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信心缺失或自我评价过高,以及急功近利的就业心理,消除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就是要让大学生面对现实,在心理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求职竞争,女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诸如消极自卑、犹疑从众、紧张焦虑、等待依赖等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具体地分析其产生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帮助女大学生确立健康的就业、择业心理,以实现科学择业、顺利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50%以上大学生缺乏面试技巧,存在攀比心理;28%至39%大学生在专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存在焦虑和从众心理;20%左右大学生存在挫折耐受力差、依赖、自卑、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本文对大学生职业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日益介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高校大学生已成为接触网络最多、使用网络最多、喜爱网络最多的主要群体之一。但不少大学生却沉迷于网络之中,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导致学业荒废、人际关系疏远等不良后果。这给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为此着力探讨了网络成瘾的现状、影响、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旧体制交替,文化变过频繁,社会竞争激烈,使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产生了诸种心理矛盾。作者认为;社会、家庭、高校、个人四位一体的心理素质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心理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受经济压力这一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较普通大学生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心较重,嫉妒心理较重,虚荣心重,依赖心理较重。要较好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建立助学与成才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多渠道的扶贫助困机制,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7.
对1628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况进行调查,比较了在不同人口学特征和使用情况下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学习成绩差、独生子女、单亲或者父母的文化程度低等因素都是导致网络成瘾发生率高的因素。大学生是网络成瘾行为的高危人群,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参与开展干预活动,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做好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解瘾工作,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利用网络学习及娱乐的道德规范教育,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自律组织,加强其相互间的约束、监督和管理,切实做好其对网络注意力的转移工作,建立高校心理诊断与治疗室,开展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工作,加强对校园周围网吧的管理与网络内容的建设、净化工作等综合措施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9.
造成农村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制度成因的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包括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高考制度、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目前,不断提高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界、高校各部门和学生自身都要相应地采取有效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造成农村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制度成因的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包括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高考制度、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目前,不断提高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界、高校各部门和学生自身都要相应地采取有效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相比较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他们面对更多来自心理、生理、环境的变化,承受着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更大压力,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悲观、厌学等心理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焦虑心理、困惑心理、厌学和消极心理等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从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一群高智商、高文化和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当他们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时,心理压力与冲突很大,就业心理问题突出。文章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适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厌学心理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厌学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妨碍着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的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提出了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等解决大学生厌学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校园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提出在关注贫困生经济贫困的同时,更应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自尊心的社会群体,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因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原因,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分析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远离心理困惑,形成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恋爱违法犯罪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恋爱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强奸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杀人罪、敲诈勒索罪等。可以从心理学的视阈来分析其犯罪心理成因和恋爱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社团是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优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校园人到社会人转变的有力手段。但由于机制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应从加强社团规范化管理、加大对社团的投入、加强社团自身文化建设方面采取对策,更好地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独特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意识是健康、积极、向上的。然而,由于受改革开放和价值多元化的负面影响,青年大学生中存在着恋爱成风、非理性超前消费、意志消沉、自我张扬、消极发泄等非主流意识现象。教育工作者应依据客观环境和学校实际,创新教育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强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各种心理障碍,主要是社会、环境、教育以及自身因素所致,应倡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自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分”模式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转变以来,大学生择业和就业问题是各个高校和学生都不可回避的现实。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准备不充分、求职技巧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大量需求信息浪费,严重地影响并阻碍了就业工作的开展。本文仅从就业指导服务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