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个理念”:倒萨与半岛战略的共同基础 布什政府在朝鲜核问题上的主要考虑并非仅仅局限于核问题本身,而更多地在于地区国际关系和世界战略格局的安排上。朝鲜核问题只是给美国在东北亚地区采取战略行动提供了一个借口,即使没有这个问题,美国也会找到其他借口。  相似文献   

2.
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干涉科索沃所引起的安全问题,无疑超越了欧洲的地缘范畴,它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关各方若非准确恰当地认识科索沃问题对亚太地区的深远影响,若非洞悉此中变化的关键,则势必在未来若干年内付出战略利益层次的代价,从而在亚太战略格局调整中失去先机。综合来看,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在科索沃得手将对亚太地区产生即刻的效应。受科索沃影响,亚太地区下一步的变化也许将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互.科索沃独立后将仿马其顿与台湾建文科索沃与马其顿在地理上接壤,面积比马其顿略小,两者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经历了世界军事格局从美苏两极对峙到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化为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由于国际战略格局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我国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快速发展与和平崛起极大的促进了世界军事的多极化进程,不断推动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与重组。  相似文献   

4.
1994年是后冷战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其主要标志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几乎覆盖西欧和北美两大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联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同时正式生效。而在当今世界舞台上,预示着后冷战时期世界格局走向的又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在世界格局中地位的迅速上升及美国亚洲新战略的加速推进。目前,一个经多年酝酿已准备就绪的美国亚洲新政策或新战略已正式出台,这就是加快建设新太平洋共同体,实现“NAFTA太平洋协定化”战略。本文旨在就克林顿亚太政策的这一重要动向及其战略构想作些分析与探讨,为中国制定自己的亚洲战略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佳蔚 《决策探索》2011,(13):74-77
美国驻华大使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美国越来越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国。6月,初夏时节,一位带有浓重“中国色彩”的美国人将开始扮演属于他的角色: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这位有着中国面容的现任美国商务部部长,并没有像当年的司徒雷登大使那样宣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  相似文献   

6.
编辑手记     
正当编辑本期杂志的时候 ,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 ,引起各方轩然大波。人们关注的不仅是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 ,愤怒的也不仅是美国的强霸横蛮 ,引起人们忧虑和警惕的是蕴含其中的象征意义 :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一种质的变化。作为一个大国 ,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深刻地影响整个世界资源和格局要素的重新配置 ,因而国际社会也将分外谨慎地看待这个巨人的觉醒 ,他们也在试图把握甚至塑造这个东方国家的未来。冷战结束以来 ,国际战略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于世界的影响力空前增大 ,其外交政策和对国际秩序的构想也开始不断地调…  相似文献   

7.
人们误判冷战结束后北约的命运与他们没能全面把握北约的性质有直接关系.冷战工具论、共同威胁论和美国霸权论都主要立足于传统安全视角,部分地解释了北约的性质.二十多年来,北约通过战略更新、联盟东扩和组织转型等重大举措,得以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履行并扩展自己的使命.不过,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军事联盟组织,北约始终受到成员国利益冲突和政策分歧特别是防务分担的制约.近年来,经济危机的持续更严重制约了联盟的职能发挥,影响北约在欧洲安全格局乃至全球国际格局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使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分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35年前,理查德·尼克松成功完成了对中国的“破冰”之旅.实现了中美关系和世界战略格局的根本性转变。随后。华盛顿借中国之力遏制苏联,施压越南,缓解美国在东亚实行地区性控制的压力,最终摆脱了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困局。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曾一度陶醉于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短视而自顾眼前,忽视了外部世界的危险性。“9·11”事件唤醒了美国人,促使美国人开始反思美国在世界中的角色与作为。时至今日,美国终于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布什政府“主动进攻”的新军事战略已经浮出水面。美国总统布什将于今秋向国会提交他上台以来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报告最引人瞩目的内容就是正式宣布向恐怖分子和拥有化学、生物以及核武器的“敌对国家”发动“主动进攻”的新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10.
选择对手     
王瑞红 《领导文萃》2009,(4):125-125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常常会在竞争中遇到对手。没有对手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但不会选择对手的人生是不幸的人生。美国有一位名叫阿扎洛夫的作家,由于他的努力和勤奋。他的前半生有着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他的后半生,由于他在故乡小城里与一个名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并将其视为竞争对手,从而使他后半生与前半生的辉煌无缘。  相似文献   

