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通信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样电子通信企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而电子通信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很大程度上受地域化影响。分析天津地区特定电子通信企业的产业关联,以及对相关产业的经济影响,对于认识该产业的发展规律,促进该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6,(9):64-69
基于2006—2013年河南省分地区面板数据,构建超效率SBM-DEA模型计算工业能源效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河南省FDI并不能提高工业能源效率,R&D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投入结构也存在问题。政府要加强与R&D比重高、技术发达的地区之间的商业贸易;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引导外资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以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流动;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能源效率的提升;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在第二产业内部进行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66-70
本文利用2008—2011年中部地区制造业30个行业的EG指数和碳排放强度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的增加会导致碳排放强度增加;高新技术比较集中的产业集聚程度的增加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因此,中部地区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促进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4.
“十五”以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武汉在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先发优势,如何充分利用武汉在湖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地位,形成省内产业联动发展,激起相关产业的后发优势,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加强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的策略是:突破行政区划阻隔,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要素的流动;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强联动配套能力;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亟待树品牌,扩大产业联动效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合作,产品国际市场的开拓,促进湖北开放经济的发展;改善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竞争的加剧,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对于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在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障碍。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上全局和战略位置,以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为着力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7):68-72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同资金来源与创新模式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同。本文基于两阶段DEA模型分析了不同资金来源和创新模式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不足、创新效率偏低;相对于企业自有资金而言,政府资金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过剩;且相对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而言,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的资金过多。因此,要增加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资金投入,合理调整政府资金相对企业资金的比例,优化高新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但是就产业层次而言,与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两大支柱行业,近年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这两大行业的R&D强度以及增加值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高技术产业技术产出水平(AI值)的下降。目前这两个行业正处在由组装加工阶段向自主创新引导的技术追赶阶段跨越的过渡期,自主创新是这两大支柱行业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区域间高新技术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复杂,参与高新技术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区域创新环境成为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分析了区域创新环境和高新技术产业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入手,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提升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型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跨国公司将会影响技术型集群的知识辐射、生产型集群的集群结构,并成为市场型集群的枢纽。开放型集群的形成会给地方性企业提供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形成大量的地方性企业。长江三角洲地区依靠比较优势,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集聚,逐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未来的关键是通过核心技术的本土化,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产业层面企业家精神是产业敢担风险创造财富的创新行为.按照研发环节是否在国内来划分,产业链在我国曾经出现过四种形态:Z型、L型、I型和Γ型链,利用这四种形态的依次演变过程,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建立制造业产业链提升的企业家精神效用模型,发现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的对策为整合生产研发、整合供应链及促进有效需求增加.  相似文献   

11.
传统制造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以陶瓷制造业为例,通过剖解高质量发展价值维度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传统制造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只有少数陶瓷产区实现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耦合和协调共进,而多数陶瓷产区面临发展阻滞、短板凸显问题,根本原因是陶瓷制造业集群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存在欠耦合.未来倚重传统制造业的城市需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经济治理能力,以更好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转移的诱因分析与趋势预测——以长三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这个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现状的评价,总结出引起这个地区产业转移的诱导因素;并结合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在确定长三角地区产业梯度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前提下,分别从产业的生命周期、产业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的集聚效果三个维度,推测出长三角地区应向外转移的产业门类.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文章认为桂林在地方财源建设过程中,利用自身独特资源优势培植财源的同时需不断创新,将资源支柱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整合发展,即桂林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互动发展是桂林地方财源可持续增长的现实选择.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旅游业,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讲技旅游,加速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用旅游业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的商务环境,吸引风险投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在实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解释国际贸易转型的一种理论.该文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对中国的计算机与通信设备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该产业的比较优势、劳动与资本贡献率等方面来窥探其实际的发展状况,并与国内外的产品进出口值进行比较,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的结论表明,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使得我国在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并成为了稳定的出口国,已经步入产品生命周期的第四阶段.  相似文献   

17.
自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以后,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就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因子分析及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江西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江西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主要影响因素为:企业环保成本、产业基础与治污能力、政府体制机制、政府支持力度、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媒体与公众影响力等六个因素。其中,前三项为制约因素,后三页为促进因素,改革完善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建立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环保产业体系,培育产业转型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环境体系是建立良性互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居民家庭消费状况和消费结构、山东居民通信消费状况两个维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居民消费行为对通信支出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伴随山东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的通信需求将有较大的增长,山东省电信市场在未来几年发展空间依然巨大,仍将保持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工业化、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新型工业化要求资源节约、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制造业发展模式;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共生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集聚、工业化和区域经济增长,本身就是新型工业化的组成部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都需要通过产业集群这种经济组织形态的协同效应获得发展。本文就这些内在经济关系,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提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湖南省1978-2011年度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探究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联动发展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比例关系,二者存在制造业到物流业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和部分学者从全国层面以及区域比较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据此对结果作出理论解释并针对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