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资源约束的视角,实证研究广西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开发强度对广西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广西能源开发强度的提升将促进广西经济增长;在能源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随着能源开发强度的提升,能源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越来越强.为促进经济的增长,广西应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结构低效率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增长可视为一国经济总量扩张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统一。近年来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束缚了产业结构效率的发挥。本文运用产业结构效率约束的理论分析 ,对这些约束因素做了详尽的阐述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人均GNP、GDP的三次结构及霍夫曼比值等指标分析,茂名市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分析看,茂名市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目前,茂名市正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新疆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及新疆城市化水平等五个方面的标准,由于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受政策影响较大,因此以人均GDP、就业比重、工业内部结构作为主要依据,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作为辅助依据来判断,新疆工业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初期阶段特征,新疆工业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迈进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的需求启动、需求约束及再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将由供给推动及约束转变为需求启动及约束成为学术界一种共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表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需求启动的一般规律是,消费需求启动增长力度由强变弱再变强,投资需求启动力度由弱变强再变弱,净出口需求是国内需求的有益补充。不同需求启动增长条件不具备或时机选择不当及需求结构失衡均会使经济增长受到明显的需求约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启动政策较好地利用了经济增长的需求启动规律,获得了较好的增长绩效。现实条件下,对于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中国而言,摆脱经济增长需求约束的关键是通过需求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经济增长的需求再启动,以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6.
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推动能源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受资源禀赋影响,宁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应用结构和倚重倚能的产业结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及总量不断扩大,资源、环境与生态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主导,健全完善低碳发展推进机制;以完善政策指标体系为保障,构建科学发展导向机制;以科技进步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低碳化水平;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构建低碳化现代产业体系;以优化能源应用结构为突破,提高低碳产业发展承载力。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能源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要转型,企业是主体.企业发展模式转型是整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成省企业发展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从理论上看,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河南省企业发展模式需要从企业竞争力来源、企业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方式等六个方面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8.
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推动能源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受资源禀赋影响,宁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应用结构和倚重倚能的产业结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及总量不断扩大,资源、环境与生态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主导,健全完善低碳发展推进机制;以完善政策指标体系为保障,构建科学发展导向机制;以科技进步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低碳化水平;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构建低碳化现代产业体系;以优化能源应用结构为突破,提高低碳产业发展承载力。从而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能源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约束瓶颈日益凸显,在对河南省能源消费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提出从政策体系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等多维角度推进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旨在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 第三产业兴起是工业化成长高级阶段产业结构转换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工  相似文献   

11.
企业约束机制可分为内生约束机制和外生约束机制.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是产权约束。企业约束的不同状态可分为八种形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主要是: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约束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中部六省能源消耗差异及能源强度演变基础上,运用2005~2013年面板数据建立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和技术进步对中部六省降低能源强度起积极的作用.而工业化水平、经济外向型程度则对能源强度降低产生阻碍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中部地区应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合理安排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走集约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是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的首要原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加剧了传统能源需求缺口,为强势国家控制全球能源流向提供了便利.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强势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构筑起符合其利益的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并通过国际产业转移、能源价格、消费导向等能源控制手段,将本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约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工业化阶段更是加大能源需求规模,全球能源紧张局势将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摆脱全球经济增长能源瓶颈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能源的紧缺,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发展节约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其中金融支持起着基础性、核心作用。学术界对金融支持的必要性、支持的绩效与影响因素、金融创新情况、支持路径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在如何突破金融约束瓶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品的市场推广、金融支持的创新空间有多大及可能面临的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6,(1):149-158
提升能效水平对推动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厘清区域能源效率空间格局和空间效应则是优化区域节能空间的前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的数据研究表明,山东省各地市全要素能源效率都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整体非均衡性和"点面"分布特征,济南和沿海地区效率值较高。空间互动状态下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山东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影响不显著。新常态下提升山东省能源效率应以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建立效率提升的区域统筹机制,并在营造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强化能源和环境约束。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新疆工业化进程进行分析评价,到2007年底,新疆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并且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偏高,人才缺乏等.针对新疆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测度方法,定量分析了青海省三次产业结构对物流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海第二产业对物流总量的灰色关联度最高;在青海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快速发展初期的历史阶段,第二产业是影响青海物流发展规模与水平的重要因素。为此,建议从三次产业结构角度考量青海物流发展重点,完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Web2.0时代,互联网已然成为谣言传播的主要平台,网络谣言的泛滥成为我国转型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然而,谣言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它体现的是全社会信任度降低。透视谣言泛滥的背后隐藏着政府公信力下降、媒体公信力下降以及专家系统公信力下降等信任危机。在此,应从制度性约束和非制度性约束两方面入手建构信任的社会环境以消除谣言产生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市绿色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作为有 1 6 0 0余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 ,由于地域面积狭小 ,自然资源缺乏 ,经济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生态环境、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城市布局结构等众多因素的制约。而绿色消费是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 ,保护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城市布局结构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对上海市的绿色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经济建设中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我国自然资源逐渐枯竭,与逐年增长的需求之间、生态环境对污染的承载能力与污染对环境的破坏能力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使得来自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对于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长的约束作用越发明显。文章从工业企业面对的资源与环境约束出发,将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以基准形式构建了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结合辽宁省工业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辽宁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应用效果,对辽宁省未来应发展的主导产业作出了理性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