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戏剧改革中,经过改编后的黄梅戏传统戏曲《天仙配》成为全国瞩目的经典之作,其中剧本改编厥功至伟。改编者用新时代的革命话语、建设话语、新文艺思维对老本进行了颠覆性改造,打造出了新时代话语和传统民间趣味相结合的审美资源,为戏曲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汪超 《江淮论坛》2011,(3):188-192
影视与黄梅戏的有机结合,可谓黄梅戏焕发青春的催化剂,《天仙配》的成功与轰动效应,在大陆、香港等地陆续掀起黄梅戏影视的热潮。引起黄梅戏影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建国后黄梅戏影视事业的整体发展而言,呈现出两种较为鲜明突出的差异,究竟是以影视艺术为本位,还是以黄梅戏艺术为本位,从而达到叫好还须叫座的双赢局面。黄梅戏影视产业虽然尚未规范成熟,但在新时期又不断提出新的命题,要求黄梅戏影视产业化必须与时俱进,紧承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开拓大胆创新,尝试产业化发展的方法与思路.努力实现黄梅戏艺术的再度飞跃.  相似文献   

3.
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敏 《江淮论坛》2013,(1):179-183
黄梅戏是特定文化生态的产物。从发生论的意义上看,黄梅戏在长江中游皖、鄂、赣交界一带产生和形成,有其自然生态缘由。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态和地方人文历史的交织,孕育了黄梅戏的平民性、博采性和自由灵动性等艺术特征。而底蕴深厚的人文生态,潜移默化地或直接地促成了黄梅戏的成熟和繁盛。安庆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综合体,是黄梅戏生成繁衍的活水源头。黄梅戏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一旦削弱甚至消失,它的生命力也就难以维系甚至枯萎。因此,黄梅戏的传承应优先保护和修复其文化生态,尤其是人文生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五大戏曲之一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黄梅戏集语言、演唱、音乐、表演、布景等于一体,体现了中国及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顺应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翻译是黄梅戏戏曲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功能语言学、视觉语法和听觉语法构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下,从中国文化及黄梅戏地域文化探讨文化层面的翻译;从黄梅戏的语言、视觉和听觉模态分析内容层面的翻译,以实现源文本和译文本的意义对等。研究表明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黄梅戏翻译不仅有助于把握整体意义,也有助于提高黄梅戏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黄梅戏是与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齐名的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但现代化、信息化乃至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黄梅戏生存的巨大危机,我们必须对黄梅戏的生存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文章探讨了黄梅戏与旅游联姻发展的模式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梅戏作为地方戏的重要代表,曾经盛极一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变迁,乡村民间文化急剧流失,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削弱,黄梅戏的传承与保护陷入困境.乡村社会的“空心化”、传统村落的消失、过度的文化功利主义以及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缺失和错位,都加快了黄梅戏的衰落.传承与保护黄梅戏,必须重建其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中心镇村体系规划建设中,应在相关的戏曲文化活动密集区优先把黄梅戏文化的“安放”纳入公共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7.
吴毅安  张雷 《江淮论坛》2011,(3):183-187
黄梅戏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产物。近现代中国社会封建士大夫文化、民间文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与当代多元文化的文化语境,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在知识类型、文化性格、精神气质、表现风格、艺术趣味等等方面.给特定时期的黄梅戏创作主体性形态烙上深深的时代精神、文化精神。同时也使当代黄梅戏主体发展呈现出统一、开放、多元、竞争的新态势。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7,(10)
不同的黄梅戏表演实体在资产状况、演职人员数量、演出场次、观看状况以及演出利润上都存在很大差距。黄梅戏剧场主要存在四种空间形态:露天剧场、茶座剧场、剧院、广场空间形态剧场。四种剧场空间形态中的演员、观众、舞台、剧目都具有不同的特色。黄梅戏的生存语境可谓是喜忧参半:政府支持有力度但不均衡、群众基础良好但文化消费意识弱、展演组织模式产业化程度低、多元发展的黄梅戏形态和新的社会环境带给黄梅戏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聊斋戏"的改编对《聊斋志异》在下层民众中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聊斋志异》之所以被屡次改编为戏曲,是因为其本身的戏剧性或戏曲意趣。以聊斋戏曲改编在清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康熙阶段独唱,乾隆时期渐有和者,清末形成改编热。聊斋戏的改编为《聊斋志异》提供了很好的改编方式和演述形态。改编者们非常注重普通民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口味,为适合乡村表演,他们不惜牺牲文采性,而强化其通俗性。在这种平民意识的影响下,《聊斋志异》戏曲改编也呈现出平民化特色和市井趣味。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的戏剧改编以戏曲改编为主,话剧、舞剧改编为辅。由于戏曲在中国古代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这为《红楼梦》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而红楼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又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表演特点,并逐渐表现出写实化倾向。