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房制度改革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是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从1950年至1989年,住房建设投资2900亿元,特别是最近10年国家投资共建14亿平方米住房,但没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问题。目前,我国职工人数达到1.4亿,需要大量住房,虽然国家每年投资360亿元用于建房、维修,仍然满足不了需求。黑龙江省1989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内原来的3.2平方米提高到5.42平方米,但是仍居全国人均水平的倒数第一位,比全国平均6.6平方米少1.18平方米;危房占实有住房的2.52%,比全国的1.46%高出73%,这种严重的住房矛盾急待解决。长期以来,我国住房一直是福利型、低租制、国家包的办法。这种办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住房紧张,连维持简单扩大再生产也不可能,还要背上高补贴的包袱,国家投入越多,包袱越大。这种落后的制度刺激住房需求的扩大,加剧了供需矛盾,导致消费结构异常,滋长住房分配中的不正之风。所以,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非改不可。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有利于尽快实现小康水平即人均住房8平方米的战略目标,搞好住房制度改革有助于引导消费,拓展市场,改变单调的消费取向、畸形的消费结构,住房改革有助于解决职工住房苦乐不均、消除住房分配中的不正之风;住房制度改革,不仅能促进住房良性循环,而且能理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工资成本上升和物价上涨并存的局面。由此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对工资和价格因果关系的探讨,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个问题马克思早已作过分析,工资成本上升只会引起利润率下降,不会引起价格上涨。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物价上涨不都是由于工资成本上升引起的,但工资成本上升必然会推动物价上涨。我认为,前一种观点忽视了马克思“工资—价格”理论的前提条件,难以对现实作出科学解释;后一种观点符合客观事实,但回避了马克思的“工资—价格”理论,缺乏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玮  杜文玉 《唐都学刊》2010,26(5):37-40
谏诤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唐代五谏的考察,得出唐时的五谏为中国古代谏诤制度中五谏的集大成者。考略五谏在唐代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以及谏诤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为今天的民主生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住房分配货币化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在现实的历史条件下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改革措施。它将改变传统的住房实物分配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新的住房分配体制。实现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把住宅的最终消费者——居民推向住宅市场。 一、对货币化分配制度基本特征的认识 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指在住房社会再生产中最终消费者以有偿货币方式取得住房,也就是单位将住房的实物分配转化为按照职工工资、工龄、业绩、住房现状等核定并发放的用于取得住房的货币工资(包括住房补贴、住房津贴、住房有价证券等形式),让职工凭个人收入到市场上购买…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文学史上曾先后出现过汉魏"三曹"父子和宋代"三苏"父子,同时占据所处时代文学的高峰,成为文坛佳话并早已为人熟知。但清代震动华夏文坛的"漠南五宝"却鲜为人知。一清代末期,在华夏大地北方的漠南地区,出现了"一门父子五作家,文章千古耀华夏"的文学现象,堪称又一个文学奇迹。这就是生活在卓索图盟吐默特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已逐渐形成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结对救助、司法救助、住房救助等十大救助体系,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石 《社会福利》2013,(7):49-49
根据日本共同通讯社曾做过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由20世纪末起,进入老年阶段后依然还和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只占总数的46%,而在住房紧张的东京,这一比例则直接降低至40%。多年来,那些由于子女不承担赡养义务而独自生活的老人,要么自立门户搬出去住,要么住进国家在扶贫计划中建造起来的劣质住房中去。1976年,日本老人福利组织开始另寻他路:民间组织以美国的养老社区为范本,建造起了佐藤幽游社区。该社区共有150间住房,居住人数为192,而且如今佐藤幽游成了日本国内另外69家养老社区的示范模型。坐落在日本中部滨名湖附近花  相似文献   

8.
张文智 《东西南北》2014,(16):70-71
前段时间,这位“FBI最有价值的线人”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将多年的“地下”生活和盘托出。 处处留意的生活 64岁的义迈德·萨勒姆没有住房抵押贷款,没有退休金,只有一段惊心动魄的逃亡史。 隐姓埋名近20年后,被称为“FBI(联邦调查局)最有价值的线人”的萨勒姆,将多年的“地下”生活和盘托出。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纠风”工作的理论指导和舆论宣传,把纠正不正之风的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取得实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于1991年11月联合召开“纠风”工作理论研讨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心瀚和市府秘书长万学远等有关领导同志,以及来自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4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家就不正之风的界定、特征、危害性及其治理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会代表认为,搞好“纠风”工作,首先必须明确不正之风的概念。大多数代表认为,不正之风的内涵是指违反党纪、政纪、法纪的行为,其外延包括党风、政风和行业风气,它们同属于社会风气的范畴。社会风气是个可以被分解的组合概念。人们对社会风气的认识,总是通过具体的经营风气、管理风气、服务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夏季以来,市场物价经过猛烈上涨之后,出现了“疯狂大削价”的市场疲软现象。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市场得到控制后出现的暂时现象,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也有人认为,虽然物价得到了控制,人民生活比较安定,但商业亏损,工业滑坡,其中孕育着更大的困难。是喜是忧,是喜大于忧,还是忧、于喜,各界看法各异。认真研究市场疲软,分析其成因,揭示其发展趋势,探讨国民经济走出低谷的对策,是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一、市场疲软形成的原因我国当前出现的市场疲软,是国内经济、政策及国际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储备性抢购产生的滞后效应,使抢购后的购买力骤然减少。1988年,由于人们对物价上涨过猛产生了一种恐慌的心理,在全国刮起了一股抢购风。人们的这种购买力的提前实现,形成了一定的消费储备,这就必然造成消费者的需求在短期内减少,表现出消费萎缩的假象。  相似文献   

