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查:咱们这个回顾,还是先从个人讲起吧。你是中山大学中文系七七级的学生,直接从插队的地方考上来的,对吧?陈:对。我插队八年多,在广东潮安,是回乡知青。就是说,不是去东北或海南岛,而是回老家插队务农,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是从那个粤东小山村里考出来的。今年是恢复高考多 相似文献
4.
查:咱们这个回顾,还是先从个人讲起吧.你是中山大学中文系七七级的学生,直接从插队的地方考上来的,对吧?
陈:对.我插队八年多,在广东潮安,是回乡知青.就是说,不是去东北或海南岛,而是回老家插队务农,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是从那个粤东小山村里考出来的.今年是恢复高考多少多少周年,中央电视台做节目,让我去谈,目的是追问高考作文的事. 相似文献
5.
第一部分:介绍演讲者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首先欢迎大家与我们同聚一堂共话"北大发展".今天晚上,我们请来了两位重量级的嘉宾,这两位嘉宾都是我们北大的院系掌门人,也是同学们眼中的风云人物.那么,就让我们一同看看作为科学与人文的代表,他们眼中的"大学之道"究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6.
第一部分:介绍演讲者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首先欢迎大家与我们同聚一堂共话“北大发展”今天晚上,我们请来了两位重量级的嘉宾,这两位嘉宾都是我们北大的院系掌门人.也是同学们眼中的风云人物。那么.就让我们一同看看作为科学与人文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首先想请你谈谈 ,你是如何走上治学之路的 ,哪些人与事对你影响最大。●作为“文革”结束后公开招收的第一届大学生 ,我的“治学之路”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进程。没有改革开放 ,也就没有我们七七级 ;以我的愚笨 ,如果连大学都上不了 ,整天拿锄头修理地球 ,不可能知道学问为何物。在这个意义上 ,对我的治学影响最大的 ,毫无疑问是高考制度的恢复。另一件深刻影响我的人生道路和学术取向的 ,是上世纪 80、90年代之交的政治风波。自知无力高瞻远瞩 ,唯一的好处是借助与历史的对话 ,不断校正自家的立场与思路。你问谁对我的治… 相似文献
8.
一1954年出生的陈平原.也属于被“文革”耽搁了的一代.他初中毕业后当了整整8年“下乡知青”.他自己说:“我生也晚.赶不上那书肆林立的年代.当我开始读书的时候.许多人家正忙着卖书、烧书.当我开始买书的时候.书店里又只有《朝霞》、《法家著作选读》之类.再加上各式 相似文献
9.
陈平原的中国文学研究图像史料实践起步较早,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对于如何在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中使用图像史料具有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关于如何运用图文互文方法从事文学研究的图像理论。陈平原的文学研究著作注重图像与文字之间的配置,强调二者的对话与互证、互动,将图像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陈平原在选择图像史料时注重图像来源的广泛性、真实性、历史性,以便贴近历史现场,复原文学历史景象。 相似文献
10.
当笔者怀着一种探寻大学精神的心态读完陈平原教授馈赠的新著《大学何为》一书后,曾与作者就此书所表达的某些观点交换过一些意见,颇获憬悟。如今四年多的时间尽管过去了,但围绕“大学”这个万众瞩目的热点话题,社会各界特别是平民百姓家依然在给予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且又越来越不解的高度关注。有鉴于此,并考虑到大学这个神圣殿堂, 相似文献
11.
林峥(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以下简称林):陈老师好,很荣幸能在110周年系庆之际,与陈老师作一个代际之间的对话.陈老师是上世纪80年代来到北大读书、任教的,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一方面作为"风景"的老先生们还在,另一方面你们又开启了一个生气淋漓的80年代,所以我今天就想从这里谈起.首先我想问陈老... 相似文献
12.
如所周知,重写文学史的事情,从海外到海内嚷嚷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很多年了。意味深长的是,加入嚷嚷队伍的人中却并未见到重写得像样点的文学史之一或之二,而从未见参加嚷嚷的陈平原,却早已埋头理出了让人叹服的文学史重构若干。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陈平原并不像那些嚷嚷者大多是出于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厚积薄发,并从未游离于二十多年前他自己即已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个大概念。 相似文献
13.
一如前面的两个学案研究中所反复强调指出的那样,在我们的生存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形下,我们的生活重构其实十分困难,整个社会转型从晚清民国以来始终仅仅是在过程中。而且这个过程一直在反复甚至倒退,然后从头开始。或者说具体了,我们的诸多问题包括学术问题、文学问题、教育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其实依旧,我们始终走不出的是我们自身的生存悖论和循环往复的轮回怪圈。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陈平原步入大学教育研究领域,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这期间作者孜孜不倦,钩稽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的历史经验,关注当下中国大学的改革进程,追问和探求理想的大学之道,为读者奉献了一部部包含着真知灼见的论著。去年以来作者重加修订,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大学五书系列,包括《抗战烽火中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也许我应该首先引用许纪霖的一个说法:"90年代以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朋友纷纷转向,兼治思想史或学术史。如果说,转向思想史最成功的要数汪晖的话,那么,兼治学术 相似文献
16.
17.
1983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高等教育学科正式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这标志高等教育研究进入学科建设阶段。此后,图书馆里G类高等教育专栏著作逐年增多,与众多关注教育史、教育思想史、制度变迁研究、财务运作等著作不同,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