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觉资本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表面上看,这是两个互不相干的运动。别一种后现代主义指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主要发生在学界;别一种资本主义指的是自觉的资本主义,它是一种新的管理经营模...  相似文献   

2.
精神超越:走向后现代之路——读《后现代精神》李东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大卫·格里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任何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  相似文献   

3.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形态之一。“建设性”与“解构性”相对 ,意在强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正在为现代世界提出一种积极的选择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解构性的后现代的诸多特征相冲突。关键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拒绝应当伴随着重构的主张。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把世界理解为一个整体 ,特别是把其自身理解为一个过程。怀特海哲学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构想提供了最系统明确的说明。包括科学和哲学的基础、后现代科学等等。在此基础上 ,作者也同时承认其他观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别一种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评价,某些学者曾做出过“后现代主义已成强弩之末”的断言。实际上并非如此,一种与福柯和德里达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所不同的后现代主义,即格里芬等人所倡导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后现代主义的内在生成力和生命力。现代性及其西方世界所产生的一系列有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问题的出现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致力于解决的根本课题。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哲学的二元论和还原论,并依据生物学的最新成果,对机械论的还原论进行了质疑,它还同时反对现代世界观的人类中心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推崇一种整体论的思维方法,由此而促使人们重新考虑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重新考虑思维与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对于现代人摆脱所面临的文化历史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王晓升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种以全面检讨西方文明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悄然而生,并在欧美思想界引起一场“后现代主义论战”,它所表现出的那种彻底反传统、反理智,甚至反文化的精神品质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一、后现...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作为现代性的激进批判和否定 ,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切入中国学术界 ,被一些知识分子所捕捉并引入中国的文化争论之中。后现代主义似乎天生与中国文化有着某种缘分 ,很多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同样 ,它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一进入中国的文化争论之中 ,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思潮自身的极端性、异质性和中国文化定位的复杂性使中国学者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分别持极其不统一的价值态度 ,其中既有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推行者 ,更有尖锐批判和反对者 ,也有温和的客观研究者。总体说来 ,前期研究中 ,对后现代主义的激进批判占据了中国学界的主导地位。而在今天 ,置身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 ,人们开始对后现代主义持更为全面的、具体分析的态度。有的学者提出要对后现代工艺论、后现代思维论和后现代价值论采取“一分为三”的态度 ;有的学者断言 ,后现代主义是上一世纪末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化思潮 ,对它可以进行各种批判 ,但绝对不应当漠视 ;有的学者断言 ,作为一场文化运动 ,后现代主义潮起潮落 ,会有竟时 ,但作为一种理论 ,它将是一个永远不可替代的透视角度 ;还有的学者在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后现代主义所代表的哲学范式的转变对于转型期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后现代"的概念,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批判中,曾准确地预见到此后工业社会的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后现代思想,充满着后现代的意蕴。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有着相通之处,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谋而合。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种后现代主义,不存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和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后现代主义无法忽略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时也必须充分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后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视域中的"自我"(self)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后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构成。在解构现代自我,罢黜现在自我的中心地位和实体地位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发挥了摧枯拉朽的作用。然而在现代自我退场后,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自我观来代替现代自我观?时代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自我观?这方面解构性后现代主义鲜有建树,留下的仅仅是个"破碎的自我"。时代呼唤一种新的建设性的自我观。建设性后现代的"有机自我"或曰"过程自我"就是对这样一种新自我观的探索,所反映的是后现代主义在自我研究问题上的最新进展。与现代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实体自我不同,"有机自我"是一种开放的生成中的过程自我、一种关系自我和创造性的自我。这是一种有根的自我、一种为了共同福祉的自我。它与中国人对"自我"的理解存在着深度契合,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国家哲学是自觉超越现代性所带来问题的哲学思想体系,反映了世界现代化发展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在时间上先于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是真正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进理论和思维范式,它必然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有某些相通之处,不仅有利于消除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对世界现代化也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只要一提到“后现代主义”,我们便会遇到一系列无法绕开的问题:中国究竟有无后现代?如果有的话,它是以何种面目存在的?它如何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践?面对后现代,我们在文化策略上是应该认同,还是抗拒?这种种疑问,恰恰显示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复杂性。如果按...  相似文献   

