经济发展是一个从伦理经济到非伦理经济到新伦理经济的历史辩证运动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伦理经济的发展要从市场、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市场层面要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的自愿自发激励机制,政府层面要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保障下切实维护政府的公益性目标,社会层面要结合市场的自愿机制和政府的公益目标发展公益经济。  相似文献   

4.
行政伦理的双重维度--制度伦理与个体伦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行政伦理的本质在于追求行政过程的伦理价值及行政人员的道德完善,即行政的道德化诉求.而行政的道德化包括制度伦理与个体伦理两个层面,或者说,行政伦理包含着两个维度,即整体的制度规范维度与个体的自觉维度.这两个维度体现了行政主体活动的本体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外在性与内在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与伦理制度化双重涵义;个体伦理包含规范伦理与心性伦理两方面内容.制度伦理与个体伦理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将为行政改革提供制度的伦理资源,加强个体伦理的建设将使提高行政效率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6,(8):11-17
从伦理思想史来看,西方社会伦理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基本形态: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经验伦理、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伦理和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实践伦理。每种形态都是思想者从人类社会活动角度对伦理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理解和掌握,厘清和界定出这三种形态,不仅是深入理解和掌握社会伦理本质的需要,而且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伦理的需要。对伦理如何进一步科学地、合理地介入人类社会活动,并对其进行反思和建构,不停留在形而上学层面上的道德考量和伦理审判,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伦理当中包含经典伦理与世俗伦理两套伦理系统,而目前的传统伦理教育则主要是经典伦理教育,忽视了世俗伦理教育。在古代,经典伦理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上,人们主要受到世俗伦理的影响,所以,世俗伦理反映了当时真实的道德状况。经典伦理之所以不能在社会中广泛流行,是由于其理想主义的特征导致它脱离了人生与社会的实际。正是由于世俗伦理在传统伦理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传统伦理教育必要对它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管理伦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和理论体系下的管理制度与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相结合的产物.而制度伦理和法制伦理是管理伦理的现代化发展推进社会道德、组织道德、个体道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阶段,也是推进社会伦理道德制度化和法制化的结果.文章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管理伦理、制度伦理、法制伦理的基本概念,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及与现代社会的交互作用,揭示了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伦理和法制伦理的当下性建设就必须推进三个伦理概念及其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张溢木  王乐 《理论界》2012,(2):76-78
伦理有着调节人伦关系的重要功能,伦理调控在社会调控中承担着基础性作用。从伦理与道德,从调节、控制与调控,从伦理调控与道德调控这样三个层面对伦理调控的概念加以知识谱系性的考察,有助于理解和认识伦理调控的概念,厘清伦理调控在整个社会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一直到今天的信息技术时代,生态问题促使人们思考人类发展方式和生态伦理及发展伦理之间的关系。从哲学层面看,主体人的异化、科技异化和消费异化等动因构成了发展伦理的前提基础。因此,在生态语境下,发展伦理的架构应指涉更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制度伦理及其价值诉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与伦理制度化双重涵义。制度伦理化是指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伦理追求和道德价值理想,强调制度的合伦理性与合道德性;伦理制度化是指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并强调伦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与法律化。制度伦理具有制度公正、制度自由、制度平等、制度民主的价值诉求。研究制度伦理价值的目的,在于建构制度的伦理秩序,在社会现实中,使得人们能够从合理的制度系统中汲取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进而促进社会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内在地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代际伦理,并以代际伦理作为自身的伦理基础.代际延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不可持续性是导致代际冲突的根源之一.这不仅表现在因现代性而导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使人类代际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代际公平问题日益呈现,而且在传统社会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的价值观的代际分化亦愈来愈明显和深刻,这些问题急需人类从实践和理论等各个层面加以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循环经济伦理.循环经济伦理蕴涵生态伦理,但相较于生态伦理,循环经济伦理更加凸显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科学精神,以及人与社会关系层面的人文精神;循环经济伦理蕴涵经济伦理,但相较于经济伦理,循环经济伦理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注重规范非物质利益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循环经济伦理蕴涵社会伦理,但相较于社会伦理,循环经济伦理把是否具有生态理念作为衡量个体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同时把环境公正作为其重要理念.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伦理是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生产和生活实践观的发展伦理学.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伦理准则的本土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在实践中亟须建立成熟的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准则,尤其亟须确立其专业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的基本伦理准则。从"发生学"的视角分析中国与西方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土壤和社会发展进程,可以看出,无论从道义层面到操作方法层面,还是从核心价值观到实践领域,我们需要对西方的专业关系准则进行全面的本土化,也就是提倡"道义追求下的专业关系+工作关系+朋友"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和谐的社会伦理秩序是国家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社会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文化效力。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体现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的本质规定性,为社会伦理秩序的形成提供了精神基础和动力源泉,而和谐健全的社会伦理秩序又可以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融入思想和行为的各个层面,从而推动整个国家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进程。  相似文献   

