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树 《老友》2014,(12):10-12
正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追求生活质量,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大量养生类电视节目日趋火爆。然而随之引发的养生类节目参差不齐、泥沙俱下等问题也广为诟病。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通知,明确电视养生类节目只能由电视台策划制作,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严禁以养生类节目的形式发布广告,同时,对节目主持人邀请嘉宾的资质做出严格规定。那么,养生类节目到底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整顿又将会从哪些方面促进今后养生类节目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字、味、情”立意,通过对字清的方法、韵味的手段、歌曲情感内涵的挖掘进行论述,阐明了歌唱的创造性和运用歌唱方法与歌唱技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歌唱艺术和器乐演奏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歌唱艺术除了具有几乎是演奏艺术的全部艺术要求外,它还具有歌唱语言的特点。也就是说它不但要发出优美悦耳的歌唱的声音,同时还必须有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所以发  相似文献   

4.
晚会类节目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版权法律保护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现有的法律不能对晚会类节目提供完整保护,我国也缺乏对晚会类节目进行法律保护的技术措施。因此,应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法律,并完善对保护晚会类节目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5.
2014年新年过后的第一个周末,由2012年中国人气最高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原班团队打造的《中国好歌曲》在央视周末黄金档上映,由2013年中国最受关注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原班团队打造的《我是歌手》第二季拉开帷幕。除了歌唱类节目外,《非诚勿扰》等相亲类节目也充斥荧屏,让观众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6.
语言发音是歌唱的基础,歌唱发音是语言的技术系统化和艺术化,两者相互依存,虽有区别,但不能割裂而论。将"歌唱"发音的气息、共鸣、咬字吐字、情绪情感的运用迁移到说话中,将"说话"发音的自然、真实,以及语言表述感迁移到歌唱表演中,都将取得声音美好、感人并保持声音"青春"的效果。实践证明"说话"与"歌唱"的最佳法宝是科学的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类在初时说话与歌唱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才出现了歌唱的形式。要歌唱好,首先应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其次,要字、声统一,“字清”;最后,要使用缓起慢收、重咬、软咬、快咬和慢咬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气、喉、罩"是歌唱的三大支柱,从最基础的歌唱呼吸、打开喉咙、面罩共鸣出发,获得最完美的歌唱。正确的呼吸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谁掌握了呼吸,谁就能赢得歌唱;打开喉咙是美声歌唱的关键,稳定喉头是获得美声歌唱的最佳状态;面罩共鸣是美声歌唱的灵魂,没有面罩共鸣,就没有完美的声音,也没有美好的歌唱。  相似文献   

9.
在嗓音训练中,对于歌唱时的口形该如何变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与见解。本文从歌唱机理的角度,阐述了歌唱时自然的"微笑"状态对提高声乐技巧的重要性,从歌唱心理层面论述了"微笑"歌唱的积极作用,并从声乐教学实践的角度总结了几条常用的练声曲,希冀对声乐教学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声乐艺术作品的表达需要娴熟的歌唱技巧作为基础,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犹如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本文主要从歌唱姿势、歌唱呼吸、吐字发音、情感表达等四个方面入手,阐述歌唱技巧基础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歌唱中,存在着一个怎样处理“横”与“竖”关系的问题。这里所说的“横”与“竖”,是指歌唱者在歌唱中喉、舌、齿、牙、唇(简称五音),在吐字、咬字时的变化状态,和与之相应的声音状态。它们的变化状态和歌唱的声音及演唱的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歌唱者正常发挥技术与技能、准确表现音乐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性格的优化和歌唱气质的训练两方面,阐述了性格、气质对挖掘歌唱潜能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歌唱的整体性是指歌唱时要有脑、身、心各个器官的配合,通过各方面的协调运动来取得歌唱的最佳效果。“单纯技术性歌唱”方法不但对歌唱技巧的训练有所阻碍,而且破坏了歌唱的平衡与整体协调性,因此在训练好各种演唱技巧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对整体歌唱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历年春晚对广告行业的违规问题时有批评。表现在春晚语言类节目对广告业缺乏行业自律、发布虚假广告、违规插播广告等现象进行大胆的讽刺以及歌唱节目对广告业表达的希望。春晚对广告行业违规问题的批评一方面折射出我国广告业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也对广告业发展起到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由“吴碧霞现象”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歌唱艺术而言,诸多不同流派、不同唱法之间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认真探讨唱法的特点、把握风格的异同、增强表达作品的能力,这是促使演唱艺术达到较为全面的基础.歌唱的更高目标似乎应该是超越所有唱法的自由歌唱.  相似文献   

16.
“曲牌”有“南”、“北”之分,这似乎是毋需讨论的曲学常识.然而从明中叶以前的许多早期戏曲文献看,“曲牌”不标“南”、“北”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中国传统歌唱大多是以方言入唱,南、北方言的差异的确导致了曲唱有南、北之别.但作为文体单位的“曲牌”,与诗、词一样,当其作为歌辞时,既可用南音歌唱,也可用北音歌唱,“曲牌”本身是无所谓有南、北归属的(正如词牌不分南、北一样).“曲牌”之分“南”、“北”,是周德清、朱权、沈璟等历代曲学家们数百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从理论上来说并无多少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歌唱者,必须要有正确的歌唱状态,其中,打开喉咙是歌唱的核心、根本和灵魂。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打开喉咙,克服演唱中的各种错误发声,是歌唱训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十三辙”在歌唱发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辙押韵是诗歌、戏曲等诸种艺术形式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之一。合辙押韵的歌词不但有利于充分表达作品的情感,同时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旋律,富有歌唱的韵味,琅琅上口,因而容易记忆和迅速传唱。“十三辙”在歌唱发声中起着重要作用,“十三辙”能帮助我们在歌唱发声时找到字音的归韵和收音。“十三辙”同歌唱发声的共鸣、咬字、呼吸以及纠正错误声音等等都有着密切关系,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意念”如何与歌唱有机配合以及“意念领先”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培养学生歌唱时“意念领先”的能力、尽快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等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们进行歌唱,不仅是一种“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而且从始至终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系统”。“气乃音之帅”、“歌唱就是呼吸的艺术”。无疑,它们都是正确的。反之,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看到气息在歌唱中重要的作用,孤立地、机械地、静止地去学习或者训练歌唱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