11.
“城市贫富分隔”即将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 ,一种新的危险将威胁曾经是混居与交流场所的城市 :城市贫富分隔 ,即两部分人在空间上的分隔 ,一部分是越来越被私人堡垒庇护的富人 ,另一部分是被社会排斥的人和穷人。众所周知 ,30多年来经济与社会不平等的巨大增长表现为城市的二元化。大量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或处于城市内城区或处于市郊。同时 ,大量享有特权的居住区出现 ,它们或处于城市历史上的中心地带 ,如在欧洲的许多城市 ,或者像在大部分北美城市那样 ,处在富人聚居的市郊。在这些享有特权的居住区中 ,生活越来越能够自给自足 ,其中的居民们享受着最好的城市服务 ,包括住房…  相似文献   

12.
谈“内耗”     
在我们社会中,“内耗”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普遍性所造成,更重要的是它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对我们整个社会生活过程影响极大。它使得社会凝聚力降底,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不信任感增加,社会各职能部门效率衰退,其长期泛滥的结果必将结使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中被注入一种可怕的毒素,导致民族的活力衰退。  相似文献   

13.
坚决克服我国社会生活中近几年来出现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固然有违禁者对于禁令的藐视和触犯,有执法者对于禁令的玩忽和亵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但这不是问题的主导方面。孔子说,“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唐代的魏征也说过:“善治国者,不尤斯民而罪诸己,无责诸下而求诸身。”我认为,之所以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问题的主导方面是在于我们的自身,在于禁令有以下“五失”:  相似文献   

14.
李桂奎 《唐都学刊》2007,23(5):86-90
在传统"五色"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容貌描写通常与"五常"、"五脏"、"五性"等"五数"观念形成意义链接,从而富有"五色"修辞性蕴含。具体说来,与仁、礼、信、义、智等"五常"德性对应下,古代小说容貌描写中的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常色"往往拥有某种德性象征意蕴,成为"德之色"。同时,在中医"五色诊"原理的制约下,古代小说关于人物的"五色"容貌描写有时又是"五脏"病象的外在投摄,成为"病之颜"。另外,古代小说关于人物的"五色"容貌描写还与喜、怒、欲、惧、忧等"五性"情状的外显发生某种程度的勾连,成为"情之彩"。  相似文献   

15.
鉴于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度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了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除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再调节和再分配外,最基础的是必须建立起市场经济自身客观的、公平的初次分配…  相似文献   

16.
时下,市民中流传着一句不可小看的话,曰:“中国搞不好了!”在公交车上,车过黄浦江畔,一阵阵恶臭冲进闷热拥挤的车厢,乘客们无不捂鼻皱眉,连声叫臭。此时,少不了有人抱怨:“现在,黄浦江水也象苏州河一样发黑发臭了,怎么老是搞不好,太可怕了。”马上有人搭腔:“现在的社会,比黄浦江水还黑还臭,如搞不好这才更可怕呢!”“搞不好”一类话似乎已成国人摇头兴叹的口头禅。这句话,有些按传统观念的人认为:这是对改革发泄不满的牢骚,甚至有点大逆不道。不过,仔细想来,未必完全如此。尽管话带点牢骚,有点消极,然而,它并无半点指责改革本身之意,主要是针对改革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等问题而言。君不见,近几年,物价猛涨,大多数单靠工资为生的市民,实际生活水平在下降;社会风气每况愈下,酗洒、赌博、吸毒、卖淫等社会毒瘤象瘟疫般在蔓延;尤其少数人凭借特权,谋取私利,成了暴发户;走后门、拉关系司空见惯;公费请客、大吃大喝愈演愈烈;投机倒把,奸商“倒爷”层出不穷;贪污盗窃、行贿受贿屡禁不止;还有市政建设欠账过多,长期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并无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出现过物价明显上涨的现象。各阶段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时间以及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尽相同,日本政府的对策也非一成不变。本文着重分析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各阶段物价上涨现象的经济政策背景和日本政府的物价政策,以及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经济复兴阶段(1945~1955年)的物价上涨 这一阶段的物价上涨是在日本经济从统制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生的,其根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财富》杂志公布一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盖普调查表明,一股企业家热潮正在中国兴起,国人消费观念越来越现代。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4000人中竟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想创立自己事业,而不仅仅是为别人“打工”。有关专家认为,这所以有这么多的人渴望选择更大权力和创建自己可以支配的事业,主要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个人事业的创业者只产生了第一代。第一代。第一代创业者在多数是过去普通社会成员,与现代的许多未有事业和地位者相等,而他们成功和经历无疑对现在的普通社会成员产生了极大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分层看住房差异--对湖北省"五普"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喜梅 《社会》2003,(7):9-11
住房是一种固定资产,它反映着人类的 社会生活水平和住房拥有者的社会地位。本 文通过对湖北省“五普”资料中有关住房状况的数据分析,显示出不同的社会阶层,住房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羡余”辨义彭凤莲“羡”有盈余之意,如“四方有羡,我独居忧”①,“羡余”意即盈余。它本是一普通名词,从唐代开始,它除作为普通名词继续使用外(对此本文从略),又渐渐演变成了与财政有关的专有名词,姑且称之为财政用语,且与进献给皇帝相关。根据清代袁枚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