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关注艺术品鉴赏与收藏问题,从美学视角出发,结合朱光潜先生的美学理论,通过界定艺术品的鉴赏范畴,把握艺术鉴赏者的审美心理,提倡艺术品收藏须融入生活的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2.
李勇 《社会科学》2007,(1):177-184
就其内在精神言之,通感有一种向“哲”的精神,一种对于宇宙人生深层“真实”透视和关怀的冲动。这种哲学向度使得通感突破了研究者的修辞学和心理学防线而接通哲学的求“真”精神或“哲”性品质。这可以从对中西关于通感的理论史和实践史的梳理中得到证明,还可以从通感的心理学与语言学特征求证。  相似文献   

3.
东方审美至境——“通感”再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是东方审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范畴,从完整的意蕴上说,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美学概念,而且是东方美学意境的主要立足点和理念归宿。“通感”作为审美实践,在古代中华文化中有十分丰厚的经验积累,但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却不多见。一般观念中认为“通感”主要是感官挪移、假借型的修辞方式是不妥当的,“通感”范畴诚然在知觉表层有时会表现为感官功能的错位效应,但那只是追求混融一体的直觉经验的副产品。在东方哲学境界里,对直透本心的全息经验往往视为最佳心象体验,而将明晰的语言符号表述置于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位置上,因为“言不尽意”的困境确实是存在的。为了突破这一遗憾,先哲们创造了“通感”的表现形态,利用语言符号作为踏板来指代超越符号所指的混成审美体悟,如佛学的“九识论”、道家的“得意忘言论”、禅宗高僧们大量独步象外的诗偈与语录,这一切,岂是视听挪移的传统“通感”观念所能包容的!进入“以心观物”全息境界后的“真意”揭示是打成一片的内省经验,堪称东方美学的理论精髓。所以“通感”的中心应是全息化的整体经验,局部的修辞方式只是相当次要的表现。人类对于圆融心象流的解读和传播努力是人生格局的重要提升,这不仅由古代先哲们的不懈追求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4.
徽商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商帮,在程朱理学文化的影响下,体现出经济和文化的双重特性.就经济特性而言,徽商在明清时期扮演小资产阶级的角色,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徽商的艺术赞助行为也为推动江南文化和艺术市场的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并呈现出徽商在艺术家资助、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艺术品经营等方面与艺术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通感研究回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通感性质的研究、通感的描写研究、通感运作机制的诠释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对以往的通感研究进行梳理,以便于理清以往通感研究关注的重点,从而为通感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资料.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通感的研究历程折射了近年语言学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6.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格,是一种多元的美感概括。 通感之于诗,我国古今均有见用。近年尤甚。这是一种新的诗美学的流势。但因为文艺理论界忽视了对这一艺术手法的规律及其美学价值的探讨,以致一些运用通感手法写的诗,常被人斥之为“朦胧”、“晦涩”、“怪奇”,甚至定为“病句”,故有必要予以具体分析。 通感,在生活中 关于通感现象,应该说人们早已注意到了。 北宋词人宋祁有一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历来为人称道。清人李渔却不以为然。他在《窥词管见》中说:“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见之也。‘闹’宁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针对李氏的观点,时人方中通曾予以反驳:“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红耳。诗词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但,什么是诗的“理外之理”?方中通也未讲出个所以然。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运用了大量新颖的通感,为小说增色不少,但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以《围城》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茅国权和简·凯利合译的英译文进行语料库对比研究,将原文和译文中通感按照通觉的不同进行分类和检索,并借助一定的语料库软件检索得出数据,考察《围城》中通感分布规律,并从语篇和通感构词两方面对典型范例进行观察,分析其文体效果及其在译文中的再现情况.研究发现《围城》中语篇类通感34处,在译文中除了1处通觉发生转移,其余均保留了原文的通感;而通感构词类艺术手法在原文中共计出现30处,译文仅保留10处,译文通过意译的方式只传达了语义,但通感的微妙意蕴却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审美理念中,天人同构和合中介着这样一个重要方面——“人的自然化”.人与自然的亲和融合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得以尽现,这样的创作和鉴赏过程是人法自然、师造化、身与物化、神与物游,又于“观”、“品”、“悟” 中大彻自然之天机,回到自然、获得真正自由、至乐和大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朱志荣  许醴 《学术界》2007,(5):300-301
陈育德教授的《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耗费十余年的心血,对艺术通感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以"心统五觉,六根互用"为基点,认为"艺术是向人的全部感觉开放的",突破了将通感界定为五官感觉之间的挪移和沟通的流行看法,并将之区分为"感觉挪移"、"表象叠加"、"意象互通"三种类型,对通感进行了心理结构分析.书中立足于中国传统的通感思想资源和艺术实践,在中西融通、综合比较中建构了中国特色的艺术通感理论.  相似文献   

