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章友德1853年3月29日,天王洪秀全率太平军从水西门进入南京城并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在此定都。其时,清政府钦差大臣向荣很快就在乏郊孝陵卫扎下了“江南大营”。接着,钦差大臣琦善也率部在扬州城外扎下了“江北大营”。太平军该如何行动,是...  相似文献   

2.
镇江自古形势险要 ,军事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与古城南京唇齿相依。太平天国时期 ,镇江是天京的东南屏障 ,太平军占有镇江达五年之久 ,稳定了天京乃至整个东南地区的局势。1 85 7年 1 2月 1 9日 ,清军重占镇江城 ,天京门户洞开 ,太平军失去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镇江的失守是太平天国军事上的重大失败  相似文献   

3.
一八六○年五月,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天京“大解围”,接着李秀成乘胜东征,席卷苏常,“收拾金瓯一片”,开辟了苏福省根据地。对江南大营犁庭扫穴,使它不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解决了驰聘江南数十万太平军和天京的粮饷供应。一八六一年九月上旬安庆失守后,至一八六二年春开辟浙江根据地前,苏福省是太平天国仅存的一片根据地。所以苏福省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即受到清军最为严酷的围攻,为了解除这种军事压迫感,洪秀全等果断地分兵北伐,深入敌人的心腹地区,打乱了清军围攻天京的战略部署,从而为太平军的战略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虽然北伐军最后由于各种原因而全军覆没,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北伐是太平天国的最佳战略行为,也是一种自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太平军于1853年12月26日(咸丰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主动撤离扬州后,在江北仅踞守瓜州。随后,清军江北(扬州)大营逐渐南移。1854年1月(咸丰三年十二月),江北大营在扬州以南的运河两岸扎营,西路清军由钦差大臣琦善统率(1854年8月26日琦善病死,清廷令江宁将军托明阿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是近代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第一个高潮,也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声势浩大的讨孔批孔运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于一八六○年大破清军主力“江南大营”,随即乘胜攻下了苏州、常州等地。一八六一年三月,太平军又在安徽婺源、甲路镇打败了左宗棠的反动军队,并于五月由江西玉山经白沙关入浙,受到浙江人民的热烈拥戴,连克金华、  相似文献   

7.
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29日,天王洪秀全入城,建都,改称天京。3月31日又攻克镇江,4月1日占领扬州,作为天京屏障。当时,英国香港总督兼出使中国全权代表文翰(C.Bonham),为了侦察太平天国的情况,了解“现  相似文献   

8.
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在此建都,并改称天京。紧接着,清政府的钦差大臣向荣率部于3月31日赶到南京城外,扎营城的东面及东南隅,是为江南大营,对天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关于向荣“江南大营”的驻地,有关太平天国的著述及论文,几乎众口一词,认定驻屯孝陵卫。最新出版的《辞海》在“江南大营”条目下亦注曰;“1853年(咸丰三年)3月,钦差大臣向荣尾追太平军到南京城外,驻扎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对于这个传统的提法,我认为值得商榷。现据《向荣奏稿》等有关资料,提出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诸前辈及同志们。第一,向荣初抵南京城外时,他的大营位置是不断移动,逐步由东向西,向城边推进的。 (1) 向荣于咸丰三年二月十八日(1853年3月25日)进入南京城南郊,“驰抵江宁县之板桥,查看近城扎营处所,……。因查  相似文献   

9.
现在可以浏览一下《水云楼词》,看一看蒋鹿潭如何把战争题材,揉和到词的形式中去的。以咸丰三年癸丑(1853)为例。这年鹿翁年三十六岁,在富安场课盐司大使任中。是年二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建为国都,号曰天京。二月二十三日太平军攻克扬州。四月,太平军的北伐大军渡过长江,攻克仪征、六合、浦口。十一月末,太平军在扬州外围打败清军后,撤出扬州,驻军瓜洲。咸丰癸丑这一年,太平军战无不克,攻无不取,无论在战略上或战术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在二破江南大营战役中表现出的高超军事艺术,达到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境界。太平军的战略决策是以外线为作战为主旨,默契的协同与指挥统一,这些军事指挥系统方面的特点使其对清军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故能成为太平天国后期战争史上一次最成功的战略决策。不过这成功经验也具有相对性,是有局限的。  相似文献   

