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采和“自由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是一位为现代人文学哲学奠定了基础的哲学家。他示范了一种与思辩哲学迥异的以大量格言、警句和诗意语言展示思想的哲学工作方式。这种新的哲学工作方式,事实上是在完成一场对话,即与“自由人”进行的对话。所以,我认为,理解尼采不在于如何驳脱尼采语言的歧义性,而在于如何识得“自由人”的真面目。我认为“自由人”就是尼采,对话则是一种自我对话,而尼采的思想和著作则是“自由人”的到杨,这三者是一体的。以这种见识为基础,本文试图对尼采的“自由人”及其所包含的哲学原则作一番透视。 一、“无”启示自由 尼采与叔本华的放弃了意志…  相似文献   

2.
包容的力量——纪念罗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俊卿 《求是学刊》2007,34(4):53-55
虽然我很早就对罗蒂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他的<哲学和自然之镜>、<后哲学文化>、<后形而上学希望>等著作中获取一些重要的思想滋养,然而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视角,更重要的是,一直感到没有能力和资质来评价罗蒂的深刻思想.  相似文献   

3.
张典 《唐都学刊》2009,25(4):67-71
福柯整体的思想方法来自尼采,福柯曾说,自己只是运用尼采的哲学方法思考了一些历史,福柯受尼采影响最大的是尼采的谱系学和透视主义.尼采和福柯的哲学实际上都是对现代的主体性进行反思.福柯的思想的起点是我思和疯狂史,尼采曾说,笛卡尔禁闭疯癫,这直接给福柯提供了思想灵感.福柯走出现象学和存在主 .义主要借助了尼采,在尼采的启发下,福柯对身体现象学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立人”是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正是在人的问题上,鲁迅和尼采有过共鸣。本文以鲁迅“立人”思想为线索,论证了鲁迅早年倾心于尼采哲学的主客观原因以及他在各个时期对尼采学说的择取与扬弃。在鲁迅与尼采的关系上,过去有人说:鲁迅之所以受到尼采影响,是由于前期“思想有弱点”;更为流行的观点是认为鲁迅后期对尼采“无一赞辞”、“彻底否定”。本文从鲁迅和尼采著作的实出发,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道"的语义内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儒家著作中"道"的阐释,对于深化孔子思想的研究以及诠释中国古代哲学中儒、道学说极具重要价值.儒家经典文献<论语>是集中孔子思想主张的重要典籍,其中,孔子论及"道"的地方多达90次,且与"君子"、"天下邦国"、"德与仁"、"义"、"礼"等诸多概念相联系,也是指导和衡量这诸多后者的准则.结合<史记·孔子世家>、<礼记>、<淮南子>等史料中有关孔子"行道"的记载可见,前人"忠恕观"、"仁、义观"、"自然规律观"、"统治工具观"等对孔子"道"的解释偏于狭隘,不利于对孔子"道"之丰富内涵的体认和诠释.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解构主义是源于法国的一种反传统思潮,自1976年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言语与现象>、<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这一理论的正式确立以来,它已席卷人文、社会、哲学、思想诸多领域,引发了一场思想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公共哲学(public philosophy)在中国学术界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早从1995年开始,<公共论丛>(王焱主编)陆续出版,1998年前后<江海学刊>等杂志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公共哲学的研究论文.此外,还有华东师大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的<知识分子论丛>、清华大学的<新哲学>等都涉及公共哲学.特别需要一提的是,中央党校出版社的"新兴哲学丛书",其中出版了一部直接名为<公共哲学>(江涛,2003)的论著.  相似文献   

8.
阅读<求是学刊>,人们总是特别关注文化哲学;研究文化哲学,人们总要阅读<求是学刊>.在近30年来的中国学术历程中,<求是学刊>已经成为文化哲学研究的最为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文化哲学研究则成为<求是学刊>享誉学术界的最为耀眼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针对德国古典学界的历史一实证主义倾向,尼采提出古典语文学家必须审美地接近古代经典,以便发现"理想的古代".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细读其中第7、8节论萨提尔歌队与悲剧起源的部分,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尼采的此一古典学思想,而且也为反思古典语文学和美学的目的及方法提供启发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书讯     
R.C.所罗门等编:《理解尼采》,牛津大学出版杜,纽约,1988年,共251页本书收集了对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著作的评论文章,这里特别重视怎样去理解尼采和读懂其著作。虽然,他的著作加在一起就是一部不朽杰作,但没有一个主题能将他的各部著作联系在一起——因为尼采充满了新思想和新风格。这本书围绕尼采各部分著作来组织,每篇评论针对其一部著作。书中首先列出了有价值的参考书,这样就使得读者对该哲学家建立起一种印象。文章的作者有许多是当今美国研究尼采的杰出学者,如:F.伯格曼、A.丹托、B.马格努斯、C.米德尔顿等。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以前没有发表过的。  相似文献   

