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儿”是流传在西北地区的一种山歌,为劳动人民所传唱。“花儿”虽为民间山歌体裁,但在艺术性上,却表现出极高的文学价值。在意与境的表达及结合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洮岷“花儿”和河湟“少年”的对比、分析,旨在论证这样一个问题:洮岷地区的山歌叫“花儿”,河湟地区的山歌叫“少年”,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民歌形式,其区别有如“花儿”之比藏族情歌“拉伊”,“少年”之比汉族山歌“爬山调”。因此,不能将二者归结为一源之二流,更不能在此前提下开展对二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名称和起源探奥 洮岷“花儿”(以下简称花儿)是流传于甘肃洮岷地区的一种山歌,其主要内容是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岷县人不叫“花儿”而叫hur似乎是“花”与“儿”复合拼读后构成的单音组合。这一称谓值得深思,很可能是藏族拉伊中的衬词“若化”一词被汉化的结果,或由它演变而成的。 “花儿”源于何时?目前众说纷纭。据一些研究者的见解,大致倾向于明代。 藏族民歌“拉伊”是藏族民歌中的一种。“拉”是山的意思,“伊”是歌的意思,合起来叫山歌。藏族民歌历史悠久,正如雪康·土登尼玛所说:“西藏的历史有多  相似文献   

4.
《尖尖山》是一首典型的四川民歌。它曲调简单,歌词朴实无华,音乐形象准确生动,多年来一直在劳动人民中间广泛传唱,实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巴山山歌。多年来,音乐刊物登载的四川民歌《尖尖山》仅署“川北民歌”或“川东民歌”字样。笔者悉心留意十多年,未见过任何一处署明此歌的详细产生地。一九八一年夏,笔者到地处川东北的万源县大竹河区采风,通过考证,认为四川民歌《尖尖山》源于此地。  相似文献   

5.
花儿是一种属于山歌体系的民间歌谣,是最早被发掘、整理、传唱而最终得到广大民众认可的原生态歌曲体系之一。近年来,原生态唱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因而花儿也备受关注。现从音乐学的角度,就花儿传唱过程中所显现的主题内容的传承性、语音的变异性、演唱技法的创新性等方面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花儿”是西北民间文学样式之一,在多民族地域流传、在多民族间传唱,是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媒介,承载着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历史。“花儿”的广泛流传,对其流传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要从“第二个结合”理论高度对其加以继承发扬,特别是深入发掘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发挥好“花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载体作用,利用好“花儿”与时俱进的歌词创作功能,利用好“花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结各民族情感的纽带作用,利用好“花儿”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功能,进一步推动西北地区各民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花儿"被誉为"中国西北的诗经(歌)"。通过理论界定"花儿"文学形式、回顾与创新诗性特征理论判定标准,从内容、形式、功能和想象力4个维度对"花儿"所具有的诗性特征进行综合判定。论证表明,"花儿"在内容、形式、功能和想象力方面均具有诗性特征。诗性特征使其便于传唱,其本质仍是"歌",而非"诗","花儿"是一种以"歌"为体、以"诗"为用的民间口头文学。  相似文献   

8.
拉伊的“拉”()字有“山”之意,“伊”()字有“歌”之意,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山歌”的意思。它如同流传在河湟地区的“花儿”一样,是以不同的唱腔广泛流传于藏族安多地区民间的一种情歌。 这种体裁也和其它民歌一样,是在劳动中产生的。牧人们为了适应放牧时和恋人们咏唱,共同创作了自由的节奏及悠扬的旋律。拉伊的歌词中充满了渴望自由恋爱,想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所有这些,与当时反动统治阶级的旨意是格格不入的,因而遭到贵族老爷们的扼杀和禁锢。宗教禁欲主义者不准人们歌唱表达男女情感的拉伊,说什么  相似文献   

9.
作为歌谣之一种的“花儿” ,可以反映其传唱者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民俗。流行于青海地区的“花儿”在许多内容上真实地再现了那里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农具以及生产过程等方面的农业生产民俗。同时 ,透过“花儿”的内容 ,我们还可以从中窥见该地区农业生产民俗在一定历史时期发生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花儿”是西北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在宁夏,回族是传播和演唱“花儿”的主体民族,“花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宁夏回族“山花儿”首先具有“花儿”品种分类的学术研究价值,与流传在宁夏的“信天游”与“河湟花儿”相比,其民族性和地域性更强.其次,具有民族学、民俗学价值.由于地域的影响,“山花儿”既保持了“花儿”山歌野曲的粗犷豪放特点,又具有流畅优美的小调韵味,此外对见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口头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生命力和人文价值,也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