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变动的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1978-2011年省级农业TFP进行了数量测算与系统分解,并细致考察了其时序演变差异、地理空间分布与分组增速效率等特征.测算发现:农业TFP增长源泉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率与技术效率双轮驱动的,但技术效率的驱动作用有限.农业TFP与技术进步率指数呈顺周期变化,与技术效率指数有逆周期波动阶段.农业TFP效率变动具有比较严重的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性.省际间各指数差异显著,农业技术效率指数全国各区域普遍不高,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前沿技术进步率比较糟糕,但各直辖市主要效率指数增长效应显著.农业TFP及其分解指数“发散效应”明显,“收敛效应”与“外溢效应”趋势不显著.除了要素输入,经营模式创新更显重要,“双轮驱动”应成为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植技术是历史农业技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清代河西走廊地区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区自然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重视土地的休耕、施肥、排碱、浇水的时机以及浇泡冬水、秋水等.由于受社会经济衰微、耕作技术守旧、农民生活贫困等因素的影响,清代河西走廊农作物种植技术尚属粗放,并直接影响到该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农业技术进步面临许多现实约束,其中主要是农业产业弱质性和农业科技公共性约束、市场约束、农地经营制度约束和农技推广体制约束.解决的办法是增加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重塑造农业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完善土地制度,促进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特别突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异常艰巨.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宏观背景下,对湖南农业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制约湖南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有: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不够深入等.提出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面实施农业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免费培养政策;通过产学研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建立贫困地区影响农户家庭采用农业技术的意愿模型,对农户家庭内部主要因素对农业技术采用意愿进行相关影响分析.发现不同因素对农业技术的采用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因此,通过改进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更加合理的迎合农户技术需求,从而有效发挥有限的农业推广资源,从而保证农业增产.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公司作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模式之一,其经营效率水平影响着我国农业保险制l度的完善.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使用我国五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我国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的效率水平及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保险公司技术效率偏低主要是由规模效率偏低造成;技术进步效率下滑是全要素生产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与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智慧农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主要还是示范应用.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实地调查法,发现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规划协调不完备、技术不成熟、成本制约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等问题.为了加快安徽省智慧农业的发展步伐,可选择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战略框架.一方面,政府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市场拉动智慧农业发展.还应构建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产、研协同系统,着力培育安徽省智慧农业发展机制,可从规划协调机制、技术体系推进机制、政策扶持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四个方面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和分析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技术进步起主导作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时空差异;全国、三大地区及绝大多数省份农业技术效率的波动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的变动,与规模效率的关系不大.因此,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不仅要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而且在不同区域农业投入的重点领域应该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9.
为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效率进行科学测定,采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项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指标,运用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结合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测定,进一步研究了各个投入产出变量的冗余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与金融结合整体处于无效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直接技术产出不足和技术性收入不足,即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前期研发、中试、熟化环节的效率较低,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辽代是生活在中国东北部契丹族建立的大辽政权,契丹族农业发展以辽代建国前后划分界线.辽代建国以前,虽然契丹族原始的粗放农业在迭刺部中就已出现,但主要的生活方式还是游牧生活.辽代建国后,由于辽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和汉族带来的先进的农业技术,使辽代的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农业在辽代经济中逐渐占居了主导地位.统治阶层、铁制农具、兴修水利和汉族知识分子对辽代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秦朝成为短命王朝,并非千百年来史坛众口一词所认为的只是“酷刑”、“暴政”所致。秦速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统一后不适时地一味推行准军事化的法治国策和统治方式。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仅是秦速亡的纵火者,而集国仇家恨于一身的六国旧贵族的激烈反抗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倾覆  相似文献   

12.
战国秦封宗邑瓦书为目前所知陶器铭文中字数最多的一件,也是具有断代意义的战国泰系文字材料.试对其铭文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结合新出材料对其中部分铭文的释读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3.
秦文学简论     
秦族很早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 ,由于长期处于边地 ,发展过程又深受法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而且在短暂的秦王朝统治时期 ,实行了“以吏为师”、“燔灭文章”的文化专制政策 ,因此 ,一般认为“秦世不文”而对其文学尚没有足够的重视。秦能很快由地处边陲的小国发展而成为一个一统天下的封建帝国 ,对中国历史、经济、文化影响非常深远。随着秦这一民族的发展 ,追溯其文学源流、特征 ,认识其文学的全貌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从齐鲁文化角度看山东民间剪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鲁文化是指以先秦齐国和鲁国的文化为主体,以秦统一后齐地与鲁地的文化风习为余绪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山东民间剪纸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发展和流传的过程中,已经深深烙上了齐鲁文化的印痕.本文从山东民间剪纸所体现的齐鲁文化内涵人手,分析了山东剪纸的共性特点与各自的区域性特点,进而剖析齐鲁文化作为文化背景给予山东民间剪纸的综合影响,强调从文化角度了解和研究,才能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观照民问艺术.  相似文献   

15.
历代学者已从多个角度对秦国兴起并统一中国的原因作过探讨.但从政治文化史角度来看,周室的衰微客观上为秦的兴起创造了历史机遇,秦朝历代统治者连贯的一统思想和秦国的文化特质是其最终统一中国的推动力量,这也为后世王朝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战国后期 ,秦国抓住有利时机吞并了蜀、巴 ,图谋与楚对抗 ,以求统一天下。为了实现蜀地的直接统治 ,秦在统一蜀地之初 ,在蜀地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封蜀侯 ,置蜀守、蜀相 ;移民、筑城 ;开发蜀土地、山林资源。秦国在蜀地的统治政策可以说是后代羁縻政策乃至土司制度的渊源。  相似文献   

17.
《大唐秦王词话》重视空间叙事的展开,相对忽视时间的具体化,在空间转换过程中,突出了作为大唐国都的长安城的绝对政治地位,而且在叙事过程中采取“总叙——分叙”的叙事策略,这与三礼叙事以“惟王建国”为绝对中心引领全书间架、层层分级、从总到分的叙事程序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叙事结构体现了作者尤其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文人修订者在对《大唐秦王词话》斟酌损益过程中的别具匠心。  相似文献   

18.
前秦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惟一统一了北方 ,且政治较为清明、最具有规模气度的一个政权。前秦统治者对儒学推崇备至 ,决定了其法律思想为 :德化为先、礼法并用和约法慎刑。在选官制度方面 ,前秦采取了多途径选贤求才之策 ,并通过推行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法律措施 ,促进经济的发展 ,前秦统治者对法律的运行亦颇为重视 ,主要体现在司法机构比较健全 ,注重督励官吏公正和严格执法。前秦之所以能出现十六国时期仅见的盛世 ,与其法制建设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9.
周秦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周秦时期养生思想的发展动力、产生的理论基础,寻求周秦养生思想与现代社会健身理念的挈合点:遵循良好生活规律,适可而止、适度及循序渐进的思想;养生、养心、养性、养情、养神协调平衡发展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思想等健身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封建”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而不是一种政体。“封建”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不是一种经济制度。“封建”既不是社会形态,也不是社会阶段。先秦时代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复合制的“封建”王国,政体是等级式贵族专制;从秦到清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帝国,政体是皇帝独裁专制,而春秋战国就是完成这个变化的转型期。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并不是所谓的“封建地主经济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