11.
华丽 《学习与探索》2008,1(1):70-72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的思想语境中,一切源于西方的文化思潮都必然和马克思主义相遇,后现代主义就是其中之一.后现代思想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言说,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形成过程中"不可超越的视界".同时,马克思主义准确地预见到了"后现代"的某些特征,具有了某种后现代意蕴.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相遇,源于二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弊病的批判.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后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知识观其非确定性的理论来源,在古代、近代、现代等传统知识观中都有迹可循,特别是继承和张扬了现代知识观中一些主观性和相对主义等非确定性的思想.它并非完全摒弃了以往的知识观,对近代知识观有一定程度上的继承,不仅在发展中出现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中较多的吸收了现代主义中的因素,在早期以否定性面目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也有继承性一面.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的共同倾向是对力图构建一种有着确定性和统一性的理论和知识大厦的基础主义进行批判.后现代知识观和传统知识观之问是一种否定性的继承关系,在否定的基础上进行某些继承,继承的结果是远离了现代性,表现为一种断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以哈尔滨冬季部分空气污染为例,引出现代化的问题所在,并寻求现代性局限的根源,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建设性后现代的相关理念,从而证实了根除环境问题,另一种途径是可能的。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现代性的负面影响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提出"五位一体",这与建设性后现代的理念不谋而合,建设性后现代的思维模式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蓄积能量,中国的发展呼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中国必将跨越现代化的"卡夫丁峡谷"而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严格地讲 ,后现代主义根本不能算作一种理论 ,它只是对其他各种文化理论提出的一个特殊问题 :当代西方社会在文化或政治经济方面是否已经经历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转变 ,从而标志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讲 ,后现代主义是对整个当代文化理论的重新质疑。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唐都学刊》2013,(6):122-125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国际社会日益受到重视,在中国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外学者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从“生态危机、生态文明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建设性与过程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不同学科的契合”三个方面展开了细致的讨论,不仅深化了中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也推进了中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6.
在资本主义的西方,资本主义俨然被看作是自由的捍卫者,而且,无论政治理论家们在其它方面是如何不同,在这一点上却是一个腔调:自由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呼唤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我却想对这种众口一律的观点加以怀疑,想讨论一下,只是教科书模式的资本主义才能提倡经济自由,它在现实中并不是这样做的。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所提供的经济自由,是以政治压迫为巨大代价的。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自由”这一中心概念也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实际问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其本质的必然性,即就是说有其历史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态既保持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又增加了国家垄断资本的新职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现代条件下资本关系的重大调整,是资本形式的再次转化,但绝无任何意义上的性质的改变,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思早已指出的那样:“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是扮演了名副其实的总资本家的角色、成为整个资产者阶级共同事务的“大老板”。  相似文献   

18.
大卫·格里芬是美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领军人物。格里芬认为,怀特海哲学是通向生态思维的,怀特海哲学就是一种建设性后现代生态哲学。格里芬本人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贯穿其学术生涯,他本人在对生态问题的具体认识上有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格里芬旁征博引包括相关科学家、哲学家、生态运动领袖等人的观点,对生态危机的真实情况、严重性、紧迫性做了全面深入的论述,有力地论证了生态危机是当前人类最大、最紧迫的危机,而不仅仅是众危机之一,并呼吁各界人士能了解生态危机、关注生态危机,在一切为时已晚前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在城市问题上仍存在着不少理论混乱,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人依然囿于现代性的立场看待城市问题,现代主义喜欢把城市看作一个物质性的存在。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则把城市看作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现代主义更多关注的是城市带来的GDP,从而忘记了城市为市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则主张以人为本,用一种饱含人性的目光看待城市及其发展。应从建设性后现代的视角看待生产性城市的概念、对城市的传统、城市的税收政策、城市的人口、城乡价值观以及城市腐败等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所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用创新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人类精神运动,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哲学运动存在激进的、批判的和建设性的三个维度,它们共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消解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对立的倾向,在思维方式上引发了一场“后/反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理论特征;最后着重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滥觞和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转向两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强调在发展中的中国进行深度文化启蒙,建构现代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