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由主义产生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最为深重之时。中国自由主义者在道德热情与逻辑理性的张力与矛盾中,批判传统以扫清救国建国的障碍。倡导自由民主以启智救世.苦心探索,呼号于世。但理论与现实层面的双重困境致使自由民主的价值诉求沦为空洞的口号。无法真正落实。严复、胡适、殷海光以及林毓生、张灏等中国四代自由主义者历经近一个世纪的艰苦探索,从对传统的拒斥、疏离走向反省和认同。逐渐走上一条理性沟通的新路,昭示出中国自由主义传统文化观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自由主义肇始于西方,清朝末年随着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一起,也进入到了中国.自由主义由严复、梁启超传入中国,历经几十年发展,最终在殷海光手里集大成.通过以人物为线索,厘清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脉络,分析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意义和影响,最终给予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准确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3.
从胡适到殷海光,近代自由主义的发展,一面是在变革中守护、在激荡中稳立、在代际交替中传承的脉络,一面又是不受拘于思想前辈,不停地修正观念,力求超越五四、超迈前人的思想追求。在政治层面,胡适晚年强调容忍是自由的根本、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把自由的实现、自由的保障归结为内心状态;殷海光则认为政治自由既然是一种外部自由,实现的基本途径就应该是争之自外,应当关注保障自由的外部条件,应当关注防止把人不当人之弊端的外在制度设计。在经济层面,胡适、殷海光均从经济平等转向经济自由,曾被视为通往自由社会之坦途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被转而视为了通往奴役之路。在思想层面,胡适与殷海光均关注思想自由与表达、传播思想的自由,但殷海光不满意于前辈的浅显激越,而追求深切理性。在伦理层面,殷海光忠诚于个性自由这一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但他不满于胡适等五四一代存在的只关心自由的个性而回避道义担当、欠缺社会责任、缺乏道德勇气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在殷海光的言述中,“胡适”有着超个人的社会史、思想史、学术史的涵义: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领袖,自由主义思想路线的代表,也是中国自由主义学术的象征.殷海光的“胡适”论说的变化,折射出新一代自由主义思想者对自由主义势力的期待,对自由主义学理建构缺位的反省,和对自由主义思想启蒙和政治批判的坚守.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政治自由主义的发生发展,大致以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群己权界论》、1922年5月14日胡适等人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1941年10月10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发表《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三份标志性文本为节点,经历了个体发声——同人结社——组织政党三个阶段;而言论形式则经由从学理到理念再到政纲的三部曲,依次出现了以严复为代表的专注于思想启蒙的启蒙型自由主义,以胡适为代表的徘徊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议政型自由主义,以20世纪40年代"中间路线"为代表的着重于参政从政的行动型自由主义三种演进形态;总的趋向是,从思想向行动、从理念向操作、从论政向从政滑动,实践色彩不断增强。其思想演变的基本轨迹是,由市场转向社会与政府,由经济层面的自由转向社会与政治层面的平等均富,由古典自由主义的反对政府干预、鼓励自由竞争的"放任主义"转到新自由主义主张政府干预的"干涉主义",进而倾向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史的关键词之一。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身后的评介却毁誉不一。本文从严复与穆勒《论自由》一书的理论纠葛这一桩思想史“公案”入手 ,试图对其作出贴近事实的解释 ,从而对严复的思想史地位作出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哲学、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朱熹、李赞和严复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朱熹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佛、道思想,集理学之大成;李贽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众生平等,批判理学籍制思想,反理学;严复接受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引进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彻底的"价值重估".这一发展过程,显示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卢毅 《人文杂志》2002,9(4):122-126
本文试图通过以严复、孙中山为例的个案剖析 ,来揭示和彰显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者在“个人”与“社群”这一对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上所表现出来的左右支绌、进退维谷的某种困顿与遑蘧心态。这种思想景观究其深层缘由 ,乃在于韦伯所谓“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内在紧张 ,而由此来审视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风流云散的际遇遭变 ,或许正不失为一个冷峻的切入视角  相似文献   

9.
