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专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权利概念为起点 ,指出权利是配置“客体上利益”而非“客体本身”的法律工具以及权利的不可侵性 ,同时揭示了客体属性的差异必然导致权利内容特别是其中排他性的不同 ;进而结合信息科学原理 ,研究知识产权的客体———智力成果这种特定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同为专有权的知识产权与物权在权利内容的设计、有形与无形、占有制度的地位、权利移转、权利起源、客体利用制度、权利侵害等方面的不同以及二者同为专有权而应具有的相同排他效力  相似文献   

2.
让与担保作为用知识产权进行担保融资的方式之一,具有使用广泛、节省费用、易于执行、效力更强的特点.设立让与担保,债权人必须与知识产权所有人或有处分权人签订书面合同,并进行登记.知识产权让与担保的效力分为对内和对外效力,对内要求担保权人仅得在担保的范围内取得标的物,而设定人享有继续占有标的物的权利,负有妥善保管标的物的义务.对外效力体现为重点处理好担保权人与第三人的关系.让与担保的实现有两种方法,即处分清算型和归属清算型,由双方自由选择,若无约定,宜采用处分清算型.  相似文献   

3.
对于像计算机软件、电子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商品,采用启封许可方式销售是主流方式.启封许可既具有合同法的特点,也具有知识产权法的特点.合同法赋予当事人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约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而知识产权法更多的是法律直接规定知识产权所有者和使用人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权利人的权利冲动和法律规定的有限性,知识产权人容易冲破其权利界限.由于启封许可是一种格式合同,它应当受到民法的基本原则和知识产权法的双重检验,防止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用格式合同单方面不合理限制作品使用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特殊性。知识产权界定既是为了保护知识产品生产者的权利又为了推广知识产品而设立的 ;知识产品的交易制度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知识产品 ;知识产权的法律救济则是围绕该两种目的而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因而 ,用经济分析方法看待知识产权制度更能够使我们看到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效率”。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屋顶平台的权利归属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屋顶平台不具有构造上、使用上和法律上的独立性,不能单独成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客体,同时,屋顶平台也不属于顶层业主区分所有权效力所及的范围.屋顶平台应属于全体业主共有,但其上可以为个别业主或业主之外的第三人设定专用使用权.专用使用权依管理规约或业主大会决议设定,开发商不得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设定专用使用权.  相似文献   

6.
对于海域使用权的界定,可从海域使用权的基本概念入手,不仅要从正面界定其法律属性,还要从侧面通过将其与相关涉海权利进行界分来实现。海域使用权的客体具有价值的多重性和资源的复合性,由此决定了海域使用权与相关涉海权利发生冲突的必然性。海域使用权的法律性质之界定应从考察其事实上的特点着手,而不能囿于现行法律对其所作的处理之上。海域使用权与相关涉海权利的区别主要就是用益物权与准物权的区别,二者的效力冲突只表现在一定的海域范围之内,其协调应视这些涉海权利自身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移植制度,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原生文化与我国带有传统文化积淀的社会文化存在较大的理性差异,造成了知识产权创造行为始终存在法律行为与伦理行为的二元范式结构。也正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范式与伦理范式的二元冲突,使得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目的价值与实然价值的差异,形成了制度实效的问题。分析知识产权创造行为二元结构的形成、冲突以及产生的问题,发现我国社会内部的传统知识伦理价值,是更加优化知识成果创新与权利保护的文化环境、推动知识产权伦理行为向法律行为靠近的重要路径,也是探索如何强化知识产权制度的实际效力和寻求有效的治理方式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于对知识产权资产的动态性利用.知识产权运营是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创造价值,实现知识产权保值增值的过程.从战略高度重视企业知识产权运营问题,可以实现法律、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重要的法定权利、经济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同时具有很强的法律规制性,需要有效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是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特别是智力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的本质决定了该权利的行使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或限制性,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亦认可这种垄断性或限制性;但与此同时,我国《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九条规定,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如何解决此类条款的冲突,如何评判技术转让合同中限制条款的效力,需要本着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促进创新原则,利益平衡原则,保护国家利益原则等原则,依据合理的标尺予以公平合理的评判。  相似文献   

