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消费者融入视角,对品牌微博中的明星效应与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向经常使用微博并且有关注品牌官方微博的数百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微博品牌中明星效应对消费者融入、品牌忠诚皆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融入对品牌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消费者融入在明星效应与品牌忠诚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企业与消费者的交互方式。以UGC互动效用为切入点,将品牌官方微博和个人认证微博分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品牌官方微博的影响路径,探究潜在消费者从感知博主信任度到产生行为反应的营销路径,同时比较分析品牌官方微博和个人认证微博的不同效用。结果表明:品牌官方微博博主感知可信度通过UGC互动效用显著正向影响未来行为,其中通过UGC社会效用产生的影响更显著;个人认证微博博主感知可信度通过UGC互动效用同时显著正向影响即时行为与未来行为,其中UGC社会效用在营销路径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活动时,要重视UGC的互动效用,积极发挥品牌官方微博和个人认证微博的不同效用。  相似文献   

3.
微博操作简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好,拉近了旅游企业与顾客的距离,为旅游品牌推广营销提供了新途径。旅游企业首先要组建一支过硬的微博营销团队,建立完善旅游企业微博的资料、标签,发布并及时更新粉丝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微博间互动、微博认证的作用,对旅游品牌实施舆论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4.
品牌微博是企业与用户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引导消费者品牌情绪的端口。基于三维情感模型,通过人工编码的方法获取品牌微博情绪坐标数据,应用K-means聚类方法将其归结为轻松型、乐观型、感触型和互动型四种类型。研究发现,轻松型品牌微博能吸引较多的点赞,互动型品牌微博更能引导用户参与评论。除转发抽奖等内容外,品牌微博的转发数相对稳定。因此,轻松型和乐观型微博更能巩固新老用户,互动型微博更能增大品牌信息的扩散范围。为不同营销重点的品牌微博运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众多品牌正积极实施拟人化的营销策略来加强与消费者的关系,却甚少关注到拟人化的风险。有研究关注在品牌犯错后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态度或评价的影响,却在作用方向上未能达成一致的结论。本研究聚焦于在品牌犯错后,消费者对拟人化的品牌和非拟人化的品牌在宽恕意愿上的差异及其内在机制。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当品牌犯能力型错误时,拟人化的品牌会获得更高的消费者宽恕意愿;当品牌犯道德型错误时,非拟人化的品牌会获得更高的消费者宽恕意愿。移情在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宽恕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但移情并不是所有犯错类型调节的中介,即不论品牌犯何种错误,拟人化都比非拟人化更能够促使消费者产生移情心理。本研究在理论上对拟人化在品牌犯错情境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补充与扩展,并丰富了消费者宽恕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实践上,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拟人化营销在品牌犯错后的风险,可以为品牌拟人化营销策略的启用提供建议指导。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微博平台成为出版社打破传统窠臼、适应市场需求的营销利器.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投入到高速度、低成本的微博营销实践中.目前,出版社徽博营销的策略主要从内容、互动和整合等几方面展开,同时也有效地利用了名人效应、多账号运营和危机公关等措施.成功的营销使得微博成为出版社的新书推广平台、读者互动平台、资源开发平台和品牌维护平台.  相似文献   

7.
从品牌资产的视角,分析了如何利用微博网络口碑来增加企业的价值,提出了可以利用微博病毒营销、事件营销和促销活动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以及借助微博蜂鸣营销和意见领袖来提高企业的品牌联想。  相似文献   