11.
吉米·卡特并不在乎人们说他是美国最好的前总统,还是一个四处出击、干扰破坏美国外交政策的老家伙。但他的的确确是在为谋求和平而奔忙。  相似文献   

12.
离小布什访华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对于中美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战略大于合作,还是合作高于战略,人们的观点似乎摇摆不定。而美国的对华政策也一直处于波动不定的状态之下。特别是当美国的执政党更替之时,新政府都持较强硬的对华政策,并导致中美关系的倒退。但是,这种关系却往往能在特定背景下得到改善。而30年前后的两次美国总统访华就是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美国认为中美失去联合抗苏的战略定位,因而寻求对华新的战略定位,不断提升美台关系,打“台湾牌”,以台制华。台湾问题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从冷战时期被搁置在“后炉灶”走到前台,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台独”随之抬头并不断膨胀,成为中美关系中的“制造麻烦者”。  相似文献   

14.
畅征  张星萍 《领导科学》2006,(22):50-52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即1991年9月写了一本书:《抓住时机——美国在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上面临的挑战》。尼克松认为,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使美国“有一种历史性的机会来改变世界”。所谓“改变世界”,就是要全球美国化。用尼克松的话说,是要“按照我们的形象重新塑造世界”,要“铸造第二个美国世纪”。他强调说:“我们的决定性时刻已经到来。我们必须抓住时机。”但从现实来看,美国并没有如尼克松所设想的那样“抓住时机”,独霸天下:欧盟的不断壮大、俄罗斯的复兴、中国的快速发展,彻底粉碎了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美梦…  相似文献   

15.
“9·11”五年多来,美国调整了国家战略。其主轴是反恐,美国的外交也服务于反恐。然而这一反恐外交却逐渐步入了迷途;美国的中东政策剪不断,理还乱;而对赖斯雄心勃勃的“转型外交”能否可行人们有理由表示怀疑。与此相联系,美国主导下的反恐战略仍面临严峻挑战:能否找到根本办法解决朝鲜及伊朗的核问题。也正考验着美国的外交政策;倒是中美关系几年来保持了发展势头,并且可以预料,在布什政府余下的近两年时间里,中美之间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人才战争     
20世纪上半叶,全世界的人们就跟今天谈论中国、印度的崛起一样,广泛讨论美国的崛起。但是,世界格局并不会自然地发生更替变化,欧洲依然是世界的领跑者。即使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坐收渔翁之利,但在其首倡成立的“国际联盟”当中还是沦为配角.未能如愿成为新的世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7.
正作者:周鸿祎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8月在很多方面,周鸿祎都是互联网领域的颠覆者。他重新定义了"微创新",提出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聚焦战略,以持续的创新,最终改变市场格局、为客户创造全新价值。他第一个提出了互联网免费安全的理念,也由此让奇虎360拥有了超过4亿的用户。该书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对华盛顿的赞扬是普遍与长久的。他从美国独立战争一开始就以其卓越的智慧赢得了人民的广泛信任与尊重。战争胜利之后,随着国家的建立、宪法的制定和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华盛顿成为众望所归的领导核心,人们把他看作美国的象征。正如享利·李所说的,他是战争时期最著名的领袖,同胞心中最杰出的人物,和平时期最伟大的领袖。  相似文献   

19.
世界领导者地位交替的历史反思王在邦随着冷战后世界进入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又一多极化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未来定位成为影响未来世界格局走向的一个重大变数。中国能否崛起为美国的挑战者、最终取得世界领导者地位,以及如何面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已成为困扰世...  相似文献   

20.
张永胜 《决策与信息》2013,(10):121-121
上世纪60年代末,传统安全与国际事务在美国政治重心地位的相对下降,使美国的政治家、执政者以及公众舆论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向了一些非传统安全领域。环境外交也就因此得到重视,并被列入美国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本文就美国环境外交的历史和五个发展阶段加以论述,从而较为深入地揭示出环境外交对这一超级大国的根本意义,由此总结出不同时期美国环境外交的发展情况,希望能对美国环境外交的未来趋势的研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