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术政治,是指学者为扩张自己学说和思想的影响力,为树立自身学术思想的权威地位、典范地位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梁启超是一个非常有自觉意识和实践经验的学术政治的操盘手,"学衡派"诸人尤其是吴宓、柳诒徴也是这样的操盘手。新文化运动后的梁启超,希望通过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络和政治势力开创新的文化局面,借助于江苏教育会的密切关系,梁启超希望拉拢江浙学术势力尤其是"学衡派"入伙,但"学衡派"在东南大学排斥政治势力介入的努力显示了道术对于权术的抵制,而江苏教育会与政治上失势的梁启超之关系也并非坚如磐石,反映了政治势力对于学术势力看似尊崇实则轻蔑的态度。"学衡派"内部的态度分化则反映出心术对于道术的瓦解作用,道术、权术与心术相互纠缠。  相似文献   

2.
产生于隋代的科举制度在唐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此后封建国家简拔人才的主要制度。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唐王朝社会各阶层表现出种种不同态度,其中士族阶层的态度最值得注意。士族对科举的态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抵制与攻击、羡慕与渴求、把持与操纵。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士族阶层不可避免的衰落、转化以及它的反抗、挣扎,对于我们认识唐代的政治格局与政治斗争、社会结构与社会风尚,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全面系统地了解外部世界对于"一带一路"的真实态度和其内部的观点分歧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美国的态度较为关键。论文选择了美国多家核心智库作为观察对象,系统检视了美国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及其认知分歧,结果发现美国国际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其是出于经济发展动机还是出于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动机。进一步地看,这种对于"一带一路"经济和地缘政治目标的不同判断,反映出美国战略层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多重定位,而这种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多重定位表明,虽然美国对华越来越疑虑,但美国战略界整体上仍然未把中国视为一个修正主义国家,未从根本上认定中国正在挑战美国霸权和当前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科学,也就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而人在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时,是会产生各种体验,表现出不同情感的。因此,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既要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就必然要研究人的情感表现。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的阵地,高校各部门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如果能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分析掌握大学生的情感特点,这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培养“四有”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德位合一"是先秦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体现着他们的政治观念与政治理想。郭店简填补了先秦儒家德位关系思想演进中的缺环,由此可清楚地看出儒家学者在德位不一致的情况下,"以德抗位"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在"德位相济"的原则下,孔子开启了"以德谏位"的传统,以温和的"讽谏"方式规劝在位者,体现出礼的规范性。子思也强调"以德抗位",但发展为"以德责位",表现出更强劲的姿态。孟子进一步提出"以德易位",是儒家德位关系思想的一次重大突破。"以德责位"与"以德易位"都程度不同地强调士人的独立性。荀子从建立制度角度出发,提出君臣都应"以德配位",回复到"德位相济"这一原则,大大丰富了儒家的政治思想,表现出更加务实的态度,体现了新的政治思维模式。先秦儒家"以德抗位"的精神对后世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有其不同于欧美其他国家的自身特点,它与当时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与英美不同的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身就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产物,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腾飞恰是很好依托了历史性出现的重建家园之文化精神的结果,70~80年代的社会福利化进程又催发出了依赖集体和国家的个体享受主义态度,正是这样的态度使得9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和政治瓶颈。  相似文献   

