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冯德英的“三花”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在“十七年文学”中具有典型意义。借助人类学的理论视野分析“三花”中的农民形象,探索“十七年文学”在“新时期”文学批评语境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原因,可由此反思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历史意识,并为研究“十七年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1976年以来的文学被认为是对前一时期文学的拨乱反正。从这一转折点开始,中国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学被统称为“新时期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在对自身走向康庄大道的歌颂中,将“十七年文学”,即1949年至1966年期间的文学,放置于自身的对立面。这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文化交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交流的时代,文化交流亦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它促使中国从过去单一的历史时间的思维隧道中走了出来,进入了一个广阔的与世界交流和接轨的新纪元。正是在这种情景中,如何对待和进行文化交流,成为人们经常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其实,文化交流就是一种“通”,按照中国古人所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变通”过程,所谓“一合一辟为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也。而在中国文化中,这种“通”又无不与“同”相…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帝国主义》是萨义德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后殖民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主要内容是对19至20世纪英法文学经典的解读。在这部著作中他主要以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这一普遍性的文化形式为切入点来研究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关系。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萨义德提出了一种“对位阅读法”,这个方法贯穿全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批评观念、阅读视角和批评方法。本文将对“对位阅读”这一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身体写作”在中国当代文坛掀起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高潮。本文将从“身体写作”的定义入手,通过分析“身体写作”与女性解放、与道德观、与消费性文学的关系,来认识“身体写作”。“身体写作”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信仰缺失、精神世界空虚的必然产物,也是部分作家的一种写作策略。“身体写作”的出现带给我们对文化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爆发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界,21世纪的中国无疑是城市化的中国。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雪宜 《老人天地》2010,(6):57-57
一句“祖国好”道出了多少炎黄子孙的心声,一句“祖国好”道尽了多少华夏儿女的祝愿,朴实而亲切。为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繁荣当代文艺创作.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北京市写作学会和世纪百家国际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第二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  相似文献   

7.
王梦悦 《老人世界》2014,(12):16-17
2014年8月2日,柏林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上,中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一时间,媒体的目光聚焦这位经年沉醉于中外文学世界里的93岁翻译家。他笑着作答:“这是中国文化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性爱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形式。性爱文明的构建取决于一个成熟、健全的文化语境与发展机制。20世纪初期和末期中国社会出现两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而由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引发的性爱价值观的“革命”又毫无例外地被转述到纵情“声色”的文学创作中。中国当代小说的性爱叙事中有一个性描写逐步趋于大胆、性观念趋向多元化和性的本体地位逐渐确立起来的过程,产生这些变化的重要基础在于对“人”的表现在文学中逐步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人的主体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和突出;而通过对性爱叙事演变过程的研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国人对待现代性问题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态度。  相似文献   

9.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变化最快、最深刻的时段。该文聚焦于“后一代”青年特性融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背景,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近20年来,青年在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创造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主导价值观被青年所认同与接受的同时,也将更多吸纳青年价值观中具有活性的成分.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因为得到青年文化的反哺而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10.
“黑色幽默”所谓“黑色幽默”,原是20世纪60 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得名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成的一本美国作家小说片断集《黑色幽默》和美国作家尼克贝对该小说集的评论文章《致命一蜇的幽默》。“黑色”是指客观现实的可怕和荒诞,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觉理论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其源起于19世纪到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浮与觉醒期间,至21世纪初形成完善理论,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和世界文明共建的一般规律,将对当前文化强国建设以及世界文化新格局构建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30十年代挣脱纳粹魔掌、避难中国的欧洲犹太难民,因近年来的“中国故乡寻根热”而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60多年前,当欧洲再次掀起新的反犹狂潮、德国纳粹狂魔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 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对急需救助的欧洲犹太难民关闭了希望之门。而“上海成了全球唯一向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城市”, 中国,尤其是以上海为代表的远东大都市, 曾经成为犹太民族避难史上的一段传奇、一方拯救乐土、一艘“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13.
李霞 《老年世界》2011,(1):44-44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80年代又有“寻根”热,90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直至今日。这种现象反映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民俗学、伦理学、考据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今天,随着国势的上升,我们自然要大力弘扬国学,向世界推介国学。成为文化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变化最快、最深刻的时段。该文聚焦于“后一代”青年特性融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背景,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近20年来,青年在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创造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主导价值观被青年所认同与接受的同时,也将更多吸纳青年价值观中具有活性的成分.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因为得到青年文化的反哺而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15.
由于有过一段特殊的意识形态关系和政治同盟关系,中国和俄苏的文化联络从20世纪中叶起曾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同属社会主义大家庭这两个近邻曾共度长达十多年的“文化蜜月”,一个被视为新加入的“小兄弟”,一个则被尊崇为“老大哥”。在“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的理想蓝图的鼓舞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今彼得堡)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20世纪末21世纪初,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以文化信息和智慧创意为主要资源的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活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文化和经济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英美文学教学是高校实现文化优势互补,教学相长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获取英美文学知识,提升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关键所在,在世界文化不断交流的环境下,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从英美文学教学实践入手,就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做一个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被日本侵略的非常时期,周扬、周立波等人认为可以按照“共产国际”文件的精神在中国提倡“国防文学”。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令世人惊叹的同时,也将中国带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是持续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激励型、粗放式的开放模式,还是寻求一种能提高开放效益的新开放观?答案不言自明,必须运用新的开放理念,即“新开放观”,才能更理性更切实有效地制订和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和新的发展政策,实现对外开放的战略转型。“新开放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传统开放模式进行深入反思的理论创新,它不仅适用于经济层面,对其他方面,如我国当前文化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在国…  相似文献   

20.
慈善意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勤禹 《社会学》2006,(1):10-16
慈善意识是一种“捐款捐物给需要的人”的自觉的心理反映,而这种反映是出自“对人类的普遍的爱”。作为民间大众意识的一个层面,慈善意识存在和发展是与经典文化密不可分的,它的生成和延续有赖于经典文化的支撑。下面首先就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四种经典文化中的慈善观念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