11.
在太平天国时期,常州地区既有太平天国地方政权,又有清政府的地方政权,既有太平军,又有清军江南大营、淮军、团练、洋枪队,政治、经济、军事斗争激烈而复杂,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很值得深入、细致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八五六年九月前夕,太平天国雄师所向莫不披靡。他们攻取江西八府四十余州后,又击退威胁天京三年之久的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是时,太平天国农民军威镇天京而割据东南,上控吴楚而下临瓯越。然而好景不长,在这鼎盛的黄金时期,他们内部却于是年九月二日爆发了一场惨重的天京事变。尔后,农民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农民政权不仅“大纲紊乱”、“政事不一”,而且接连丧师失地。因此,他们迅即从积极的战略进攻转变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太平天国败亡的内部原因问题上,迄今的一些论著,大多以1856年天京内乱为源。应该肯定,天京内乱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但如果说自此以后,再无“中兴”的可能,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在天京内乱后,天京政权又屹立了8年之久,比“內乱”前的4年,要多一倍。而且也就是在这8年间,洪仁玕按照“古所无者兴之,恶者禁之,是者损益之”的原则,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东洋之冠冕”的第一个近代化方案。并随着其政治、经济主张和军事战略的部分实施,到1860年,太平天国在各方面都有显著的好转,到处呈现出一派昂扬奋发的气象。如果以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太平天国取得全国政权,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完全可能的。曾在太平军任职的英人呤唎,当时也认为“太平军的最  相似文献   

14.
一八五六年爆发的关系到太平天国革命盛衰的天京事件是什么性质?韦昌辉在这一事件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长期争论尚末解决的问题。文化大革命之前,许多史学家都曾把这一事件看作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内部分裂”。但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尤其在“四人帮”影射史学流毒泛滥成灾的年代里,天京事件的“内讧”性质被否定了,变成韦昌辉为篡夺革命领导权而蓄意发动的一场“反革命暴乱”。韦昌辉成了“混入革命领导集团的阶级异已分子”、“篡权复辟的野心家”、“反革命两面派”、“屠杀革命战士的刽子手”等等,成为破坏太平天国革命的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把天京事件说成是韦昌辉所发动,并把这次事件看成是韦昌辉“反革命暴乱”的人,主要有两个论点:其一,天京事件是困韦昌辉妄图变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为地主阶级专政的反革命复辟活动而引起;其二,韦昌辉挥舞屠刀,滥杀无辜,使二万太平军战士惨遭杀害,是韦昌辉的疯狂阶级报复。笔者认为,天京事件的性质不是韦昌辉发动的“反革命暴乱”,而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结束刚满十年,镇江又经历了一次长达十二年(1853—1864)的国内革命战争,前五年是太平军占有镇江,屡次打破清军的包围;后七年是清军重占镇江,受到太平军的包围,呈胶着状态,直到天京沦陷,镇江四郊的农民战争烈火才暂时熄灭.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29日,建都,改名天京,随即派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天官副丞相林凤祥,殿左一指挥罗大纲、木一总制吴如孝等率领太平军二万余人,  相似文献   

16.
一八五三年三月,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等指挥太平军一举攻克东南重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建立了与清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政权,打破了清封建王朝的一统江山。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们从军事、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改变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朝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为建立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而斗争。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不久,在江口墟发生了张钊(大头羊)、田芳(大鲤鱼)、侯志(卷嘴狗)、关巨(大只巨)等七个艇军头目率部叛降清军的严重事件。他们叛降后成了清王朝的鹰犬,从江口墟直到桂林,历时一年又四个月,在各战场与太平军为敌,造成了颇为恶劣的军事后果。这伙叛徒乘坐炮船,长于水面运动、作战,弥补了清军水师严重薄弱的缺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后期,李兰义军由滇入川,横扫川西南北数十州县,接着石达开率太平军入蜀,川南告警,成都震动。两支义军入川,川中又有数支农民起义队伍予以响应,震撼了清王朝在四川的反动统治。与此同时,今阿坝州藏羌族人民也掀起了反对清军“尖斗”剥削的武装斗争,在首领额能作(女)、折乃他,欧利哇的领导下,于咸丰十年(1860年)春,遍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广济县是太平军同清军展开过激烈战斗的战略要地。它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是湖北省的东南门户。从水路上看,广济西南的田家镇与兴国(阳新)的半壁山隔江相对,这里江道狭窄,地势险要,是长江中下游的一大天险,历来有“楚江锁钥”之称。从陆路上看,广济县是湖北与安徽之间的交通要道,经广济东北部的双城驿地区.可西达黄州、武昌,东通黄梅、宿松、安庆。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武汉、九江和安庆三大据点。所以,位于三大据点交叉点上的广济县便成了太平军和清军的争夺重点之一,太平军在这里有过频繁的、长时间的和大规模的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广济县是太平军同清军展开过激烈战斗的战略要地。它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是湖北省的东南门户。从水路上看,广济西南的田家镇与兴国(阳新)的半壁山隔江相对,这里江道狭窄,地势险要,是长江中下游的一大天险,历来有“楚江锁钥”之称。从陆路上看,广济县是湖北与安徽之间的交通要道,经广济东北部的双城驿地区,可西达黄州、武昌,东通黄梅、宿松、安庆。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武汉、九江和安庆三大据点。所以,位于三大据点交叉点上的广济县便成了太平军和清军的争夺重点之一,太平军在这里有过频繁的、长时间的和大规模的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