15.
制度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伦理是人们从制度系统中汲取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与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即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制度伦理化是指存在于制度中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制度本身蕴含的伦理追求和道德价值的合道德性、合伦理性;伦理制度化是指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制定、完善为制度并在道德生活领域贯彻执行的活动。制度伦理具有根本制度伦理、体制制度伦理和具体制度伦理这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层次。制度伦理的可能性表现在:利益是制度与伦理同构的价值基础;管理是制度与伦理联结的价值中介;道德是制度运行并发挥作用的催化剂;社会公正是制度与伦理的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建设是制度与伦理联结的实践中介。作为我国的一项制度创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蕴含着功利、公正、平等和共富的制度伦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诚信"伦理,是由"诚"、"信"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伦理范畴.两者均肇源于先秦时期古代政治传统,内涵各有侧重但又彼此互通,后逐渐融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中国传统社会信用观的伦理基石.对传统"诚信"观的涵义渊源及其互动关系的系统梳理,是我们透视和把握中国传统社会信用观伦理特质的一把关键钥匙.  相似文献   

17.
姚泽麟 《学术月刊》2024,(1):127-140
现代社会的运行需要恰当的精神基础,而职业也离不开职业伦理的支撑。目前职业伦理在社会学领域中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依据社会学的经典理论,职业伦理的内涵应该同时从“意义—规范”的双重维度进行理解。而当代中国的职业伦理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特殊主义伦理、自我主义价值观与职业工作意义感的缺失。这些挑战的存在导致职业人士很难在现实的职业生活中坚守和遵循其所宣称的职业伦理,从而造成职业伦理的困境。这些困境一方面说明职业工作缺乏终极意义的支撑,尤其反映出改革开放后,我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式微,尚无替代性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填补其空缺;另一方面亦反映了职业伦理无法对执业行为形成有效约束,偏离和失范成为常态。这些困境的发生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土壤、组织情境和职业身份与角色,而对这些社会基础的理解必须以反思源自西方的职业伦理概念为前提,并注重考察本土社会文化与西方职业制度的互动和交融。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伦理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职业声誉、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从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定位及其工作职责方面考虑,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构建的理论来源有关怀伦理、正义伦理、德行伦理等,构建原则有尊重学生人身自由、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行为让他人受益、每件事保持公正、坦诚面对每位学生等。可以从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辅导员对学校的责任、辅导员对社会的责任等四个维度构建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  相似文献   

19.
从"孝"的字形出发,分别论述了"孝"在祭祀层面、社会生活层面、哲学伦理学层面的特性与规定性。在祭祀意义阶段,"孝"具有沟通祖先神灵,祈愿庇佑后人福泽的神性意蕴;在社会生活层面,"孝"从天上回到人间,表现为现实人生的"善事父母"的人性特点,但在发展过程中间或有扭曲和异化;在哲学伦理层面,以孔子、曾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对"孝"由家而国作了全面的伦理规定,完成了对"孝"的理论概括,并不遗余力地进行实践推广。今天"孝"的积极内涵亦可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现代化理论两个角度来说明我国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