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利用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边界生产函数对2005—201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煤电油气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估算,发现高中低能耗地区的煤电油气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地区性差异显著。其中,煤炭、油类、天然气的全要素效率在上升,地区间差异缩小;而电力的全要素效率在下降,地区间差异扩大。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我国工业化和重工业化发展路径依然延续传统,能源价格机制、科技发展导向、国外技术封锁等都可能成为制约能源效率提升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精准识别农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基于重庆市2009-2018年3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其农业生产效率的具体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静态的DEA模型显示其农业生产效率均值为0.854,还存在边际拓展空间;动态的Malmquist指数显示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2.8%,现已形成“技术进步诱导,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局面,尤其是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较高;财政支农、城镇化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通达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农民可支配收入有负作用。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创新机制和推动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奶业产业链整合是推进我国奶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利用案例分析法,对内蒙古3家奶制品加工企业产业链整合情况及整合路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奶制品加工企业对原料奶的依赖性很高,前向整合产业链是为了保障原料奶的品质以及稳定供应;其能够进行产业链前向整合得益于企业较强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先进技术以及与市场衔接紧... 相似文献
4.
5.
金晓敏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EA)技术和Malmquist指数思想,得到了我国31个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1999—2005年期间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又将生产效率分解成"追赶效应"和"增长效应"。得到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1个省房地产开发企业1999—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大部分来源于"增长效应",由此指出了技术创新尤其是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所有制结构下制糖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total-factor energy efficiency,TFEE)的静态与动态差异,并运用面板分数响应模型检验所有制结构对TFEE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外资企业的TFEE最高,其次为国有、多元混合投资和民营企业;四种所有制形式企业的能源效率均存在追赶效应,但制糖业仍存在能源效率差异现象。进一步的估计表明,外资、民营所有制形式对提高TFEE影响显著,比国有企业更有竞争力。因此,建议制糖业不断推进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制,吸收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CASS样本数据,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同时,其利润率却在下降。并通过回顾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阐释导致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刘东阁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6,35(1):101-107
基于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中国31省份的粮食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用面板结构工作文件分析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综合技术效率较低,技术利用水平不高,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纯技术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多数省份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较低,且表现出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现象,应加大粮食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城镇化的实施能促进中东部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但对西部地区却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保险业的规模经济分析——以深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险业的规模经济作出有效分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对此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通过采用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而采取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对深圳保险业规模经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圳保险业存在规模不经济、狭义技术进步贡献低、全要素贡献不显著等问题。因此建议保监会要力争完善政策;决策部门应积极推进混业经营,促进保险公司间的合作;社会应加强保险人员的培养等,以实现保险业的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供应链视角系统考察了上游行业垄断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负面效应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及资本配置不足的企业;机制检验进一步指出,上游垄断会通过阻碍下游企业的创新活动这一渠道来抑制其生产率的提高。上述结果表明,忽视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会低估“上游垄断、下游竞争”市场格局对企业生产率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因此,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应打破上游行业的垄断局面、巩固深化下游行业市场化改革,以激发市场活力和促进上下游行业间互动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以企业性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为基础,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层面数据就企业性质通过研发效率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内资企业性质降低了研发投资效率,从而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国有企业的阻碍作用最为明显;外商投资企业性质则有利于发挥研发投资的功能,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来自轻重工业分组的回归结果表明,不同行业中企业性质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轻工业国有和私营企业性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不显著,而重工业企业与总体样本的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5-22
依据2001—2015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分析露地西红柿生产的要素禀赋变动与要素替代变化,从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说明生产方式的演变趋势,进一步探究生产方式变迁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2001—2010年资本、劳动与土地三要素的投入比例基本维持稳定,此后资本要素投入大幅增加并加快对劳动和土地要素的替代。2000—2009年西红柿生产呈现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双增长"趋势,2009年后转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生产率下降的"一升一降"趋势,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悄然实现,其关键在于资本要素作用的发挥。实证分析表明:资本土地比、劳动土地比促进土地生产率的提高,而化肥折纯用量并没有显著影响;土地劳动比、农业机械技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用机制为资本通过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投入而替代劳动要素并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集约投入土地而替代土地要素并促进土地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物流产业生产力成长与技术效率变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杨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6):87-91
提升产业效率是产业调整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对1997—2007年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变动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技术进步速度缓慢,特别是技术效率负增长造成的产业效率下降是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较快但却大而不强的根源。文章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基础设施网络的协同性不强、高端市场竞争不充分和低端的过度竞争、制造业物流服务水平不高、市场秩序不完善及分散的管理体制等问题是我国物流产业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维护农业产业链稳定,是乡村产业应对复杂形势的必然选择,是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重要前提。采用动态博弈和演化博弈分析方法,以陆河县青梅产业为例,构建外部冲突影响下产业链中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以期探索影响产业链稳定的关键要点。博弈发现: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链稳定的关键主体;小农户是农业产业链稳定的薄弱环节;政府有效监管是维持农业产业链合作与稳定的关键;基于契约的融合型农业产业链具有更优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培育依托地方农业特色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搭建产业融合平台促进乡村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完善监督机制发挥政府产业链稳定守护者角色来促进产业融合、降低违约可能、提升农业产业链稳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效率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其中,技术进步是唯一动力,年均进步2.9%;综合技术效率则是退步的,年均下降0.8%。省际比较显示:东部沿海地区转型绩效较高,进步最大;西部地区的转型绩效也较高,进步较快;河南所在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绩效最低,进步也相对迟缓,且与全国的差距日趋扩大。因此,要针对阻滞转型的原因,采取对应措施,大力推进转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6-2020年全国23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模型,研究粮食直接补贴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及其时空差异。结果显示:我国水稻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态势,且技术进步为增长主要来源;粮食直接补贴对各分位点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均为负,但低水平的负面影响更显著;观察期内,粮食直接补贴对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在“十三五”时期由负转为正;粮食直接补贴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东北地区具有正面影响。据此,建议重视水稻生产技术进步,并持续改革和优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未来相关政策增量资金可向东北地区倾斜,促进我国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与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将生态环境约束引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测算生态环境约束下江西省2000—2017年11个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分析江西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在生态环境约束下从整体上把握江西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7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未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且显现出局部期间下降的特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西省农业产出增长贡献率极低,从构成上来看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改善对于江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影响均呈现不规律性,江西省各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区域差异性,生态环境约束下江西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19.
湖南柑橘产量巨大并且有着巨大的价格优势,然而农民卖果难问题却年年存在,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产业链的上下游组织不协调所造成的.通过间接定价理论模型对湖南柑橘种植与加工的各种可能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数据对各种模式的成本进行检验,得出现阶段湖南柑橘产业种植与加工应选择的协调模式:在种植与加工的协调上采用承租返包或者订单农业方式,走“公司+中间组织+农户”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比较——基于DEA-Malmquist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工业污染物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 以2001—2010年30个省际的数据为基础,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测算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 结果表明:东部全要素能源效率一直处于效率前沿面上, 中西部地区则远离前沿面。为了寻求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三个指标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和特征进行聚类和分析, 并提出针对不同地区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