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影作为20世纪新兴的媒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而同样是上世纪蓬勃发展起来的文化类型———广告,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影媒介中插入广告元素,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两者功能之和,更可以通过整和使功效达到几何倍增长。但两者的联姻并非亲密无间,还存在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电影是一种最具娱乐性、最为通俗易懂、读解成本相对最低的政治社会化媒介.电影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是提升政治认知、激发政治情感以及灌输政治文化规范.作为一种政治社会化媒介,中国电影媒介的总体特点主要表现为媒介理念和媒介表达方式的未成熟.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是人类第一次通过媒体现场直播的现代战争。各种新闻媒介都全方位地参与并渲染这场区域战争,报纸、电视、互联网、广播都竭力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各自独特的视角来解读这场战争。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对各种媒介的行为和表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力图对战争中的媒介宣传规律进行发现与反思,并对今后我国的新闻媒体如何抢发新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颇具大众性的现代传播媒介,电影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信息环境,对人的生命存在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电影是商业的,但又原本是艺术的,所以既不必要求它脱离商业,又不必让它服侍商业,只任它成为浑然的商业的艺术就好了.这不仅是好莱坞电影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在商品经济繁盛的时代,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考察电影所得出的电影观念.这种观念对于弘扬精英意识,实现审美超越,制衡电影拜金主义,回归文化伦理,维护健康、平衡的电影环境,促进电影与人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倞 《理论界》2014,(5):131-133
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电影研究也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电影艺术的独立地位、电影技术、电影的大众化、电影的本体认识等方面。这些贡献不仅对于当时的电影研究起到了开创性作用,而且也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和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文学与电影作为不同媒介的特点决定了文学的电影改编既不是简单的对文学作品视听化的阐释,也非等同于对同一陈述对象的两种异质媒介的表达。电影的主控者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导演思想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流散性体现,由于电影与文学叙事的差异而导致改编电影对文学原著意义的加减式传达,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着电影改编的再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渊源上说,"纯电影"理论与"上镜头性"理论有师承关系,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其突破之处,对电影艺术发展有过历史贡献,但用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纯电影"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误区,这就决定了其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袁强 《天府新论》2020,(6):128-134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凝缩着古希腊的民族精神,在类型化与复合化中表现出英雄的民族性与崇高性,而在古希腊英雄题材电影中,这些英雄走向了感观化与名气化,民族精神构建的作用消解,古希腊英雄形象发生异变。本文通过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与古希腊英雄题材电影中的英雄在塑造方式与文化内涵上的对比,揭示媒介对古希腊英雄的形塑力,指明古希腊英雄形象异变的媒介动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形象因其敏感的政治性与强烈的时代特征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但相对忽视电影等叙事媒介的研究.电影虽以娱乐形态出现,却以虚构的想象满足人们更深沉的情感与欲望,恰恰对国家形象的建构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用"非意识形态"的艺术形式表达意识形态是实现"微观政治学"的关键所在,即是说,国家形象等政治问题需要文化来解决,并最终落实到艺术话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鸳鸯蝴蝶派文人将电影作为素材写进哀情小说,使电影在浪漫化、美学化的叙述中进入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典情感空间,既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又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与电影有关的场所、人物都成为不少通俗小说表现的题材,影院成为小说中人物活动的重要环境。以《紫罗兰电影号》中的哀情小说为例,研究认为:一是上世纪20年代俗文学从电影处获得的创作滋养,为30年代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是电影壮大了俗文学的创作力量,影响了俗文学的创作套路;三是电影不但成为小说的素材与题材,也影响了小说的写作风格。可以说,文学与电影的互动正是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具有思想性、认识性、典型性和形象性、主观性和情感性,但只有审美属性才是它的本质属性。艺术的审美本质不是单一地体现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文本)、艺术鉴赏的某一个环节,而是流动地体现在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13.