10.
任何法律制度在一定的社会中都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而这是由其所要实现的目的决定的.专利法有其特有目的.尽管这在不同国家的专利法律中的表述有所不同,在保护专利人的专有权利和确保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的合法需求,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和文化进步的社会目的方面,应当说是基本相同的.鉴于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知识产权法目的最终是利益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信息财产是指固定于一定的载体之上、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信息.信息财产是一种新类型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法律上的确定性和独立性,是一种独立的财产形式.目前,信息财产却处于权利空白地带:既不能受到物权法保护,又不能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在此背景下,美国UCI-TA确立了信息财产权法律制度.信息财产权的客体是信息财产,权利内容是权利人对特定信息财产的独占使用权.美国UCTTA对信息财产权及其转让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在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信息财产权应适用或准用民法关于物权的一般规定.信息财产权与物权和知识产权构成信息社会财产权的三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与法制的互动: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这一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新型经济形式正引起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的巨大变革 ,法律出现了越来越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创新需要对人们自由创造的权利进行法律保护 ,知识运行各个环节需要法律制度的明确界定 ,这些都有赖于专门以知识及其衍生的知识产品为调整内容的知识产权法的界定与规制 ,保护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强化知识产权优位的法律意识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试从法理的视角探求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贺栩栩 《兰州学刊》2013,(12):177-181
新的保险产品往往体现为格式条款的集合,由保险人为多次使用而单方事先拟定,在订立合同人,被保险人往往仅就核心给付条款拥有填空权利,对于其他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安排,不存在磋商余地.然而,无论存在如何强烈理由要求公权力介入进行内容控制,契约自由原则仍为私法理论尊崇之基本原则.相较于运用民法中公序良俗、诚实信用等概括条款对法律行为的效力进行普遍的、最低限度的正义性审查,以纳入控制、特殊解释原则和内容控制作为最基本框架的格式条款效力审查制度,构成对私法自治的体系化干预,对其介入事项及程度的安排更应尽量节制,按照制度功能目的,设定严格的内容控制界限和层次清晰的法律适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制度下保护传统知识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理论界》2007,(8):105-106
传统知识能否在知识产权制度下得到有效保护,学者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从主体、客体以及权利性质等角度将知识产权制度与传统知识保护进行相关比较,认为知识产权的主体概念大体上可以适应于传统知识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客体与性质不能很好地适应传统知识保护的需要。因此,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来说,知识产权制度虽然不会造成障碍,但不是保护传统知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赵瑾 《兰州学刊》2011,(3):201-203
农业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主体对其脑力创造所产生的智力成果,因其在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形成一定价值而由主体拥有的法律所保护的权利。是一种国家公权力高度影响的特殊私权,是拥有与传统知识产权不同的主体、客体与内容部分的新型法律关系。只有从法理层面上明析农业知识产权的定义、特征、法律性质及法律关系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农业知识产权在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观设计所具有的表达特征符合版权保护的要求,其与产品功能不可分离的特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对象,而在获得标示和区分产品出处的显著性时,又可受到商标法保护,这也是其与作品、发明等知识产权客体纠缠不清的原因所在.事实上,外观设计是一种界于作品与发明之间、兼具美学和实用功能的知识产品,知识产权领域的主要国际公约均赋予其独立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张宇润 《学术界》2003,(1):68-77
确认网络法律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法律行为在主体、客体、行为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网络法律行为的成立、效力是网络法律行为最关键的问题 ,涉及到网络技术和法律的双重规范。涉及网络法律行为的立法主要是针对网络的技术性特征的技术性规程的确认 ,其目的是确认和保障网络法律行为的效力以及保护网络行为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利益平衡观为视角,从知识产权的适度保护和知识产权的过度垄断两个维度,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进行经济学分析,认为利益平衡观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具有核心价值意义.以利益平衡观为指导,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与限制制度,能实现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专有权利与经济发展和独占权利与贸易自由的平衡与协调,从而保障知识创造者的利益,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精神财富的增长,推动知识技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讨论日本自实施知识财产立国战略以来知识产权法律变化的主要特征。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其具有五个主要特征:知识产权国内立法众多;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多途径促进高效处理权利关系;多层次推进知识产权法律国际合作保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20.
吴汉东 《社会科学》2005,1(10):58-64
私权性是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是知识产权与所有权所具有的共同属性.知识产权作为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态,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也受到法律的必要限制.这是知识产权的立法宗旨所决定的,并通过法律平衡与调整的制度设计而完成.上述情形没有也不应该改变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