8.
基于类社会互动和偶像崇拜的视角,对企业家微博的信息质量与粉丝品牌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微博信息的准确性、适当性和可读性均对粉丝与企业家之间的类社会互动有直接正向影响,而它们对粉丝品牌态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信息的准确性、适当性对粉丝品牌态度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而信息的可读性对粉丝的品牌态度有直接正向影响;偶像崇拜在微博信息的可读性与类社会互动以及可读性与品牌态度之间均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有文献已指出品牌社群认同会促进品牌忠诚,但二者之间的中介和调节机制尚未探讨。基于类别化和关系化理论,我们提出从品牌社群认同到品牌忠诚的两条间接路径,以及品牌认同和品牌社群承诺的中介作用;基于学习迁移理论,提出感知社群—品牌相似度的调节效应。偏最小二乘法(PLS)的实证结果表明:品牌社群承诺和品牌认同在品牌社群认同和品牌忠诚之间均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感知社群—品牌相似度在品牌社群认同与品牌认同之间起到调节作用,而在品牌社群承诺与品牌忠诚之间没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完善了品牌社群理论,并对企业的品牌社群营销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博品牌社群下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传播范围广、信息渗透性强,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以UGC在微博上的传播性质为假设,对用户进行分类和参数设置,区分正面和负面UGC,并分别建立动力系统模型。随后运用弗里德曼局部稳定分析法研究UGC对品牌态度的影响,在负面UGC模型下根据参数影响分别探讨并用Matlab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正面UGC模型对品牌态度的影响虽不稳定但具有持续性,负面UGC模型根据对品牌态度的不同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通过上述研究可进一步揭示UGC对品牌态度的影响规律,有助于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传播策略,展现积极的品牌态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微博营销分析模型,整理已有研究中衡量微博营销效果的指标,并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得到微博营销效果综合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从微博发布频率、微博意见领袖资源、微博表达方式、微博内容特点四个角度分析影响微博营销效果的因素。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时,微博视频使用率和微博意见领袖资源是影响营销效果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企业微博意见领袖资源对营销效果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以两个中档轿车品牌——帕萨特和马自达6为例,收集7个城市消费者的1 440份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功能属性、品牌个性和品牌资产对消费者购买汽车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功能属性越强,消费者感知的品牌资产越高;(2)功能属性和品牌个性对购买决策的作用,完全被品牌资产中介;(3)消费者感知的品牌资产越高,购买意愿就越强;(4)品牌个性对于品牌资产的影响因品牌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该文采用文献调研和头脑风暴法,引入吸收能力概念,构建了引入吸收能力的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与品牌营销策略关系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企业市场导向影响品牌营销策略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技企业的市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企业吸收能力的桥梁或中介作用对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产生影响;农业科技企业可以从识别知识能力、评价知识能力、消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四个方面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从而通过市场导向影响农业科技企业品牌营销策略,提升农业科技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苏州市旅游政务微博为案例,基于既有研究成果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在线调查法收集研究数据,并借助SPSS21.0和AMOS 21.0分析数据。研究发现:新奇性、可信性和可理解性可有效评价旅游政务微博内容质量;以旅游者目的地态度为中介变量,旅游政务微博内容可信性和内容可理解性影响旅游者目的地行为意图;旅游者目的地态度未明显受到旅游政务微博内容新奇性影响;旅游者目的地态度积极影响旅游者目的地行为意图。依据分析验证结果,从微博品牌形象营销、导游游客线上交流互动、大众意见领袖项目等3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公益营销对消费者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营销既是理论热点,也是企业增强品牌信任、提升品牌资产的有效途径。作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论证公益营销对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公益营销活动的涉入度、品牌与公益营销活动的拟合度,通过中介变量品牌信任,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该研究结论可为中国企业积极主动开展公益营销、增强品牌信任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微博时代,旅游政务机构通过微博提供旅游资讯、旅游活动、游记、美食、天气等信息,与粉丝们共享并积极互动,从而更好地打造旅游品牌形象。以广西旅游局新浪官方微博为例,通过对微博内容与互动情况的研究以及与山东旅游局新浪微博的横向对比分析,得出营销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话题较单一,宣传不够深入,互动较稀少,沟通不够高效,形式较单调,内容不够本土化等。基于社交互动进行关系营销,依托当地人进行内生式营销,借助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营销,运用流行时尚语进行湿营销等改进策略,对旅游政务机构微博营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品牌延伸会给原品牌带来风险,如果失败,其反馈效应可能会降低消费者对原品牌的评价。但是,如果品牌与消费者有紧密的关系,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消于无形。通过实验,本研究发现,基于自我联结的品牌关系的确可以抵御品牌延伸的反馈效应。具体来说,当消费者的独立自我被激发时,表达个体自我的品牌有较强的免疫性,品牌延伸的负面信息不会使得消费者降低对品牌的评价,而表达群体自我的品牌则难逃品牌延伸的反馈效应。当消费者的依赖自我被激发时,表达群体自我的品牌则不受品牌延伸反馈效应的影响。研究证实了品牌关系是品牌延伸反馈效应的重要调节变量,亦扩展了品牌关系的内涵。对于品牌管理者在品牌关系建设和面临危机时的传播策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个社交媒体,已经被众多商家运用作为一种营销的手段。微博营销的效果主要可以从微博的关注者对于微博的行为的角度进行评价。本研究从理论演绎出发,提出假设,最后通过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微博用户主要是受到企业家的吸引,微博用户转发商业微博更多是受到物质利益的刺激,大多数用户对感兴趣企业的官方微博持有正面态度,其他的保持中立。本研究能够为企业微博营销提供实际可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515份新浪微博用户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社交媒体品牌页面特征对顾客契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博品牌页面特征正向影响用户体验感知;用户体验感知正向影响品牌页面态度;品牌页面态度正向影响顾客契合行为;用户体验感知与品牌页面态度在微博品牌页面特征对顾客契合行为的正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3.0的移动社会化媒体发展,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成为新的特点,营销与传播的概念也趋向融合。价值认同成为消费者行为的核心。生产型消费者将自创的内容通过泛自媒体与独立的精神个体进行精准高效的沟通成为品牌传播的新特点。本文从营销3.0所引发的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出发,重点分析了营销3.0时代品牌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的新特点,为中国企业在Web3.0时代开展品牌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