论艺术史的影视形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史纪录片开启了学术界与大众之间的知性之窗和审美之窗。优秀的艺术史纪录片是触及艺术本质的,是可以引发人对艺术与人生进行深刻思考的,并非只是赏心悦目的,光鲜亮丽的,甚至冠冕堂皇的。一个好的艺术史纪录片不论从立意、拍摄还是主持,都应该是率性的,是发自本真的情感流露。  相似文献   

14.
李霞 《兰州学刊》2010,(9):174-177
桑塔格在《反对阐释》的论文集里,一方面对重视作品内容忽视作品形式的传统批评方式进行强烈批判,并分析造成传统批评方式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她提出新感受力的美学批评方式,要求关注作品的形式,体验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感觉:快感和不快,震惊和新奇。新感受力美学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为美国当下的新兴艺术的合理化建立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要求关注感觉,依赖感性,对纠偏当今理性过度压抑感性、人们日常生活机械化的病症具有积极地治疗作用,为和谐人性的健康发展奠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代大众文艺精神取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机制发生重大变革,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商品经济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国当代文学艺术随之急剧裂变,呈现多元化走向,形成精英文艺、大众文艺、主流文艺三板块交叉发展的格局。尤其是大众文艺迅猛发展,成为学界瞩目的文学艺术潮流。因此,学界加强了对大众文艺的研究并提出众多的评判标准。从精神取向角度来看,1990年代大众文艺起于消闲娱乐,于中暗含“意义”与“精神”以及某种乌托邦因素,具有世俗关怀意识、灵与肉的变奏、寻找精神家园、表述现代人精神痛苦等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6.
论张艺谋电影的符号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方重要符号学理论的梳理和研究,可把电影符号归纳为浅息符号、征兆符号、替代符号、情绪符号、比喻符号、象征符号、语言符号七类。据此探寻张艺谋电影符号运用的规律,张艺谋电影明显具有形式性、独创性、连续性、多义性有机结合的符号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鸳鸯蝴蝶派作为影响中国电影的重要流派,在电影音乐创作上同样值得重视。鸳鸯蝴蝶派是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主力,但在电影音乐研究中,音乐的民族性与政治性的结合,成为新中国电影音乐研究的主调,鸳鸯蝴蝶派的电影音乐创作往往被忽视甚至批判。如果将电影音乐创作者、电影音乐作品和电影音乐观众置于中国音乐发展的整体环境中考虑,就能看出鸳鸯蝴蝶派对中国电影音乐的贡献所在。20世纪20年代通俗音乐与文学的双重影响,为后来电影音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鸳鸯蝴蝶派小说、电影中建构起来的通俗市民主义空间,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重要环境。鸳鸯蝴蝶派自身音乐素养的培养与诗词曲赋的创作、发表,亦成为20世纪40年代他们投身电影音乐创作的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18.
微电影是电影艺术与网络媒介相遇而开启的新的电影可能世界.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态,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奠定了微电影兴起的媒介技术基础;在网络媒介技术普及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络文化”以及“微文化”生活方式,又进而构筑了微电影生成的社会文化基础.以网络媒介为生长基础,微电影在创作、生产、传播、审美欣赏、艺术时空和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开始突破传统电影工业模式的限制,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电影的一系列新特性,不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电影艺术形态,而且深刻地体现了当代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电影批评理论范式的构建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除立足于国内电影的理性哲思外,放眼国外电影研究的学术成果亦是重要的途径.查阅近年来的电影学译著,发现国外电影批评以欧美经典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重在引领读者品味经典,探索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跨学科阐释为主要研究视角,尤其侧重从哲学与文化批评的角度观察电影,从而将影像本体研究延伸到了文化探索与哲学思考的高度.同时,国外电影批评还关注电影对人类心理欲望的呈现,重视引导观众从影像中获得心理真实和引起情感共鸣.围绕哲学批评、心理学研究和文化阐释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电影学译著中的电影批评问题进行回顾,梳理了西方学者在这一议题上的主要论题与研究方法,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