孙小林 《南方论刊》2024,(1):87-89+96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报告对传统文化作了重要论述。对其进行梳理,可以清晰看到党愈加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为完善,不断探索“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一问题的科学答案。始终坚持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始终不忘“传统文化为民”初心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弘扬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0.
11.
孔令环 《中州学刊》2007,4(5):212-216
杜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对中国现代新诗也有重要影响。从20年代到40年代,随着时代主题的变迁和新诗的发展,人们从杜甫身上学习借鉴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别。其中胡适、闻一多、冯至在不同时代受杜甫影响的新诗人中很具有典型性,从中也可以窥见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与现代新诗创作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13.
张玉龙 《东南学术》2008,(5):162-167
体制内自由分子的政治重建运动经历了组建"自由主义内阁"与独立组建"中国自由党"两个彼此联系又因循递进的阶段,并彰显出异样的特征.由于情感上更多地倾向国民党政权,且视美国的支持为其行为之后盾以及预定揆首胡适的态度反复,使得这场先天不足的政治运动不得不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现代首先提出“传纪文学”概念、积极从事相关研究的现代传记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也是最早从事现代传记文学写作,躬身践行其理论主张,自成一家的创作者;更是终生不懈、卓有成效的现代传记文学倡导者,在现代传记文学开创、发展上,有着独到的贡献。胡适以西方传记文学为参照,批评中国传统传记;以史鉴和教化的经世致用目的,倡导以“纪实传真”为核心的现代传记文学。作为开创者,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偏颇疏漏,如源于史传传统、功利目的、学术思想的重史轻文的偏向;对中国传统传记文学评价上的武断片面。因此时下不少论者认为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片面肤浅,许多已为后人超越。然而在胡适所处的时代,这一切都富有创造和挑战性。对一个开风气的人,不能苛求。何况胡适对中外传记文学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比较研究,创作上有自己独到的风格特色。时至今日,他的理论主张与传记作品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历史地陈述和解释胡适的现代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是当下传记文学研究与创作必不可少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胡适常被视为杜威实验主义哲学的继承人和践行者,但事实上,胡适的哲学思想来源并没有这么简单归一.康德的道德哲学与永久和平论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胡适对民主、自由、平等等问题的思考,并关涉到对民间文学关键词如“活的文学”和“人的文学”等的诠释,而这历来为学界所忽视和误置,由此也暴露出长期以来对胡适的解读有表层化和浮泛化倾向,更多是从政治和社会的视角出发,严重缺乏在概念和理论后的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上的考量和细察.澄清胡适民间文学哲学思想来源,既是对学科本身的一种历史还原,也将为学科的当下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6.
田立新 《兰州学刊》2007,(6):55-57,9
自从自由主义在中国诞生开始,便受着民族主义的影响,而且中国民族主义对于自由主义的发展也贡献颇多.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下,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将自由主义纳入到民族主义之中,遵循积极自由的理念,将民族自由置于个人自由之上,认为个人自由只有在民族与国家这个更大的范畴内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文化"观集中表现为创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构想.邓小平的文化观,在理论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实践中指引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外交观的传统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强调在平等互尊的基础上,在国际交往中坚持诚信互利,从而达到各方的和谐共处。这种"和合"观对当代中国外交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19.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是上述比较的主要表征.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是具体的,即二者是在特定时空限度内的争论.20世纪是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获得长足发展的历史时期,二者在巩固自身存在地位的同时,又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变迁和交融;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政治生活领域,特别是政治价值构建中的矛盾却不甚明了.归结起来,政治价值的概念模糊性和二种思潮的本质差异性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对2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和自由主义政治价值争论的基本图景拟从四个方面阐释,以期从政治价值理解角度提供一种分析中国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关系的具体范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呈现出多源多流、交错嬗变的景象,一方面是传统学术自身酝酿着变化,另一方面是因应外来文化的冲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推陈出新"和"引西入中"。时代呼唤着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学养又能利用西方现代文明成果而有独创性建树的人文大师出现。一批人文大师走在时代前列,开风气之先,在一些学科领域做了奠基性工作,创立了新的研究方法,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学术发展,对社会风气的转变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