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是跨世纪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反映了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大环境的冲突,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是性格与环境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结果。分析悲剧的前因后果,领悟深蕴其中的意义和哲理是哈代小说的社会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主人公苔丝的性格特征的分析,发掘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
笔者不赞同苏力教授在研究梁祝悲剧时通过考究梁祝年龄寻找根源的做法,也不赞同其梁祝悲剧与“包办婚姻”制度无关的观点。笔者以为,梁祝悲剧的根源在于主人公的性格,在于封建礼教与“包办婚姻”制度,在于不能由人类自主的人生命运。梁祝悲剧的反封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不能说其不具有“追求婚姻自由”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花月痕》的主人公韦痴珠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是由他时而激昂、时而凄恻的矛盾性格造成的,是一种性格悲剧。而这种矛盾性格实际上是传统儒家文化里理想人格和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所以又是一种文化悲剧。而这种文化悲剧在晚清出现,又有时代的必然,所以又是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离婚》、《伤逝》主人公爱姑和子君的悲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她们的悲剧分别是“熟睡国民”的悲剧和“梦醒女性”的悲剧。上升到美学范畴 ,本文把这两个悲剧分别归入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 ,并在此基础上把鲁迅的悲剧作品作了大致划分 ,肯定了鲁迅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人物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最早论及悲剧主人公和悲剧人物性格。他认为悲剧主人公应是出身高贵、品德居中、犯有错误和过失的中间人。悲剧人物行动的自然动因是性格 ,塑造性格应遵循性格好、有抉择、前后一致、符合人物性别和身份的原则。悲剧人物理论是亚里士多德科学运用有机整体论和必然律因果观念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6.
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珍 《南都学坛》2004,24(5):85-86
奥尼尔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悲剧 ,在深受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等传统悲剧影响的同时 ,又在许多方面做了大胆的改变和突破。在悲剧成因上 ,他的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不能简单说是天命或性格造成的 ,而是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悲剧 ;在悲剧主人公选择上 ,他突破了传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神、国王、大将、王子或者公主的事实 ,塑造了众多的普通人 ;在剧作主题上 ,他的悲剧主题更为错综复杂 ,人物性格更为矛盾多变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主要是重视从小人物的普通、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悲剧艺术的主题,描写“极平常的”、“几乎无事”的悲剧;在揭示人物的悲剧根源时,不仅深刻地挖掘了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而且还揭示了悲剧主人公自身思想、性格的悲剧;寓悲于喜、悲喜交融的手法,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情绪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苔丝是哈代全方位精心塑造和歌颂的悲剧主人公。作者着重描写了苔丝这一悲剧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大胆的现实主义笔触刻画了美丽善良的失身少女苔丝所具有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作品反映苔丝的悲剧除各种其他因素外,同时也是性格与社会现实矛盾的悲剧,是理想人格的悲剧。苔丝内心世界的朴实性、纯洁性、善良性,她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性,她在道德上囿于传统的保守性,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苔丝的性格系统,从而使苔丝悲剧形象鲜活、感人,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9.
夏沃什悲剧和拉辛《费德尔》互文性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悲剧冲突的动因、悲剧冲突的性质、悲剧主人公性格的坚定性、悲剧结局的效果及其特征等四个方面,比较波斯史诗夏沃什的悲剧故事和拉辛的悲剧《费德尔》,易于寻绎出二者具有互文性及其“同中之异”。通过探究这种状况形成的文化基因及其文化内涵,可以认为这两个互文性的文本为当前全球性文学对话乃至文化沟通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资讨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吉姆老爷》是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在英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人公吉姆因一时胆怯,铸成大错,一直背负沉重的道德枷锁,几番退避却无法走出阴影,最终以慷慨赴死实现对道义的担当。吉姆可望而不可及的英雄梦想,吉姆性格中的悲剧因素和社会带给他的重重压力等三个方面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1.
游苔沙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还乡》中的主人公。本文拟从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游苔沙的性格以及她的爱情观三个方面来分析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2.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古希腊著名悲剧 ,剧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 ,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传统评论坚持认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结局是由于他性格中带有悲剧性缺陷 ,本文抛弃了这一观点 ,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并证明俄狄浦斯王是无罪的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早期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尽管不如他的四大悲剧成熟 ,但其中的悲剧精神和艺术特征都对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对隐藏在该剧情节之中的神话献祭仪式和神话典故进行了挖掘 ,并通过对悲剧主人公性格命运的分析 ,阐明该剧痛苦与毁灭、抗争与超越的悲剧张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时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的分析,论述了上古女性精神在父权社会怯则制约下走向消解的趋势。挖掘了女主人公强烈的角色冲突根源:即女巫所潜藏的暴烈性格和迷恋男主女从式婚姻种下的悲剧祸根。  相似文献   

15.
苔丝是哈代全方位精心塑造和歌颂的悲剧主人公。作者着重描写了苔丝这一悲剧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大胆的现实主义笔触刻画了美丽善良的失身少女苔丝所具有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作品反映苔丝的悲剧除各种其他因素外,同时也是性格与社会现实矛盾的悲剧,是理想人格的悲剧。苔丝内心世界的朴实性、纯洁性、善良性,她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性,她在道德上囿于传统的保守性,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苔丝的性格系统,从而使苔丝悲剧形象鲜活、感人,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人性善的杰作”,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也被看作是善的悲剧。但《边城》的悲剧不仅仅是由于“不凑巧”这一表层原因造成的,其内涵要丰富、复杂的多,既有人物主体意识的缺失,也有孤独寂寞基因的羁绊,还有碾房阴影的挤压。因此,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实质是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它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家哈代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是明显的,对其小说《卡斯特桥市长》的分析可为此提供个案视角。从小说主人公亨察尔与古希腊神话人物俄狄浦斯的故事模式的比对,可以看出哈代对古希腊命运悲剧遗绪的继承,可以看出主人公亨察尔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命运悲剧;通过对亨察尔这一形象的重新解读,可以从四种原型模式来观照《卡斯特桥市长》。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成因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与莎士比亚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同属著名爱情悲剧,这两部作品,虽然是不同体裁、不同时期、出自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却都写出了一对纯洁善良的青年男女为爱情而牺牲的悲剧。封建文化制度和封建家长的干涉与阻挠造成了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但是由于主人公性格和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它们在悲剧的成因上又有些许不同之处:造成两者悲剧命运的矛盾冲突不一样,悲剧主人公的性格不相同等。  相似文献   

19.
项羽与苏武分别是《史记》和《汉书》中给人们留下鲜明印象的两个历史人物,若从个人的生命结局看,二者都是悲剧性人物。但又有不同,项羽的悲剧使他最终成了一个失败的英雄,而苏武的悲剧则使他名垂青史。造成他们各自不同结局的,除了客观因素之外,还与他们性格中所表现出的“仁:”有很大关系。文中主要从中医理论、生理学的角度探讨项孙陋格中的“仁”与其成败的关系,并与苏武性格中的“仁”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乃一世英雄,由于自身的悲剧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和蜀汉政权的悲剧结局。他所追寻的“匡扶汉室”、“统一天下”的理想最终没有实现,其主要原因就是他所信奉的“义”是狭隘的,他的思想基础是落后的,使他看不清当时的天下大势,最终丧失了他“人和”的优势,足为后世之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