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同时,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可支配收入的一种替代形式,但又具有与货币收入不同的经济特性,即它的平等化功能。闲暇时间的平等化功能同时发挥着效率的功能,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收入不平等:U型变化与不确定的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收入不平等已达到较高程度,这一点已经成为广泛共识.问题在于这种不平等的内部结构如何,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已有的研究尽管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的特征给出了一些分析,但对这些问题的系统回答和解释并不充分.本文利用跨越20年的8个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收入不平等内部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和趋势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内部结构呈现出两极化不断加剧的趋势,并且,从现有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这种趋势在一个时期内仍然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本文从收入来源结构视角对江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以及收入不平等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发展一种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测度了总收入与不同来源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并通过构建基尼系数的结构分解方法,计算了不同来源收入对总收入基尼系数的效应,研究发现:不同来源收入不平等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边际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及动态变化特征。本文研究的政策涵义为:促进江苏城镇居民共同富裕战略的实现需要关注收入增长中不同来源收入不平等的调节,特别是对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配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村贫困地区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农业补贴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低收入农户既能降低组内不平等,又能降低与高收入农户的组间不平等,农村收入不平等降幅较大。补贴高收入农户虽然能降低组内不平等,但是增加了与低收入农户的组间不平等,这两个作用相互抵消后仍使得农村收入不平等小幅下降。补贴所有农户既能降低农户的组内不平等,又能降低组间的不平等,农村收入不平等降幅较大。补贴低收入农户降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幅度略小于补贴所有农户的效果,但所需农业补贴资金只占补贴所有农户所需资金的30%。由此可知,现行补贴低收入农户的政策是最优方案,既起到提高农户收入又起到降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考察分项收入不平等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江苏城乡收入结构优化的分项收入调节方向.研究发现,分项收入不平等效应的性质不同、大小不等;工资性收入扩大收入不平等效应最大、转移性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很小;而经营性收入不平等效应是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据此,优化江苏城乡收入结构的可行措施是努力提高乡镇企业职工和广大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尽量扩大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在再分配中的转移性收入比重,不宜依赖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份额,而要努力改善经营环境以提高居民的经营性收入数量.  相似文献   

6.
闲暇时间的平等化功能及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在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同时 ,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可支配收入的一种替代形式 ,但又具有与货币收入不同的经济特性 ,即它的平等化功能。闲暇时间的平等化功能同时发挥着效率的功能 ,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以来,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本文基于新时代这一视角,首先,通过2012-2020年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特点分析发现: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从2013-2020年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按收入五等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分析来看,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按收入五等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仍处于中等收入水平之下。其次,针对这一问题,通过2014-2020年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对比分析,找到了实现西藏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路径,并从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等收入和上海的中等收入群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冶 《社会科学》2006,(9):91-99
中等收入是随时间、空间等条件不断变化的动态概念,它不是一个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数值,而是一个变化的区间。通过恩格尔系数,可以判断何时出现中等收入群体;通过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可以计算出中等收入的上下限。上海在持续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中已产生中等收入群体,并在逐年扩大,运用统计部门的资料,就可以对上海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中等收入群体情况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9.
中部六省基尼系数的估算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提出利用中国的《统计年鉴》发布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估计基尼系数的方法,并对中国中部六省的基尼系数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农村与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都不大,但城乡加总的基尼系数都很大,这说明决定各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关键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目前正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正面临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但目前该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已经有了较高的起点,因此该问题的动向应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收入的差异性是指城市居民在收入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或不平等程度.作为一个新的分析视角,"社会排斥"理论不再囿于贫困问题的表达视域,而是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学方法对城市居民收入差异性的解释垄断,以其特有的概念架构和研究范式,揭示了掩盖在经济技术指标下面的不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基于反"社会排斥"的政策回应,政府处理城市居民收入差异性的行动方案应该嵌入"社会融合"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