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和1960年毛泽东先后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军委工程学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题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朴素》两个题词。西电科大的最前身是1931年毛泽东在瑞金亲自创建的,是一所经历过万里长征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现今她已经发展成为以信息和电子学科为主、工理文管多学科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见到贵刊登载了有关毛泽东手书“艰苦朴素”及三句话八个字的经过。 (按 :2 0 0 0年第1期《光荣传统映征程纪念毛泽东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 0周年”、“艰苦朴素” 40周年。)我也是亲自见到这两件史料并帮助加工的人。为使这一经过更加详细地载入校史 ,特作以下一点补充。我在 1 95 7年即任张家口通信学院院刊编辑 ,1 95 8年学院迁西安后 ,继续任此职 ,并兼“摄影记者”的工作。当年春天 ,学院政委王赤军从北京回到西安 ,亲自交给我一叠照片说 :“我找到中央办公厅的叶子龙 ,请他从毛主席的手迹中找出三句话八个字来。 (按 …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逝世后,毛泽东同志题词,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朱德同志题词,号召人们:“学习陶行知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的为独立和平民主而斗争的精神。”周恩来同志则于陶行知先生逝世的当天(1946年7月25日),专门给中共中央发出电报。电文称:“十年来,陶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假使陶先生临终能说话,我相信他必继韬奋之后请求入党。”周恩来同志还从陶先生逝世中总结出教训:“今后,对进步朋友的安全、健康,我们  相似文献   

4.
最近,切身经历和感受的几件事情在心中泛起阵阵波澜。一是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50周年。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时我是小学2年级,经历和参加了向雷锋学习的很多活动,其过程记忆犹新;二是首届“雷锋奖”2月27日在京举行颁奖仪式,50年50人受奖,其中有我们这代人的楷模,有着草原英雄小姐妹称号的龙梅和玉荣。  相似文献   

5.
<正> 在毛泽东研究中,毛泽东人格及伦理思想是很有特色不容忽视的.本文拟就毛泽东伦理思想作一初略探讨.一“大公无私”的道德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规范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导师和人民领袖.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一贯地用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和武装全党,教育和武装他的人民.“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规范,构成了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为人民服务”,这是毛泽东1944年9月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恩德的讲演中提出来的(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上他又在“为人民服务”之前加上“全心全意”四个字,就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它集中地概括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这个  相似文献   

7.
从为雷锋题词后的谈话和第二次题词的内容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雷锋最重要的品质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的这种精神品质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精神是一致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论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毛泽东伦理思想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标心,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所以是毛泽东论理思想的核心。其根据在于:第一、它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党的政治宗旨在道德观上的反映;第二、它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表达;第三、它是毛泽东对无产阶级革命人生观的高度概括。毛泽东同志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武装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促使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克服党内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于加强党风度政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党的宗旨的贡献 ,主要在于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这一宗旨要求党必须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 ;必须通过“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实现“为人民谋利益”的目的 ;必须具有“全心全意”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极端负责的责任意识以及树立起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的观念。这些思想都是对党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中,曾经亲自颂扬过一些英雄人物,大部分的颂词都有具体的内容.如对白求恩的颂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张思德的颂词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对刘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追悼张思德同志的大会上做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地概括了我们共产党人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完全是为者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队伍。一九四五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再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共产党人就是靠着这一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灵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人民着想。因而,取得了人民的  相似文献   

12.
由共青团广东省委组织,省青年读书活动办公室与《广州青年报》共同举办的“广东青年最喜爱的书”评选活动”结果于1992年1月21日揭晓。共15种书籍被评为“广东青年最喜爱的书”。其中,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三种,占总数的1/5,它们是:《雷锋在我们当中》、《好书献给您——<人生的路标>丛书导读》、《写作大要》。《雷锋在我们当中》是中山大学出版社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27周年而出版的重点书,它及时配合了1990年3月群众性学雷锋的活动。该书前半部“雷锋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表现雷锋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人民观的价值取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价值取向来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毛泽东人民观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杜振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两个中国之命运》、《论联合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许多著述中,创造性地提出并不断丰富了这一光辉思想的科学内...  相似文献   

15.
金鹏 《新天地》2011,(12):13-14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要以符合人民利益作为工作判断的最高标准,要以符合人民利益作为个人行为活动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10(2):208-208
为了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45周年,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3月5日上午,由我校和团市委、沈阳市雷锋精神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和谐”专场论坛在我校科学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7.
道德理想导人生观在毛泽东道德哲学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道德理想与人生观的精要,对当今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用甚大。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伦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包括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道德思想意识、道德原则规范、道德实践活动三个部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想、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道德原则、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规范、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指针的道德教育、以做品德崇高的人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是构成毛泽东的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的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本文拟就毛泽东的伦理思想的总体予以概略述说.  相似文献   

19.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 孙中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毛泽东所说:“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不斯进取的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孙中山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不仅为海峡两岸炎黄子孙所肯定,而且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公认。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进行不懈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正> 毛泽东同志用一生革命的光辉实践,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他反腐倡廉的思想贯穿了他光辉的一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端正党风,保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