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中国制糖业的水污染减排成本及环境规制对制糖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运用二次型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对2007/2008—2012/2013榨季广西79家制糖企业(糖厂)的环境技术效率进行估计, 分析环境规制对糖厂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物(SS)的影子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以检验现有排污权价格的合理性。研究发现:样本期间, 制糖企业的技术效率在不断提高;制糖企业节水指数越高, 对环境规制的妥协程度越高, 企业的技术效率越高。COD、BOD5和SS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5.326万元/吨、7.229万元/吨和0.516万元/吨, 存在较大差异, 且明显高于目前的排污权交易价格;而广西不同区域3种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也存在较大差异, 应采取跨区域的排污权交易以降低治污成本。此外, 环境规制、企业规模经营和所有制改革对降低污染物减排成本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本文以2013年启动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切入点,探讨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在中国的减排有效性,运用双重差分法对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试点地区的二氧化碳和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废物等三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人均指标都显著低于非试点地区,其中碳排放权交易对二氧化碳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减排效果是逐年增加的,对不同工业污染物影响的动态效应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通过能源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两种渠道影响地区污染物排放。本文的发现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利用市场交易治理生态环境的突出成效,为新阶段环境治理领域进一步推行市场型环境政策工具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5.
6.
碳减排路径是指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在进行碳排放区域划分时,要综合考虑碳排放、能源、人口、经济等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碳排放特点,区分生产和生活两大部门,选取与碳排放量直接相关的四大相对指标,基于1995—2010年省级数据,构建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将30个省市划分为能源重型化、能源较重型化、高能源强度和较高能源强度四个碳排放区域。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区域碳减排,各地区应制定"共同但有区别"的碳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波动指经济总量指标围绕宏观经济的长期趋势上下波动,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供给与产出、价格波动存在直接关系。如果中国货币供给冲击服从i.i.d(独立同分布,independent identically distributed),那么其通胀率和产出波动则是随机游走的;中国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需要伴随着长期较大的货币供给冲击,这种冲击又会带来了通货膨胀率的高企。这意味着要从根本上避免货币供给冲击在推动产出向上波动时而带来的高通胀压力,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收效甚微,同时中国决策部门更应该着重于提高企业劳动力弹性,从而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1979—2008年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以探究物质要素投入对我国农业产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各项要素投入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在我国未来农业发展中,政策制定者应重点关注前三项,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推进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而化肥的使用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FDI)虽然是中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但也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碳排放量增加与环境污染问题。笔者测算了中国第二产业分行业碳排放量,同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FDI对我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FDI工业产值的增长促进了中国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增加,但是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部门的FDI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有所不同。因此,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说,我国有必要对FDI进行有选择的吸收,从招商引资逐步转向招商选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减少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能够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就是乡镇企业。但是,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度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有:乡镇企业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并不是很强,乡镇企业没有足够的增长来吸纳劳动力,大多数省份的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偏向仍然是劳动偏向型。国家应继续保持甚至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的政策扶持以及创造条件形成乡镇企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进入乡镇企业实现就地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1.
12.
论文利用2000-2010年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面板数据,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政府R&D资助、企业基础研发、专利产出以及企业利润与R&D投入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专利产出和基础研发对R&D投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企业利润,而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在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基础研发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第一要素,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保护企业的研发成果,并在政策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基础研发,提供相关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的基础研发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方法,研究了出口参与和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参与对创新选择和创新产出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创新选择有负向而显著的影响,但对创新产出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加入吸收能力后,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创新选择和创新产出的影响变化不大,但吸收能力对创新选择和创新产出都有正向而显著的影响.文章兼顾所有制类型和地区差异,提出了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以提高创新产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农业基础建设与粮食产出关系为研究对象,以1991—2009年为研究时间序列,运用C-D生产函数进行对粮食总产量、谷物总产量、稻谷总产量、小麦总产量和玉米总产量的双对数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农业科技仍然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第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粮食产量增加有显著性影响,但我国稻谷产量对农业机械化要求不显著;第三,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比较显著,尤其是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第四,我国加入WTO对粮食产量具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以往研究中股票价格发现仅发生在单支股票内的假设提出质疑,从知情交易入手,以公司季报为事件,运用沪深股市高频数据,对股票间的收益率和净成交额之间的日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即使在控制了公告的影响后,中国市场上同行业中两竞争者的股票相互之间仍然有信息流动,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但这种现象在公告附近的一两天内却未表现出比平常更为显著。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知情交易者基于行业共同信息交易同行业竞争者股票的动机更强烈以外,还与中国市场本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现实的经济和环境状态出发,根据我国现有资源状况,阐述我国农业碳吸收、碳排放和净碳汇现状。通过建立测算碳排放和碳吸收公式和模型,在测算我国农业碳吸收、碳排放和净碳汇现状基础上,重点对1996—2015年20年间我国东中西三区域和31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碳吸收和净碳汇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1996—2015年间,我国碳排放总量方面,东部>中部>西部;碳吸收的总量方面,中部>东部>西部。(2)1996—2015年间,碳排放量前三位的省份分别为:山东、河南和河北,碳吸收量最大的省份为河南、其次为山东和广西,净碳汇量前三位的省份为河南、广西和山东。(3)农业是碳排放的主体,也是碳吸收的主体,尤其是种植业。  相似文献   

17.
18.
农业保险发展有两个效应,即福利效应和效率效应,分别体现为农民福利水平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利用中国2007—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且通过农业技术进步进行传导,说明目前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存在扭曲,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风险越大,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率的抑制效应就越明显。因此,在设计农业保险产品时不能一味地补贴,要注意避免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这样才能发挥农业保险保障农业生产的作用。同时,需要增加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研究开放经济下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十分 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可以减少我国的碳排放,对外直接投资也有助 于降低国内的碳排放量,而出口贸易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国内碳排放量的增长。但开放经济对碳排放 量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地区间碳排放差异显著,与当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主 导产业相关,另外行业特性也决定了碳排放量的高低。因此,政府应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标准,监督企业遵 照执行,改善国内生态环境,还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对高排放类行业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政策,促 使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减少排放。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2-2008年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8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扩展的Nerlovian模型,检验了原料奶供给的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前期产量对原料奶供给的正向作用最大,单产、存栏和WTO规则的影响次之,技术进步的作用较小;饲料价格的反向作用明显,是阻碍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原料奶收购价格缺乏弹性,其短期和长期供给弹性分别为0.109和0.773,均衡状态调整周期约为7.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