11.
哲学与艺术     
哲学与艺术的关系,贯穿于从柏拉图到尼采的整个欧洲史之中.海德格尔和阿多尔诺的著作清楚地说明,当代哲学敏锐地认识到了这种关系.下面我想对过去二百年哲学与艺术的关系史讲几句话,然后扼要地讲讲我是怎样看待当代哲学与艺术的关系的.毫不夸张地说,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在有关艺术的哲学性讨论进程中,跨出了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敬畏生命是人类文化的开端,也是文化的伦理内核,在开启人类文明之初,敬畏生命就包含了对各种生命的敬畏,阿姆斯特朗的<神话简史>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施韦泽的<对生命的敬畏>和<文化哲学>等著作对敬畏生命原则做了哲学和伦理学的提升,将其论证为伦理学的第一原则,开创了以生命伦理、环境伦理和现代志愿者运动为标志的生态伦伦理运动,走出了一条敬畏生命的伦理道路,成为当代世界最具影响的生态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3.
王玉峰 《求是学刊》2007,34(5):32-35
尼采往往被看作是一个彻底的相对主义者和视角主义者。但是,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首先是他用来批判以往独断论哲学家的一个工具,也即通过指出哲学家偏见背后的"权力意志"来说明哲学的虚伪性,对真理之相对性的揭示只是尼采"权力意志"学说的次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诗经>诞生之日起,关于<关雎>的研究著作或论文众多,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先秦、两汉时期的研究成果被全盘否定了.应该学习谢里曼对待历史的态度--尊重历史,并借助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考古遗迹来予以论证.研究<关雎>所描写的地理位置重点在于"回归":回归到<诗经>的作品中--以"诗"解"诗"探究出<关雎>的创作地点在黄河岸边;回归到<诗经>作品的时代--以"史"证"诗"将<关雎>所描写的地理位置定位在现在的陕西省洽川县.  相似文献   

15.
从波佚瓦对女人的理解、女权问题、女人在人类史发展长河中的地位、"女性神话"、女人一生中各阶段的考察等五个方面来看,她在<第二性>中的论述有不少真知灼见,敢于触及一些敏感的问题.一方面融合了以往在女性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更多地阐述了自己独特见地.因此,<第二性>在女性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被称为女性主义的理论著作,在女性主义运动中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有一件事值得我们注意,现在有几本研究弗洛伊德的著作,企图把他的思想列入包括马克思的理论著作在内的智力宝库。其中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也许是保罗·理科欧的《弗洛伊德和哲学:论“解释”》一书。理科欧在该书第一章中(标题是“弗洛伊德的地位”)把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同另外两个现代思想家马克思和尼采的理论观点放在一起。理科欧认为,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之间的联系基础,正如弗洛伊德和尼采之间的联系基础一  相似文献   

17.
idea是柏拉图哲学的主题,该学说在<斐多篇>和<国家篇>中达到鼎点.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意识到idea存在的诸种困难,并尝试做出示范性的八组推论,实现由前期"一元唯善论"向后期"多元范畴论"的范式转换.不同于柏拉图不愿放弃、只肯修正idea的做法,亚里士多德采取完全放弃的态度,转而确立起可感事物的第一实体地位,通过对哲学研究活动的重新界说提出了"实践智慧",深刻地影响了哲学的基本观念,也为后世留下了独立于"理论"之外的"实践"这一哲学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宗成河 《浙江学刊》2002,(5):134-144
1  刘小枫的“尼采的微言大义”① 认为 ,尼采把哲学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当作哲学的第一性问题。在尼采那里 ,(象在柏拉图那里一样 ) ,“哲学问题首先不在于沉思什么 ,用何种‘哲学方法’想问题 ,而是如何处置哲人或哲学与人民的关系。”(3 5页 )而至于“尼采的实质性教诲” ,则“只有从哲人与人民之间关系这第一性的哲学问题出发 ,才能恰切地得到理解。”(4 1 -42 ,60页 )关于哲学与人民或者说哲学家与文化的关系 ,确实是尼采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 ,这在七十年代初的尼采表现得尤其明显。尼采在每个时期都有许多计划 ,七十年代初的计划则显…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适应广大读者对阅读舒适度的需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刊拟调整版式设计。为方便作者投稿,现将投稿须知公布如下:1.本刊采用通栏排版,在参考文献及注释体例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具体如下:中文著作作者:著作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例:"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5—76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非历史性和施蒂纳的"唯一者"概念展开了批判,在这一批判当中,马克思恩格斯构建了作为解释原则的历史概念和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前提的现实的个人概念,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实现了自己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