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族地区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对比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逐步实现了从"生存型农业、传统乡村、温饱生活"向"市场型农业、社区型农村、小康生活"的转型,民族地区"三农"问题从"农业投入不足、农民普遍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转变为"农业生态退化、农民生计脆弱、农村治理有效性不足"。因此,政府应调整"三农"问题整体治理思路,实现农业生态退化问题合作治理、农民生计脆弱问题社会化治理和农村治理有效性不足问题法治化治理,全力推动民族地区"三农"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江西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及其主要表现,这就是(1)江西农业问题,主要有粮食安全问题、农业资源问题和农业结构问题;(2)江西农村问题,主要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和农村社会稳定问题;(3)江西农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增收缓慢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当前江西乃至全国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及CIS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发展日趋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加强农民间的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对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生、发展规律,旨在发现农村合作组织运行的内在规律,提出了"三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CIS模式),通过合作组织、科技、产业的"三位"与市场结合成"一体",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老友》2003,(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历来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推出多项重大举措,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相似文献   

5.
解决"三农"问题, 推动农村三化, 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应该通过发展县镇工业改变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通过农业产业化改变传统农业增长模式, 培育和巩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农村和农民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 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建设"新农村"视角讨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中若干有分歧的问题。从本质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象是传统农村劳动者,而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谓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指向城镇的转移,也包括向现代化农村的转移;不仅指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也包括向现代化农业转移;不仅指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也包括传统农民向现代化农民的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不断随着工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民现代化的渐进过程。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新农村建设,保证"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协同并进,是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稳步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形成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建国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层面,只有从制度伦理的高度给予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国民待遇,从政治和经济意义上使农民成为真正的"自由人",才能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历来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对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他进行改革的历史起点.他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不仅使改革初期以及后来的农民受益匪浅,而且指明了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方向,即一切为农民着想,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坚持和贯彻这一理论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阐述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若干思想,主要包括强调农民问题是我们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问题,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确立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提出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思想;明确了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明确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思想;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明确提出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水平,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问题.这些思想对于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决定了其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为此,通过分析和阐释“三农”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规模不经济(包括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探讨了克服规模不经济的思路,并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化解“三农”问题的基本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源在于农业效率低下,而提高农业效率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从农业内部减少农民,这就需要借助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二是从农业外部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构建农业的外部支撑系统,这就需要借助于城乡统筹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而两种战略的实施必须以中心城镇为切入点,同时开展新农村运动,最终实现小康农村和“四个文明”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建设和谐社会的全局。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入手,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政策取向,实证分析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特别加以关注的诸如农民增收途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能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自于农民非农化的需求,来自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拉力,也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的驱动。然而这些力量发挥的基础在于农民对土地的支配权利。目前“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土地制度,由于农民土地产权不完整,不仅使得农村土地难以流转从而限制了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阻碍了现代农业制度的建立和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文章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改革方向是废除目前的集体所有形式,还权利于农民,这是符合农民需要、收益最显著而成本相对最小的制度变革途径,是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创新农村经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同农村、农业、农民有关的经济制度陈旧落后和创新滞后,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综合改革面临着县乡机构臃肿、乡镇财政运转困难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存在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是重新划分政府事权和财权以推进县乡机构改革,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增长机制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教育投入与保障机制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农民负担监管机制和农民权益保护体系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6.
农民收入增长:基于赋权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城市偏向政策是导致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原因。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是主体,赋予农民权利、摒弃城市偏向政策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必然要求。向农民赋权主要包括赋予他们发展权、教育权、集体申诉权和正常迁移权。切实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农民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村现代化,农民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农民分化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农民的乡城流动是实现农民自身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农民的观念和体制创新以及物质成就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更为直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必将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开辟一片新天地。不过,由于农业、农村和农民与自然的天然联系以及工业化过程中所带来环境污染与恶化,自然风险不断增强,再加上国家长期以来对“三农”方面投入的不足和农民自身的缺陷等问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当前开展农民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问题及其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经济的壮大和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但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已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化解农村金融抑制的路径在于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营造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建设需要大量公共产品的支撑。历史上,农村公共产品主要由农民筹资出力提供,现实中,公共产品的城乡差别十分突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财政长期的工业化、城市化倾向,对农村投入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公共财政农村投入资金的失效,县级财政的吃紧以及公共财政转化成公共产品的不科学决策机制等。为使农村获得足量、优质公共产品,政府必须树立给予农民“国民待遇”意识,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构建公共财政政策,同时,应从人大立法、“阳光财政”、财政义务分配、决策机制转变等方面多管齐下,为农村提供足量、优质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