10.
艺术表象是艺术感知和传达中的基本信息元素,它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等多种形式,艺术表象在通感发生过程中的转移形式被称为通感表象.它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当感官接受外界信息时引起了记忆表象,潜在地发生了想象表象及其转移和联接,在通感过程中表现为通感表象在通感意象作用下的联通和挪移.儿童艺术活动中的表象的生成与转移、抽象过程与成人相比更加清晰,表述更为简洁直白.儿童画是物理表象和情绪表象的混合形式,因而也是记忆表象与想象表象的混合形式,儿童由"表象储存"形式逐渐发展到"表象改编"形式而向"意象"掘进,最后出现"审美意象"而导致通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正> 对于朦胧诗的“新”和“奇”,许多人的看法是相似的,原因就在于朦胧诗人的艺术感受敏细,艺术想象丰富,特别是注意运用如通感、象征、意象迭加等各种表现手法。从而使诗更能含蓄、丰富地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物我合一,天地合一,时空合一,给读者留下了再回味、再创造的机会。诚然,朦胧诗人所提出的理论主张如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但我们通过大量诗作的验证可以看出:“通感”这种朦胧诗中所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诗论中早有阐述。  相似文献   

12.
论布洛克的"艺术品"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明杰 《河北学刊》2006,26(5):199-201
现代艺术实践使得“艺术品”的概念范围越来越大,冲击着种种传统艺术品概念的界定。面对现代艺术,美国著名分析美学家布洛克站在后分析美学的立场上,从艺术品与人的意图,艺术品的非功利性,艺术品与艺术习俗,开放的艺术品概念等四个方面,重新界定“艺术品”的概念,来为现代艺术寻求美学的辩解。  相似文献   

13.
NFT数字艺术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交易十分火爆,但其中铸造者、购买者和NFT交易平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权风险。NFT数字艺术品实现交易流通的底层逻辑在于区块链加智能合约的组合。对于NFT数字艺术品的法律定性,“物权说”“债权说”“加密数字凭证说”等学说各行其道,但“物权说”无法对“物权法定”的基本原则进行解释,“债权说”过度关注智能合约在NFT数字艺术品交易过程发挥的“合同”作用,忽视了持有者获得的是一项财产性权益。而“加密数字凭证说”难以涵摄NFT数字艺术品价值性和可交易性的基本属性。NFT数字艺术品无法满足独创性的要求,故非《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因而应当被认定为网络虚拟财产。由于NFT数字艺术品铸造及交易便利且侵权成本低,加之“避风港”规则的失灵,铸造者在铸造以及后续交易中可能因未获取原艺术品著作权人授权许可而侵犯其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购买者也会因购买侵权NFT后在平台上展示而涉嫌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而交易平台则可能因未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而承担帮助侵权责任。要改善NFT数字艺术品交易领域的著作权侵权乱象,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构建侵权监测和侵权举报系统,做好内容监管;以注意义务限制“避风港”规则的滥用,促进交易合规;完善NFT数字艺术品著作权侵权的救济路径,避免损失扩大。  相似文献   

14.
“李杜杯”争议与当代诗词鉴赏王林书当前,当代诗词及其鉴赏评选等工作,出现一些争论,乃是正常现象。诗词及鉴赏,自古及今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有争议,形成“仁、智”的交流,必将对诗词创作及其鉴赏促进与深化。在被铜臭污染得不成样子的文坛,“李杜杯”...  相似文献   

15.
艺术鉴赏是探讨创作和欣赏、艺术家和读者(观众)的关系的。艺术作品创作出来,其实只能算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只有通过读者(观众)的欣赏才算最后完成,也就是说才能发挥它的社会作用。由于一切艺术品都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产品,而艺术鉴赏者又都是一定社会的成员,这就决定了艺术鉴赏是一种社会现象,借用别林斯基的话来说,是“一桩公共的事情”。美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探讨作为社会现象的创作和欣赏的规律。在这方面,鲁迅没有做过系统的论述,但他在若干基本问题上给我们留下了剀切的指示。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学鉴赏理论中的自得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文学鉴赏史上,对鉴赏者功能和地位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齐梁论家否定鉴赏差异性,宋代提出“自得”说,标志着对鉴赏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肯定。以咏诵、评点、选书、引诗、注释、集句等为形式的鉴赏自得都显示了一个成熟的鉴赏者强烈的审美再创造的精神。在审美关系上,“言外之旨,善读者当自得之”,表明了鉴赏者的自得与审美对象之间相辅相承、互为表现的特殊的审美关系。“自得”说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学中具有民族特征的重要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17.
金银 《北方论丛》2017,(6):34-38
中国新诗的理论建构有两个重要的资源:西方诗学理论和古典诗歌理论.当新诗完成白话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的“革命性”创造之后,着力进行诗歌艺术方面的规范化建设.象征、暗示、戏剧化、通感、蒙太奇等西方诗歌艺术手段被新诗广泛吸收、借鉴;同时也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境、格律、神韵等诗学理论.新诗在吸收西方诗学资源和继承古典诗歌理论进行自身诗学建构的同时,也保持着对极端“西化”和片面“复古”的警惕.  相似文献   

18.
阐述通感隐喻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系统的分析作为通感与隐喻之间的异同,认识到通感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人的认知思维方式。通过以诗歌为语料,深入分析通感隐喻在语言表达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通感”是一种很有用的修辞手法。但是,以往的汉语修辞学著作却没有提到过它。 钱钟书先生在一九六二年第一期的《文学评论》上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哲学诠释学中的教化与共通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群 《河北学刊》2005,25(3):39-45
“教化”与“共通感”是哲学诠释学中的两个基础性的概念。在伽达默尔看来,人是通过教化才成为诠释主体的;同时, 是共通感使得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及诠释理解成为可能。没有教化与共通感,也就没有人类的诠释与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