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立新 《学术研究》2006,4(8):34-40
马克思整合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的“活动”原则和费尔巴哈“感性对象性”原理,用“感性活动”来表述“实践”,从存在论原则上与近代思辨哲学进行了划界。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尤其需要把握实践原则的存在论意义,真正倾听马克思的声音,守护和弘扬思的事业。  相似文献   

2.
实践:马克思“社会”概念的存在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实践”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马克思通过哲学清算实现了从“感性”向“感性活动”的理论跃迁.“实践”之存在论意蕴的开显为马克思“社会”概念奠定了基础。而基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实践哲学本身为我们认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社会”意味着“实践”,“实践”乃“社会”的存在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马克思哲学在“存在论”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在于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实体本体论的变革 ,改变了理解“存在”问题的解释原则和思维方式 ,开辟了“存在论”的现代哲学范式。马克思认为传统哲学实体本体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颠倒了逻辑与生存、理论与实践、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把本来第二性的、派生性的存在“头脚倒置”为“第一性”的和基础性的存在。因此 ,必须在根本上改变基本的解释原则 ,对颠倒的关系进行“倒置” ,确立感性实践活动优先于逻辑和知性、并构成逻辑和知性基础的本体论地位。在马克思那里 ,“感性实践活动”的确切所指乃是人“本源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 ,正是这种本源性的生存方式 ,构成了“世界”、“人”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和深层根据。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在根本上扭转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方向 ,实现了基本解释原则的跃迁  相似文献   

4.
陈蓓洁 《社会科学》2023,(12):26-39+65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主题和逻辑起点。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挽救了被自我意识异化为“物性”的对象之真实性,感性原则被内在充实为感性—对象性原则。感性—对象性按其本质要求,不会仅仅是作为对象的感性,它同时必定是作为活动的感性。在对感性的活动性本质的开显中,马克思首次在理论原则上完成了对历史本质的通达。为了进一步揭示现实历史本身的自我批判运动,马克思将感性活动的原则推进到物质生产领域,开启了以“物质生产活动”为核心的历史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物质生产活动,作为感性活动之现实历史的表达,与感性活动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马克思通达历史本质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有三种提法: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二是实践唯物主义,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它们在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三种解读.王玉樑和刘福森分别从辩证唯物主义一头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头批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坚持者,本文为实践唯物主义再次正名,从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出发评论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缺陷,探讨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取代实践唯物主义的无理,并分析了王、刘两人在批评实践唯物主义时各自论据的逻辑矛盾.强调指出:在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实践论前后相续、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否定了哲学自身内在的规定性,以期实现由自由意识到实践力量的转化,从而充分肯定了实践力量的革命性。而“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命题,又内在地与马克思提出的“消灭哲学”与“实现哲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以这种实践力量来“消灭哲学”使“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来“实现哲学”。同时,马克思又强调必须把哲学同革命实践、无产阶级的斗争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马克思要求“消灭哲学”和“实现哲学”,其宗旨在于强调哲学不应满足于对世界是什么的理解与说明,而应当致力于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和人的解放,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超越历史上一切旧哲学的一次深刻变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实现了哲学视域的转换1.从“一切存在”转换到“人的社会存在”;2.从“人的类本质”转换到人类的生产交往共同体;3.确认“人类活动”是实践人类学哲学的思考框架;4.明确了哲学的目标理念人类的个体自由、生存合理性与发展规律性;5.强调了哲学的理论旨归从实践上改变“非人世界”,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6.创立了哲学的实践批判原则以实践作为观察世界和社会历史批判的本源;7.确立了实践人类学哲学的边际关系与中心法则等。这几方面共同形成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实践人类学哲学,这是马克思一生理论关怀的总体特质。  相似文献   

