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延安文艺理论,特别是作为其主要标志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20世纪中国革命文艺史上的重要理论现象。它的出现,标志中国现代文艺运动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反映了文艺与革命、文艺与历史等关系转换的新趋向。《讲话》及延安文艺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美学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五四和二三十年代革命文艺理论的直接继承,又是对中国新文艺理论的历史性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相结合的时代趋势。其巨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革命文化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标志。《讲话》的全部论述贯彻着一个基本精神,就是革命的文艺一定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这是革命文艺运动的唯一正确方向。今天,我们来认识《讲话》精神所显示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的文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蒋文博 《船山学刊》2008,3(1):158-160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时代美术。(本文指从1942年《讲话》发表至1976年毛泽东去世期间的美术)观念的酝酿与形成期,确立了毛泽东的文艺主张和政策。此时期美术有四大特点:一是政治居于中心地位,文艺必须要为革命服务;二是体现了毛泽东的政治意志;三是实现了“俗”的审美转向;四是观念先行,开创了观念建构美术的特殊途径。  相似文献   

4.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既规训了延安文艺的路向,也生产了具有政党意识的“知识”,即新的延安文艺.延安文艺运动使知识分子意识逐步被政党意识所取代,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开始让位于政党意识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而以整风运动为肇始的、新的文艺生产机制的生成过程,也印证了权力与知识生产之间的连带关系.运用福柯的“规训”理论梳理政党意识与延安文艺的建构之间的关系,可使人们对延安文艺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更为理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文艺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在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知识分子进行管理、对文艺思想进行建构的背景下形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文艺批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确定了意识形态批评模式在文艺批评中的独尊地位。对于延安美术界,意识形态批评模式的形成经历了文艺“民族形式”的讨论、“马蒂斯之争”、对暴露黑暗思潮的批判、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整风后的美术意识形态批评五个重要过程。延安美术的意识形态批评依然可视为文艺批评,却蕴涵了政治批判。  相似文献   

6.
黄水源 《兰州学刊》2010,(1):181-183,191
延安文艺整风对20世纪政治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在运动的组织形式,还是指导运动所产生的理论体系,文学后果,对20世纪政治文学发展的影响是空前的。正是因为延安文艺整风,文学一政治范型正式转化为政治一文学范型,政治文学的理论范式定型化。对当代中国来说,文艺整风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演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之后的又一里程碑,是指导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南。从革命文艺到社会主义文艺,党的文艺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民族解放的重要历史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廖良初 《云梦学刊》2002,23(3):46-48
延安整风是我党建设史上一次伟大的运动。任弼时参加了整风运动的全过程。他协助毛泽东作整风运动的准备 ,结合历史 ,对照自己 ,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并具体指导了陕甘宁边区等整风运动 ,为延安整风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张闻天和王明都是中共高级干部,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却有不同:一是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态度不同;二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不同;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性与民族化关系的认识不同;四是对待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的态度不同。他们二人都犯过教条主义的错误,但张闻天能修正错误,王明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人革命实践?权力来源及主体素养的差异?张闻天和王明在延安时期的不同表现说明,对于像他们这样从苏联留学归来,非常年轻就担任领导职位的党员干部,要获得对中国革命的正确认识,更需要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经历革命实践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在实践中调查研究,修正错误,加强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10.
张立群 《学术界》2012,(8):209-222,263
后期延安文学的道路,曾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分界线的背景下,后期延安文学道路的确立,首先以文艺政策的转折为前提,而后,则是《讲话》对文学方向的确立.以上两方面内容,既解决了此前延安文艺界的现实问题,也解决了当时文学的道路问题.因而,在其指引下,后期延安文学的典范的生成与对民间文艺形式改造上的繁荣局面,就明显带有某种政治文化意义上的倾向性.后期延安文学的道路问题,最终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得到全面的确认,这一过程,不但使后期延安文学完成了其自身的历史过程,而且,也在延伸的过程中给当代文学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二十年前,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阐明了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肯定了文艺运动中的根本方向,使我国革命文艺得到正确发展,并大大地推进了革命工作。这个《讲话》成为我国文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抗日文艺运动和空前繁荣的延安文艺,离不开科学的文艺政策的引导。文章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界,分析《讲话》发表前后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发生发展,阐述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集中反映了为抗战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对取得抗战胜利、推动民族解放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延安革命文艺思想的代表作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所阐释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毛泽东具有中国“草根”文化的背景 ,自幼接受中国式教育 ,博览中国经典 ,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情结。这个情结凝聚着儒、法、道、墨等几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源头。自《诗经》以来中国“兴”、“观”、“群”、“怨”的儒家文化功利文学观 ,深刻地影响了《讲话》中关于“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 ;具有强烈民粹之风的古代墨家平民哲学则深刻影响了延安革命文艺的“工农兵”主体说 ;而主张暴力强调改革进步的法家思想则自然地接受了马克思列宁的阶级斗争理论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张彦玲延安时期是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和基本总结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哲学的高度,历史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利用,先后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文艺空间中,鲁迅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重要文化存在。鲁迅在延安文艺运动中的形象建构是有其特定的意识形态的选择性的,这种选择一方面突出和强调了鲁迅思想的革命性和战斗性,一方面则对作为启蒙主义者的鲁迅思想有所回避和取舍。鲁迅在延安文艺空间及1949之后的形象建构,一直是被选择、被压抑地塑造着,而且他始终被捆绑在政治和革命的旗杆上,这是鲁迅逃脱不掉的宿命。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新歌剧诞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新歌剧以中国传统戏曲为基础,吸收西洋歌剧的某些元素,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了创新发展。新歌剧不仅丰富了延安时期军民的文化生活,更对延安时期革命道德的传播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世界观。这个世界观的经验基础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创造的,而它的理论则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建构的。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大量研读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类、革命类的著作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毛泽东读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类、革命类的著作,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充分地吸取列宁有关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用世界革命的规律来分析中国革命的现实条件,提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论述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谈到了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的构想,勾勒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未来前景,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观。毛泽东读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方法论问题。毛泽东吸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精髓,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提炼井冈山斗争时期总结的一整套的调查研究方法,创造了以实践的认识论为内核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读书笔记记载了毛泽东创造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思想过程,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8.
丁玲的《在医院中》体现出受五四传统影响的作家在延安文艺运动中的错位感和失语状态,表现了从城市进入延安的作家在当时的意识形态语境中多重话语纠结下的叙事分裂,透过《在医院中》的话语矛盾可以看到延安文艺运动的多重性和复杂性。通过解读《在医院中》的多重话语纠结,在方法论上进一步对延安文学进行具体、细致的个案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时空特点、时势特点、环境特点以及地位特点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历史契机,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契机、应对危机中求得发展的契机、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的契机、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机等,从而促进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历史的车轮又向前滚动了半个世纪。沧海桑田,而它光辉永存。《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当时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艺实践的丰富,某些论述需要重新认识,但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它所总结的科学规律、基本精神,仍然具有指导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