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     
《领导文萃》2013,(19):133-134
“高考移民”之风原因何在? 近年来。“高考移民”之风愈演愈烈。一些家长从孩子上初中甚至上小学时,就开始考虑“高考移民”的问题。当前“高考移民”不仅存在于省际之间,省内“迁徙”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各地高等教育录取机会不均衡,即所谓的‘倾斜的高考分数线’,  相似文献   

2.
所谓"高考移民",就是为了参加高考而进行户籍迁移的人员,主要是指准备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从录取分数线较高、录取率较低的省份将户籍迁往分数线较低、录取率较高的省市。考生为了增加高考录取机会,采取转学或者迁移户口的办法离开原学籍所在学校或原户籍所在地,到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或当地升学率较高的地区应考的现象。近几年来,"高考移民"愈演愈烈,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于是它引起了人们对宪法规定的公民教育权平等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同时也对严重滞后的教育管理改革进行严厉的抨击。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区划分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和部分重点大学招生计划地区分布不合理,这些对不同地区考生是否能上大学、是否能上重点大学产生不公平,从而造成许多高考移民现象。我们应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适当增加“弱势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招生制度,来缩小地区间教育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4.
公民公平观及其对社会公平评价和生活满意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不公平问题出现,包括地域发展、经济分配、机会获取等方面的不公平问题。这种不公平影响到了公民对于社会公平的评价以及自身生活满意度的感知,进而影响到了公民的社会心理,公民心理失衡与否是社会稳定与否的来源。本文从公平观角度进行了公民对社会公平程度评价和公民生活满意度感知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经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社会比较、自身感受几个方面及其与公民的社会公平程度感知及自我生活满意度评价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不同地区之间公民评价与感知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近年每逢高考之际,西部民族地区都竭尽全力打击"高考移民",确保教育公平公正,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因为各种利益的驱使,难免有"漏网之鱼"。本文通过对"高考移民"的具体分析,进而提出解决西部民族地区"高考移民"问题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小草 《决策探索》2014,(18):85-85
中国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成为最受关注的亮点之一。中国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成为最受关注的亮点之一。考试公平与地域公平的矛盾,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个“千古难题”。考试公平要求唯才是举、按分取人,而地域公平要求顾及各地域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差异,对落后、边远地区实行照顾政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教育资源仍不充足,毛入学率不到三成,同时出现了新生放弃入学问题。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新生选择了出国留学、复读或就业.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分析该问题可以得出,新生弃学的结果导致原分配其所得的有限的宝贵教育资源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这属于教育不公平,是教育制度、政策不完善引起的不公平,需在填报志愿和录取等环节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险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生存权。确认和保障我国公民的社会保险权是《社会保险法》的立法目的和核心价值。《社会保险法》在总则中强调形式公平,在分则中却依据身份、城乡和地域差别区别对待,其适用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保险权的公平保障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公平原则出发,改革和创新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内的民间教育智囊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一份"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这份方案汇集了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老师的智慧。其改革的基本思路被概括为"统一考试,分层多轨,自主招生,多次录取,公平公正",这与正在紧  相似文献   

10.
《决策探索》2009,(17):33-33
近日,国内的民间教育智囊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一份“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这份方案汇集了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老师的智慧。其改革的基本思路被概括为“统一考试,分层多轨,自主招生,多次录取,公平公正”,这与正在紧张起草中的官方改革方案目标相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其解决的根本出路是保障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公民只有在公平的社会中生活,才能有幸福感。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是永无止尽的,这与需求层次理论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各省区之间悬殊的高考录取率,说明了各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极为不平等,显示出现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公平。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等教育地方化严重,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央与地方分开办学,大力发展特色教育、终身教育、网络教育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配额制"是我国长期以来高考招生实行的最主要招生制度,通过运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对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及其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现行的招生制度在招生效率、招生公平、问责制、制度的适应性方面都有待改善。制度的不完善以及问责制等配套制度没跟上导致制度实施效果不佳。因此,行动舞台完善设计既要考虑效率,也应该兼顾公平,同时要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针对我国的现实状况,可以考虑采取"分区配额"的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全国普通高枝招生录取工作都通过网络进行投档和录取,由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安全高效公平地完成招生工作,加之招生中各省教育部门使用的教据格式不完全一致,且招生数据与学校的管理数据又有一定的差异,这给各高校后期使用数据处理带来了一定不便.本文以云南财经大学招生辅助系统开发为例,介绍了一套完整的招生数据整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政策,秉承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理念,成为公平的"最佳代言人"。但近几年,随着部分人员通过钱或权交易的方式谋取一方利益,使得高考加分问题的公平性日益突出。高考加分是少数人获得特权,还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政策取向?其是否损害了高考的公平性?本文拟通过对高考加分政策解读并通过对这一政策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辩论分析高考加分政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平感是决定公民纳税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政治面貌、过程不公平感、分配不公平感对公民的纳税行为有显著影响;无论收入高低,不公平感引致的消极纳税行为是一样的;约7成被调查公民认为纳税起征点应提高至1200元;约一半公民认为税收最应当用于社会保障;将近一半的公民认为应该降低税率。要消除不公平感对公民纳税行为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实现执法的公正性,平衡公民的机会公平感;发挥税收的社会效益,平衡公民的权利公平感;提高税收使用的透明度,平衡公民的过程公平感;加快税制改革的步伐,平衡公民的分配公平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力度,培育公民的自觉纳税意识。  相似文献   

17.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不公平现象在不同主体中的体现,并进一步提出了改善这一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走得顺利,更要安置得当,让移民顺心、安心.这是南阳市委、市政府对移民工作要求达到的第二个标准. 筑起小洋楼,只等移民来,移民新村建设是大搬迁的前提.移民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同样,各地也为妥善安置移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邓州市副市长赵贤三介绍说,这次大移民,邓州要接纳安置30345名移民,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按规定,移民每人配给1.4亩耕地,而且还要好地.  相似文献   

19.
面试     
曾子墨 《领导文萃》2009,(4):123-125
中国人习惯于高考定乾坤,美国大学的录取方式却截然不同。没有统一的高考,也没有各大学自定的入学考试,学生们只需要在中学毕业前参加一个名为SAT的标准考试。分数作为录取参照之一。此外,就全看中学成绩、申请作文、推荐信和课余工作的履历了。  相似文献   

20.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社会价值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径。公民通过不同的参与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本文主要探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和影响,公民参与的各种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公民参与所需的条件,从而进一步阐述其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