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答才 《唐都学刊》2012,28(6):114-119
张静如先生是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议组成员。他学术思想活跃,科研成就卓著,所培养的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人格魅力为学界所称道。2013年元月是先生八秩寿诞,本刊特开辟"大家风范"栏目,发表陕西师范大学陈答才教授,武汉大学丁俊萍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的文章,意在彰显大家人格魅力,推动学界树立良好学术风范。同时亦衷心祝愿先生健康长寿,学术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2.
罗丽云 《探求》2009,(3):15-1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渊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朱林  李华丽 《社科纵横》2012,(2):144-147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政治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面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处于"社会政治生态"中的人,即"政治人"的价值身份。在后工业社会,生态环境的转换使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不是被置于意识形态迷雾下的"政治人",而应走向以自然、社会和个体生命的生态性及互为生态性存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人"。"生态人"的提出与实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学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十分重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部署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重申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深化并细化了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理念,充实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原则.并且,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形式开展党内教育,以颁布中央文件和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形式推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以创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理论教育,从而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治本之策。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着与社会不和谐的突出问题,其成因来自社会、自身、家庭、高校、外来文化等各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和谐的思想基础,增添巨大的力量源泉。因此,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探索有效的方法途径,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在以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哲学研究中的主体研究简单搬用,缺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主体性研究;二是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造成工作象征性、表层化。本文力图通过价值主体、动力主体、发展主体、实践主体、创造主体和权益主体六个方面,深化对大学生主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8.
《社科纵横》2019,(1):131-136
新时代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时而进"的时代要求、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构建多学科交叉"合力育人"机制的现实要求。马恩经典"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实践经验以及网络新媒体提供的技术支持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协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生态建设"、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生态环境"以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9.
《创新》2012,6(4):1-F0002
王易,山东济南人,生于1972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长期从事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德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7):163-166
我国传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大多是基于学校内部的校院二级管理。在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管理模式遇到了现实困境。要切实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必须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构建学校、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形成合力,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实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繁荣历史科学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27日,邓小平针对当时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明确指出: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现在该讲了。邓小平将我们党一贯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科学地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同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时,明确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他说:现在一方面,坚持“左”倾错误的人攻击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党内和社会上产生了一种怀疑或反…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7,(10):158-161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指导。高校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反思,提出构建"五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学校、家庭、社会、大众传媒、同辈群体五个因素为一体的教育模式。"五位一体"模式强调突出学校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发挥家庭、社会、大众传媒和同辈群体各因素的协同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泛娱乐化”是当前肆虐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现象级思潮,这种现象的弥散与社会个体心理需求异化、商业资本操控、网络技术赋能、社会思潮耦合密切相关。“泛娱乐化”的主要特点是参与的大众化与去中心化、内容的碎片化与媚俗化以及取向的虚无化与功利化。它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力、聚合力和引领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把握话语领导权、抓牢话语管控权以及掌握话语主动权诸方面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地位,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大学生摆脱“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5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讨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报告》,与会常委同志都发表了重要意见,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就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了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应该掌握的各项重要原则和方针。这是继200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见》以后,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的最重要意见。中央文件和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关于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纲领性文件。为纪念“5·19”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一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6年5月19日召开座谈会,重温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回顾一年来贯彻会议精神的情况,为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指示精神而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冷溶同志在会上发表了《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主题讲话(全文另发)。本刊摘要发表座谈会发言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耀宏 《创新》2009,3(6):9-12
“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历史作用的科学定位,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理论依据。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方向、坚强领导、良好环境和人才保障,化解了各种矛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7,(7):171-175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推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由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环境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人文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2001年10月17日至21日在西安召开。围绕“美学视野中的人与环境”这一主题,与会学者抱着推动中国的生态美学研究、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准备的目……  相似文献   

18.
于冰 《学术交流》2015,(2):224-225
2015年1月8-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研究杂志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承办的当代中国学术语境中的实践唯物主义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等4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主要围绕如下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9.
林晓珊 《社会》2008,28(3):216-222
2007年12月2日晚,"中国社会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茶话会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第一会议室召开,这是继当天"吉登斯与现代社会理论"学术研讨会之后,国内学者的又一次专题讨论.与会嘉宾大多来自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汇集了来自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哲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就目前中国的社会理论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轻松而又热烈的讨论.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系主任王宁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苏国勋教授和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王铭铭分别作主题发言,第二个阶段由与会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自由评论.  相似文献   

20.
张载的“横渠四句”震烁千古,“为天地立心”的价值观、“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意识、“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担当、“为万世开太平”的宏阔愿景,对培养高校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横渠四句”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精神价值具有时代特征,要培养与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价值相契合的人的精神价值;生命的核心意义是服务国家,要将仁孝之心升华为家国之忠,弘扬服务国家需求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挑重担。“横渠四句”对高校学生服务国家的启示意义在于:涵养与祖国融为一体的大我人格,树立服务国家需求的强烈使命感;关注民生并树立命运与共意识,涵养敢于担当人民命运的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意识、革命文化中的报国情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爱国价值观;为中华民族开辟长期繁荣昌盛的国运奠定基础。“横渠四句”对高校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的启示表现在:进一步确立服务国家需求的根本性精神价值,构建个体与家国融为一体的主动型道德涵养机制;强化与人民融为一体的共同体意识和服务理念,构建震撼心灵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脉融为一体,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