7.
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与刘以鬯的《对倒》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港台文学中意识流运用得较为纯熟的作品。两个同是有关回忆的短篇小说,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意识,又都揭示出世间万物"变"的本质。而男、女主人公对于这"变"的不同态度,既反映了那个时代不同阶层的市民心理和生存状况,也体现了作家不同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观。文章试图从两篇小说中所表现的时间意识进行比较,揭示出同样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所传达的作家精神价值取向的异同,一探20世纪六七十年代港台市民普遍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8.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已基本结束。它在政治上却留下了无数的悬念 ,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阿拉伯国家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复杂心态便是其中之一。它们有的支持 ,有的反对 ,有的反映平淡 ,保持低调。这些不同的态度均是出于地缘、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原因 ;均是出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贺麟是现代新儒家的又一重镇。从总体上看,现代新儒家都非常重视继承发扬孔孟程朱陆王精神,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来对待西方文化的冲击。但具体来说,其代表人物无论是哲学见解还是政治主张,均明显不同。以寻求中国文化和现实政治的出路为例:梁漱溟摒弃了各种外来文化模式,主张以乡村建设为基础,重建儒家政治的新秩序;张君劢却极力推崇西方民主,热衷于议会政治;熊十力沉溺于哲学思考,对现实政治表现出不屑一顾或尽力回避的态度;冯友兰则在坚信社会制度可变而基本道德不可变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其受威胁的主体、威胁因素的特性以及遭受侵害的后果都表现出新的特点,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和网络病毒、网络信息战、网络信息霸权构成了国家安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的新威胁.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就必须采取对策,构建信息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1.
民权观的特性是由国际环境、政治形势、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文化传统与社会心理所决定的。中国近代民权观包括革命派与改良派。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要有一系列复杂的前提条件的;民权革命为民主政治建设开辟道路,但不能等同于民主政治建设。政治建设必须立足本土,适应各民族政治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需要,适当地借鉴外域经验,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重新整合政治资源构建现代民族国家制度,实现政治制度的转型。这体现在以“民权”为核心的新的国家形态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德川幕府本身的政治体制为下级武士后来的贫困化埋下了伏笔,而下级武士的贫困化又促使其快速发生分化。一部分人开始寻找新的政治结合点,走上了同资产阶级结合并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化的道路历程,从内部为下级武士反幕奠定了基础;而民族危机终于使下级武士彻底与幕府决裂,举起了"武装倒幕"的大旗。  相似文献   

13.
乡土想像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个母题,它表明了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和民族性的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洞察到其中的弊端,进而又对现代性和民族性进行了反思,乡土想像表现了知识分子对现代性和民族性的追求与犹疑的双重态度。  相似文献   

14.
民族政治发展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正向变迁过程,主要表现为民族政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民族政治生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民族政治发展研究既有其深刻而严谨的理论逻辑,也有直接而充分的现实依据。民族政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民族政治生活的现代化是民族政治发展的研究对象。建构民族政治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框架,加强对民族政治发展实践的研究,是推动该项研究深入发展、规范前行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概念产生于西方,并被赋予很强的政治含义:在西方的民族理论中,民族以建立民族国家为政治目标,民族主义是建立民族国家的理论基础.这种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民族觉醒以及国家主权意识的培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也是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染指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策划少数民族独立、分裂中国的理论依据.近代以来,在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处理中,以中华民族为依托的国家观念在外力的作用下得到加强,使边疆危机最终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16.
“实验主义”所衍生的“实验的精神”,是五四“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建设的精神动力和现实杠杆。在“文学的国语”的形成过程中,创造全新“标准国语”的历史任务促使新文学作家不停尝试;在“国语的文学”面临挑战之时,五四先驱以“科学家的试验方法”,以实际成果验证白话文学理论。此外,国语文学价值、国语与文学互动设想的证实,也都离不开“实验的精神”的激励。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国家政治安全的外延由现实空间扩展到“网络空间”,网络发展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新的威胁与挑战。社会主义中国在利用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有利影响的同时,应当采取相应对策,趋利避害,有效防范其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针对国内出现的诸多新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要求党正确地予以认识,树立下述科学的政治价值观:实施新经济政策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内最可恶的敌人就是官僚主义者;苏维埃国家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是旧事物的残余";党内的派别活动"会削弱齐心协力的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界的研究主要有历史论述、观念形成和政法凝聚三种视角。历史论述展示了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形成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随之逐渐产生。而观念形成视角的研究从人们认识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形成论述的补充,也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培育和加强。政法凝聚视角立基于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政治和法律的共同体,政法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极大的塑造作用,而人民之平等法律地位和国民身份是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之共同体意识的政法基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国族意识和认同会有一定差异,因此从区域角度研究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将是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在形式上将我们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崭新的共和国形式,中国社会自此开始从形式和内容上向现代性的转变,其意义不能低估。民族国家是近代新出现的国家形式,建立民族国家是我们面临的历史任务。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从排满到五族共和的曲折,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民族认同与现代的“民族意识”的建立。辛亥革命的意义不在于破坏旧秩序,而在于它能否以民族国家的形式使中国进入现代国家之林,从而将中国的抗争汇入到20世纪世界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潮流,将中国变成世界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辛亥革命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