8.
"实践"范畴的再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李泽厚先生关于"实践"的解释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实践不等于物质生产劳动.西方实践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率先把生产规定为"目的在产品"的制作,把实践称为"本身即是目的"的政治、道德行为.康德把生产置于现象界,称之为"遵循自然概念"的技术性实践;而把实践置于本体领域,称之为"遵循自由概念"的道德实践.黑格尔也突破单从生产理解实践的局限性,把实践看作人在事物和环境刻上自己内心生活印记、使事物和环境变成人类"家园"的自由的对象化活动.这些,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的形成产生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为我们准确、全面、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提供了思想前提.马克思在继承西方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对实践范畴作了革命性的改造.他把实践确定为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石,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总根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最高本质;并且从人与世界的客观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客观关系入手,建立了统一的实践概念,即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体内涵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方式,其表现形态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变革社会政治道德制度的革命实践,还包括感性个体的生存活动,即广大的人生实践.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等同于物质生产,是一种严重的误解.从美学角度看,只有超越把实践单纯理解为物质生产的狭隘观念,在物质生产、革命实践和个体生存实践的总体关联着眼,才能真正寻找到审美活动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 ,始于重建教科书体系探索中的“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争 ,近来则有融入现代哲学范式的“存在论转向”和“生存本体论”之说。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 ,侧重剖析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之分歧 ,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意义主要不在于从近代认识论走向现代本体论 ,也不在于以一种新型的本体论体系取代了西方传统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在于 :立足于当代社会实践 ,而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科学考察和反思批判 ,它是面向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彻底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社会需求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的需求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如何从社会需求的和谐达到社会的和谐。一、研究社会需求、社会和谐的哲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活动归根到底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以往我们根据马克思的论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对社会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立脚点和基本概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认识过程。从这一论述所阐明的原则及其结论看,毛泽东的《实践论》其实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发挥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发生论,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的实践观的重大的理论发挥。马克思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理论基石,它首次把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为感性的、现实的、对象化的活动,认为人的这种实践活动,一方面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从而使人能意识到自身与自然界其他东西…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内含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论资源。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体现了马克思社会理想观的理论观念。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理解经历了从自然共同体、虚假共同体到真正共同体的转变。真正的共同体集中体现了追寻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的境界之“和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义”所在,就在于其哲学思维所采用的实践思维方式与实践逻辑。马克思的“和谐共同体”思想就是立足于它的哲学思维,在实践的内在规定性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统一而形成的集合体。和谐共同体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在相关,并成为引导当今中国走向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参照和价值路标指引,这一问题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是以他的实践论为核心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把这种见解名之为“实践核心论” ,并把它同拒斥唯物主义的“实践人本主义”混为一谈 ,这是不恰当的。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批判和克服了“一般唯物主义”的直观性 ,超越物质本体论而达到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实践论。不能无视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进程。把他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说成是把精神本体论颠倒物质本体论 ,正是由这种“无视”而产生的。物质本体论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建构者 ,利用了唯物史观的思想资料 ,借助于恩格斯在特殊语境中所写著作的结构 ,把马克思的实践论从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中排除出去 ,造成了极大的逻辑矛盾。在马克思哲学中 ,新唯物主义与实践论是直接同一的。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是马克思的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新唯物主义 ,而不是物质本体论的一般唯物主义。想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说成是一般唯物主义 ,想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效性来论证“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正确性 ,由此而否定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核心 ,这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和性质的讨论中,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一个重要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如果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我认为这一问题的讨论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立足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谈几点认识,就教于大家。我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扬弃了“本体论”概念。虽然马克思坚持物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历史发展的条件,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自然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范畴和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现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统一的实践论。  相似文献   

15.
陈永杰  李雨桐 《东岳论丛》2023,(2):76-82+191-192
马克思看待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态度经历了几次变化,最终在感性活动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二者关系的异质性判断。其中的关节点是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马克思实现了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判断的转向。在近代思辨哲学中,当活生生的历史实践被归结为精神实体的自我展开过程时,实体=主体=自我意识的同质性封闭领域便落成了。费尔巴哈试图以感性直观原则突破二者关系的同质性,终因未能正视辩证法的积极意义而滞留在自我意识的牢笼之内,但这一尝试却为马克思最终提出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异质性判断提供了前提。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自然界的先在性,主张存在是“感性的对象”、思维乃感性活动的对象的“感性意识”,由此彻底消解了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而提出了异质性论断。  相似文献   

16.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和批判者,马克思哲学以自由为其基本主题。而施特劳斯从回归古典政治哲学的立场出发,对现代的自由观念给予了激烈的批判,于是两者之间产生了一场隐蔽的对话,其核心是对自然与人为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生命活动创造的产物,而人的生命活动是以意识为中介在社会中实现自身自然本性的活动,这里的自然既是自然感性又是自然本性,人为自由以意识为中介并非任意,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施特劳斯则以不同于自然感性的自然对抗现代的人为自由。由于对自然与人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施特劳斯对现代自由观念的批判并不适用于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都从“类”的角度实现对黑格尔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但两者的“类理俗’存在根本差异:在理论基础上,费尔巴哈从“感性直观”出发,马克思则从“感性活动”出发;在理论内涵上,费尔巴哈的人是“自然人的共同体”,马克思则认为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理论归宿上,费尔巴哈着力于虚幻的“宗教批判”,马克思则强调现实的“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18.
"对象性活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隐而不显的哲学前提和基础,这一原则的形成吸收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因素。马克思首先站在费尔巴哈"感性对象性"原则的基础上批判黑格尔"自我活动"的"非对象性",又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拯救被费尔巴哈忽略的"活动"原则,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同时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同时,马克思并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意义上谈论"对象性活动",而是将"对象性活动"诉诸现实劳动,将劳动的实现诉诸"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进而将真正的劳动规定为占有了对象本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揭示了"对象性活动"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9.
价值个体主义与道德合理性基础的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价值个体主义”直接威胁着道德的合理性基础, 对当代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构成了重大挑战。“价值个体主义”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重大后果, 它与现代道德论证基础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位移, 使得“个人自由”与“道德共识”之间的矛盾成为现代道德合理性的深层矛盾。以一种辩证的方式扬弃价值个体主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这一问题上, 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有着重大原则差异的立场, 其中马克思从人的生存方式转换的角度出发, 坚持“实践性”、“辩证性”与“人文性”等基本原则,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野,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的存在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健 《兰州学刊》2010,(Z1):1-4
旧唯物主义者将"人的自由"理解为物质欲望在最大程度上的实现,并依此观点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总结为经济决定论。要彻底清算这一观点的谬误,就必须从存在论的根基之处就人的生存方式加以阐明。文章通过梳理自卢梭到马克思的哲学历史,尤其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概念中"他者"环节的分析,阐明人的自由的精神本质和实现途径。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马克思从生存论的视域全面阐释了"感性活动"这一基本概念,并建立了全新的"人的自由"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