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态分布在岗位测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要进行岗位测评 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岗位是因人设岗,因而岗位越来越多,岗位重复,但是效率并没因此提升,相反效率越来越低,岗位之间互相扯皮、谁也不负责任,冗员也越来越多.企业也因此不堪负重.  相似文献   

2.
岗位,是企业组织的基础单元.它是在一定劳动条件下,有一定劳动场所或一定劳动领域,按照一定技术要求或操作规范,相对独立的劳动内容的职务划分. 岗位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工程,是企业现场管理的核心.不断提高岗位的劳动效率和有效劳动时间,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岗位划分不宜过细 探讨岗位管理的目的,是化解过去由于分工过细、分割管理而产生的组织病毒,缓解过细分工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以及减少相互防范攻击的内耗与摩擦,进一步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发挥分工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整体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眼下,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离职退居二线或从热门岗位交流换岗的同志感叹"世态炎凉"、"人走茶凉",认为人与人之间不过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没有感情和真诚可言.  相似文献   

4.
军官岗位轮换是军队中培养高素质军官的重要环节.岗位轮换,主要是根据军官的军衔、军龄、历任职务、考核情况、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等情况,安排他们分别到部队、机关、院校和各军兵种等不同岗位任职.当前,实行军官岗位轮换有其客观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唐道珍  左应鸿 《科学咨询》2003,(7):24-25,28
一、岗位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岗位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岗位条件择优选拔聘用和管理并实行岗位相应的薪金.身分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产物,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和科研院所实际,也不符合社会主市场经济平等竞争原则.岗位管理真正体现了能者多劳、多劳酬的社会主义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行岗位管理是现代企业理的重要内容,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研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位管理取代身分管理是科研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实际做定岗定员设计与测评的过程中,当一个岗位工作内容不满时,不能单独设立一个岗位,应考虑并岗或增加工作内容,此时就涉及岗位工作难度性问题及各岗位工作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当然由于各企业工艺流程的差异及岗位人员选聘条件的差异,其岗位工作的难度、各岗位工作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是不同的。以某制焦企业为例,如将一个岗位的“可视(可测量)有效工作时间”定为6.5小时的话,每1小时占该岗位时间性系数约为0.15。如果该岗位经实际测评工作内容只有3小时,就要并岗或增加其他工作内容。首先,要考虑各岗位的工作难度,用难度系数来区分。…  相似文献   

7.
岗位评价是食业对所设岗位的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等相对价值进行评价,是对岗位相对价值的判断,进而纳入工资等级.岗位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的意义在于它是企业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是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制度的重要步骤.我们可以说,成功的做好了岗位评价工作,企业的工资制度的设计也就成功了一半了.  相似文献   

8.
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由于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在实施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各方面的问题,如各岗位类别之间比例、定编、定岗、定责欠合理、因岗位数的限制而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岗位后继无人等。本文提出了对编制数进行动态管理,结合实际,立足长远合理确定岗位类别之间的比例,岗位聘任与职称晋升考核相结合等措施,以促进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正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必须与强化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密切联系起来,一个机关的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改变机关工作方式,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科室与科室之间的相互协助、岗位与岗位间的相互配合、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在整个机关形成团结协作、气顺人和、运转有序、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对于企业来说,机关既是决策者,又是指导者和执行者,是企业的脊梁和核心,是企业发展的中坚,那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岗位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岗位评价是企业进行薪酬设计的基础。因素计点法是岗位评价中最常用的方法,难点在于指标权重的客观确定。而且在用因素计点法进行岗位评价时,有些评价要素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确定要素权重。首先,建立岗位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测量变量来确定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为了使岗位评价结果同时具有外部公平,本文结合标杆管理的思想,利用标杆管理获取行业数据。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各个变量的路径系数,进而得到岗位评价各要素的权重。这种方法避免了在确定要素权重时直接对评价要素进行人为的打分,降低了评价的主观性,从而使岗位评价的结果更加准确、合理和可信,并使岗位评价能够实现内外部公平。  相似文献   

