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我国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女性领导逐渐多了起来,她们活跃在不同领域的不同领导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女性领导情感细腻,工作细心,责任心强,目光敏锐,这是其与男性领导相比的优越之处,但女性领导也有自己的弱点,比如缺乏自信心、主动性或威信不高等。新任女领导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是一个新的课题。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任女领导事业的成功,必须从上任之初开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任女领导上任之初应该抓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充分利用德、才、智、识、胆树立自己的威信。一、重视第一次亮相新任女领导对任职单位或…  相似文献   

2.
履新宜"慎"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任领导干部初到一地如何开局,对于今后工作的开展、个人威信的树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慎之又慎。慎于行,不随便“烧火”。“新官上任三把火”,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新领导如果抓住老大难,选准切入点,烧好头三把火,确实能起到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但头三把火必须慎烧。一是要弄清情况,不烧“急火”。老大难问题大都情况复杂,一定要找准症结、弄清根源。不要仅凭表面现象或一面之词就拍板。“急火”容易做出“夹生饭”,“急火”相攻之下,可能从表面看问题是解决了、情况是好转了,但留下的隐患可能更大了。…  相似文献   

3.
领导者要掌握一些领导的艺术,懂得如何屈尊放架,勇于“弯腰”,对于塑造领导形象和领导威信,赢得事业成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魁  沈洁琼 《领导科学》2005,(12):21-22
领导者的“威”与“信”不仅来自于被赋予的权力本身,更来自于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和不凡的人格魅力。其中善于屈尊、勇于“弯腰”的艺术,对于塑造领导形象、树立领导威信、赢得事业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放下架子。领导者要善于放下架子,在对待下属的各种要求上要懂得让度。让度不同于简单的退步,科学让度的目的是为了维系上下级的正常关系。让度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折中让度,即部分满足下属的要求,既给下属面子,又给下属下的台阶;二是缓解让度,梯度满足下属的要求,即通过多次的让度逐步满足下属的要求;三是推迟让度,即不马上承诺让度,待…  相似文献   

5.
言——主要指说话。听领导说话是群众了解领导意图的第一渠道。“说”对于树立领导威信至关重要:一要言之有理。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以理服人的思想观念,不能因为自己的职务高而强词夺理,把一些主观的错误的观点强加于人;二要言之有据。在说话发言之前,领导干部就应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切实找准存在的问题,把握好事物内在关系,尽量使发言做到言简意赅,一语见底,不能托沓冗长,让人听后“一脸雾水”,不知所云;三要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6.
周长德 《决策与信息》2013,(11):124-124
本文是笔者对威信的一最滴”理解,主要叙述如何树立威信以及结合事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制度和思想方面党员干警都自觉转换角色,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觉性。要敢于自我加压,明确责任,以身作则,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在干警中树立威信,并产生无形的“向党员看齐”的号召力。  相似文献   

8.
适应"强将"     
这里所说的“强将”,是指那些能谋善断、才能出众、具有一言九鼎的权威和极高威信的一把手。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无论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单位或部门,都希望有一位“强将”掌“印”。因为有了“强将”的领导,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工作就会红红火火,精神面貌也会焕然一新,团队中所有成员也会被别人刮目相看。但就与“强将”搭班的副职领导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努力适应“强将”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方式“。强将”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方式各不相同。比如,从性格上分,有的“强将”直爽豪放,有的则稳重冷静;有的举重若轻…  相似文献   

9.
追踪古今中外政治家的从政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仅靠权力树立起来的威严不是长久的,只有靠人格魅力树立起来的威信才是永恒的。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加强人格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对于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讲话是领导的必修课,它既是反映领导综合素质的“明镜”,又是群众评价领导水平的“量尺”。领导讲话切忌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或人云亦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讲话和写文章的道理很相似,一样要注重反响、效果,一样要讲究遣词造句,一样要有“起”、“承”、“转”、“合”。“起”:设点悬念,吊起听众的“胃口”这里所说的“胃口”,即一种欲罢不能的兴趣,也是领导讲话的最佳切入点。一般来说,领导讲话或做思想工作大都是比较严肃的主题,政治色彩较浓,原则性、目的性较强,由于题材、体裁的限制,生动性、艺术性则稍弱。因此,领导…  相似文献   

11.
翟幸福 《领导科学》2004,(23):34-35
驾驭好全局,发挥好总揽作用,是县委书记必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艺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展的艰巨性、矛盾的突发性、利益的直接性和人们心态的复杂性,使基层工作就好像是在风口浪尖上行驶的一艘船。县委书记能否当好“船长”,驾轻就熟地掌好“舵”,事关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事关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我认为驾驭好全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处理好“行”与“向”的关系,做到思想辨向、实践定向县级政权是我国政权组织中一个非常重要和独特的链条。县委书记作为一个县的主要负责人,既有…  相似文献   

12.
领导威信是领导者一言一行引起群众共鸣的综合反映。一个领导者,要有效地实现领导目标,不但要有权力,而且更需具有威信。如何提高领导威信呢?  相似文献   

13.
领导者对犯有错误的部属进行批评进而鞭策部属改正错误、争取进步,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树立领导威信、强化领导效能的一种内在因素。要做到批评使人进步,就要求领导……  相似文献   

14.
威信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一个人的尊重和信任,它与形象、品德、能力、心态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首先阐述领导威信的来源以及权威性、激励性、延续性,自发性、正比性五个方面的基本特性;其次,从品德修养、情感修养、能力素质、行为修养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领导者威信的主体因素,同时,从群体成员与领导者的互相作用方面,分析了影响领导者威信的客体因素;最后,从注重提高修养、注重增强能力、注重诚实守信、注重情感沟通、注重勤政务实,注重克已奉公六个方面论述了领导者如何树立和提升自己的威信。  相似文献   

15.
<正>一把手在一个地方和单位中处于核心地位,权力大、责任大、影响大。一把手的威信是领导能力的外化,是增强领导效能、实现领导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基础条件。而一把手"有权无威"的现象不仅影响领导效能,更重要的是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那么,一把手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呢?笔者认为,一把手要念好正、德、行、绩、才、廉"六字诀"。一要以"正"壮威。"其身正,不令而行"。所谓"正",就是用权要  相似文献   

16.
树立良好形象一个干部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领导工作的效果及其在群众中的威信。组织部长作为“管官的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必须注意加强人格修养,努力形成高尚的人格魅力,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具体地说,在实际工作中,组织部长要躬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按章办事、作风端正、廉洁从政的模范。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上,中国各级组织一直都特别重视领导者的作用。因此一个不合格的领导者,对于组织的影响是直接深远的。领导者如果缺少威信,那将是件很糟糕的事情。领导者要树立威信,是因为领导者不同于众人。  相似文献   

18.
曾记得一篇文章中说过: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这段话给我的触动很深。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优秀班主任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在学生心目中已树立了良好的威信。这种无形资本是他成功的前提。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权威,权威一旦树立,可以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然而,如何来树立威信,则是一个具体的问题。一、走出对班主任威信认识的误区1、长相严肃的班主任易树立威信许多人都存在这么一种看法:长相看起来“凶…  相似文献   

19.
一、行政领导者威信的内涵界定“威信”,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威”有威望、威严、威力等意思,而“信”即有信任、信服、诚信之意。行政领导者的威信,实质上就是行政领导者在其部属和群众中的影响力。影响力大,威信就高;反之,影响力越小,威信就越低。行政管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权力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领导形象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在下属和公众心目中留下的综合印象以及得到的总体评价,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内在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其有效实施领导行为的“无形资产”。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形象,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如何塑造领导形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领导者应该强化形象意识,高度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