不过,戏剧改编传播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无法在舞台上完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全球文化空间里,大部分的地方戏曲显得日渐冷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东北二人转却异常火爆,确实值得人们深思。通过对黄梅戏与二人转的共性比较,分析后者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所在。借鉴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播经验,针对促进黄梅戏的跨文化传播可采取合理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实现人才的规模化,并在此基础上催生领军人才;把握创新与继承的完美结合;加强与现代文化传媒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的戏剧改编以戏曲改编为主,话剧、舞剧改编为辅.由于戏曲在中国古代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这为<红楼梦>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而红楼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又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表演特点,并逐渐表现出写实化倾向.不过,戏剧改编传播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无法在舞台上完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四百余年来,<哈姆雷特>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演,被不同的学者、批评家赋予至高无上的评价,同时莎翁剧作也被不断改编.何文汇就是把莎翁原著作为创作的新元素,编排新戏,改编成了<王子复仇记>.这部新戏从1977年12月断断续续上演到1978年1月,故事背景改成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用中国的古装演出,备受中国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水浒戏”与《水浒传》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浒传》的人物与故事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与“水浒戏”的长期盛演不衰密切相关。早在长篇小说《水浒传》成书之前,“水浒戏”已经成为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内容后来被小说所采用。《水浒传》成书并陆续刊行之后,根据小说改编的“水浒戏”更为繁荣;反过来,“水浒戏”的演出又进一步促进了小说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戏曲艺术有其独特的服饰艺术,不同戏曲种类的服饰特点也各不相同.戏曲界中有一句老话,"宁可穿破也不能穿错",意思是传统戏曲服饰有其固定的搭配.戏曲服饰是戏曲表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戏曲中人物的表现,其样式、纹饰、颜色等能够将戏曲中的精神内涵传达给观众,引导观众融入剧情场景并理解剧情.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信息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其在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了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新阶段.针对安徽黄梅戏服饰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探讨了数字化文物保护方法的应用,以及保护、传承和发扬黄梅戏中的戏曲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6.
魏策策 《社会科学战线》2021,311(5):180-187
《威尼斯商人》在中国舞台上极受欢迎,也是上演次数最多的莎剧之一,该剧的各种改编样态形成了跨文学、跨媒介的《威尼斯商人》在中国的文化共同体。早期的文明戏演出、戏剧协社1930年演出的《威尼斯商人》、1937年梁实秋亲自宣传的南京国立剧校演出的《威尼斯商人》等,代表着《威尼斯商人》在现代中国舞台实践的三次高潮,由于改编演出的立场与视角不同,呈现出以律法为主的立场、以鲍西亚为主的女性话语视角、以夏洛克为主的民族主义视点等不同面相。《威尼斯商人》的中国化改编与演出,不但使莎剧在中国焕发出新的生命,也推动着现代中国文化与思想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解伟 《东岳论丛》2011,32(2):55-58
由于内在机缘和外在契机的双重影响,"红色经典"的改编与重拍在近年来出现热潮,但改编后的影视剧却未能重现昔日的"经典"。故事模式、人物形象和爱情戏的掺入,使其与原著在精神内涵上相差太远,并在商业运作的导向下,呈现出媚俗化倾向,越过了观众的接受底线,从而招致非议,这不利于影视剧自身艺术的健康发展。"红色经典"的改编和重拍是必要的,但是在提防媚俗化商业倾向的同时,如何再次成为经典,这是其作为艺术自身价值最重要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王姣 《重庆社会科学》2011,(11):104-110
从建国初期到新世纪十年,从最早的电影《我这一辈子》到热播的电视剧《茶馆》,老舍作品深受影视界人士的青睐而被改编成了诸多电影、电视剧。这种经久不衰、"前仆后继"的改编成就了"影像老舍"现象,对当下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永靖傩舞戏为例,指出当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永靖七月跳会中的傩舞戏是我省保存较好的古代傩舞戏之一,但对它负载的深层文化符号意蕴研究还很薄弱,这直接影响了它的广泛传播和认同。本文通过对其表演形态、剧目名称、傩与傀儡戏的关系等几方面的论证,说明永靖傩舞是古代肉傀儡之伎艺遗踪。这一结论对重新估量永靖傩舞戏的价值及其获得全国性的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程国赋  常毅 《学术研究》2005,(5):129-132
三言二拍在明末以后的戏曲、小说作品中被大量改编,共有86篇拟话本被改编,出现126篇嬗变之作。与原作相比,嬗变作品在叙事结构上出现了变化,主要体现为:一、“戏眼”的设置;二、构筑复线结构;三、注意剪裁与照应。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是小说与戏曲文体的不同,二是两者创作主体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