11.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必须与强化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密切联系起来,一个机关的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改变机关工作方式,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强科室与科室之间的相互协助、岗位与岗位间的相互配合、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在整个机关形成团结协作、气顺人和、运转有序、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对于企业来说,机关既是决策者,又是指导者和执行者,是企业的脊梁和核心,是企业发展的中坚,那么如何提升这个层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会计实践教学,让学生切身感受手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之间在岗位设置、业务流程、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深刻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先进性和现代化,本文基于会计岗位与会计工作过程,对会计手工处理与计算机处理,在系统初始化时,它们之间的转换应注意的细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政工队伍,就要引进和选拔与政工相关专业或热爱政工工作的人才到政工岗位工作,加强政工人才与其他人才的岗位交流。积极作好组织与人事之间、纪检与审计之间、工会与行政之间、不同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把政工岗位的“一潭死水”激活;要从岗位的实际要求出发,打破身份、学历、专业职称等界限,让那些有潜质、基础较好、热爱政工工作的年轻人有机会到政工岗位上磨练成长,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政工队伍,就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工作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工队伍管理机制,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事、按制度管人。对政工队伍中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本着主动抓、抓主动的思路,在抓早、抓小、抓实上下功夫,实施提前介入,做到“三个延伸”:事中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延伸、岗内监督向岗外监督延伸、内部监督向外部监督延伸。  相似文献   

14.
实施岗位设置聘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与岗位聘任制度,是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医院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要求.建立以岗位设置、聘任为核心的用人制度,有利于理顺关系,优化各类人员结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用人效益.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虽是最小的"主任",却承担着最艰巨的任务.民族复兴,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身处这最平凡岗位的我们."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晋升是组织管理和员工激励的有效途径,更是用人、留人的好方法.笔者认为,激发和保持企业活力,创新企业内部晋升机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创建多通道晋升制度 传统晋升制度中,企业往往将职位升迁作为激励员工的最主要手段,管理岗位与技术岗位混为一谈,技术岗位员工表现好往往就自然晋升到完全陌生的管理岗位,以致产生"彼得现象"——每一个职位最终会被不胜任的员工占据,而且一般情况下员工的职位只升不降.最终,企业大部分任务是由不完全胜任职位的员工所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交叉代职,是为了改善干部知识结构、拓展干部视野、更新干部思想观念、提升干部能力素质,而在一定时间内组织机关与部队、院校与部队、军兵种之间或者部队与部队之间进行的跨系统、跨行业、跨专业、跨岗位的干部职务代理锻炼.笔者有幸于2007年经过空军指挥学院为期一个月的交叉培训后,到沈空某部代职.代职期间,我边工作边思考,对交叉代职干部如何做好代职工作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罗绮 《科学咨询》2006,(24):18-19
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做到学校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与职业岗位之间"零距离"的培养目标.重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分析了教学一体化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人岗匹配是指人和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按照"岗得其人、人适其岗"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个体素质将不同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从而做到"人尽其才、才得其用"。然而,人岗匹配是岗位胜任力需求与人员素质供给的一个双向、动态的过程,企业如何在这一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搜寻到合适的人才是人岗匹配的难点。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网络招聘作为解决这一难点的主要手段。然而,在网络招聘过程中,求职咨询、求职者简历、应  相似文献   

20.
因素计点法岗位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岗位评价是薪酬制度设计的基础工作,因素计点法是岗位评价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但在企业实践中,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可靠性经常受到使用者的忽视.本文讨论了该方法在设计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环节:评价要素选取、要素权重的确定和要素分级定义.提出运用系统分析和调查统计方法进行评价要素选择,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要素权重.并提出试评价和领导等级概念排序等专家经验方法来修正定性分析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使用的数据均在企业的测评研究中得到验证,充分证实了岗位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