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西最早的曲艺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明朝。明代以前广西就有民间传说、歌圩唱和、巫术活动等流传,这些是孕育少数民族曲艺萌芽的文化土壤。清代是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形成时期,曲艺大致有在民间祭祀仪式中形成和在跨区域、跨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产生两条形成路径。民国时期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是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繁荣时期,社会的变化与时代的感召推动了少数民族曲艺艺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艺术是由某一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传统。它是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人们所创造、保存和发展的各种艺术,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最容易交流和传播的主要形式。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客观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民族心理和民族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产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也带来民族艺术的多姿多彩。从总体上说,民族艺术可分为以下几类。1.织绣艺术。少数民族擅长织绣工艺,他们以织、染、刺、挑、缝、绘、绣、印等方法制出千变万化、五色斑斓的图形。款式古朴纯正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将文化建设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注意发挥民间群众文化组织的积极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两大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群众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精神文明是人类智慧和道德风尚的综合表现。文化艺术是智慧与道德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于该民族的精神文明的水准影响极大。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建设高度精神文明,决不能忽视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除汉族外,还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等少数民族。贵州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学是反映民族不同特征的文化财富。运用版权这个法律武器保护民间文学,调动文学艺术家挖掘、收集、研究、整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弘扬祖国的文学艺术,振奋民族精神,丰富我国的文化艺术宝库是非常重要的。(一)对民间文学艺术版权保护的必要性。民间文学是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表现自身和证明其同属一社会群体的媒介。它是我国各族人民艺术才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基  相似文献   

5.
云南怒江流域集中了非常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特色,但是近年来该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在国际化、市场化的语境下正呈现出急剧弱化甚至消失的趋势,这其中有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失衡的原因,也有西方宗教文化蔓延的影响。因此,探讨怒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确立民族文化民间保护功能,重视民间主体的保护作用,以应对国际化、市场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挑战,对促进该地区生态经济与多样性生态文化协调发展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了许多鄂温克族桦树皮制品的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鄂温克狩猎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习俗所用的桦树皮制品的文化艺术与特征,并从中透出以鄂温克为代表的黑龙江边陲地区少数民族人民驾驭自然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与灵气,显现了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方式、民族习俗和桦树皮文化艺术的深厚意蕴.  相似文献   

7.
赫哲族与鄂伦春族是生活在黑龙江省的两支少数民族。两民族的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丰富了中华文化艺术宝库。通过两民族服饰、生活用具、萨满用具以及图案纹样的对比分析,比较了两民族文化生活与图案艺术的异同。我们在研究两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也要借鉴发展他们的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地中一朵美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8.
宗教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现代化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慎重对待的文化问题。分析和认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特点和表征,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巩固和促进各民族的安定团结的前提。这种分析可以是多视角、多向度的。本文只在初步归纳我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之上,从历史条件的视角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重要保障。上海戏剧学院从20世纪50年代末创办第一届西藏表演班开始,六十余年来持续为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地输送高层次少数民族戏剧艺术人才,以民族戏剧共建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叙事,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传播、守护、培植、建构的意义,演绎着民族大家庭共同的精神记忆、文化认同这一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昭示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的精神支撑、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表演等艺术塑造,为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村寨和景区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以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景区为例,分析景区产品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旅游利用之价值与意义,总结成功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策略,旨在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区非遗活化利用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高校地处民族聚集地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高校应承担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助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西北少数民族治功纷送的民间文学创作中,史诗作品以民族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传奇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以奇特的文学造型手段塑造了各民族历史上有着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群像,艺术地再现了民族历史的丰富内涵,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文学样式.作为一种集体创作的艺术,史诗在长期的传唱、吟诵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越来越精美,越来越成熟,其中不少作品已发展成民族早期艺术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试图从审美的角度,对西北少数民族史诗作一分析。一崇高、雄壮的英雄主义精神是西北少数民族史诗的基调。…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三小民族的口承文学中承载着这些民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尤其是有关婚俗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说唱艺术、民歌等艺术形式,更凝聚着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民族历史、文化习俗及民族意识。比较研究这些少数民族婚俗的特点及沿革,对探讨人类两性关系的风俗和人的生命的传延的俚俗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少数民族当中,蒙古族是较发达的文化民族之一。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并创造了与此相应的文学艺术。研究和总结蒙古族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在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文化系统中的道家学说、阴阳五行、神仙方术,与西南少数民族民间信仰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早期道教孕育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吸纳西南诸族民间信仰因子。早期道教神灵体系中不乏西南少数民族神灵,少数民族民间巫术亦深刻地形塑了道教斋醮科仪。唐以来,源自西域地区的民族音乐亦在唐王朝推重道教的时代背景下,渗透到道教仪式中。道教是各少数民族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汉文化的桥梁,并积极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教育”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少数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派生的产物,是同少数民族经济、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体育、少数民族卫生等概念并列的。它的提出和使用,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充实和丰富了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内容。从它被明确提出和正确地使用以来,它就成为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教育又是中国全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人口众多的汉族教育  相似文献   

17.
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民间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江西民间音乐富有浓重的民俗气息,积淀了江西人民的艺术智慧和创造才能,反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本文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探析了江西当代民间音乐文化的内容与艺术特质,冀能够在茫茫的音乐研究大海里,更好地探索江西民间音乐这一绿洲.  相似文献   

18.
武陵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交错居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梯玛文化是武陵地区酉水流域土家族典型的民俗文化事象。还愿仪式作为梯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祭祀、教育、社会控制等多种功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作为民间信仰的梯玛还愿仪式得到迅速恢复。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民间信仰的功能进行调适引导,摒弃其对民族社会发展不利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李涛  张秀琴 《学术探索》2012,(8):171-173
民间剪纸艺术在多元文化存在的今天,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载体角色,从不同角度传承着本源文化,本文从文学意境角度出发,来讨论民间剪纸艺术结构中的文学特性,诠释来自于民间朦胧的文学意识向往,探讨来自民间厚重的文化积淀,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我们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并加深对其艺术形态特征的理解和整个民族美术的把握,加强理论研究的根基,从而推动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婷婷 《学术探索》2014,(12):95-101
文章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影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新世纪少数民族影视在传播民族文化中面临的四大困境:影视体制机制决定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少数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有局限性,影视传播的民族文化内容受多种因素制约,受众数量直接决定少数民族影视的传播效果。提出新世纪少数民族影视对民族文化传播,国家应从政策上加大对少数民族影视的扶持力度,少数民族影视所传播的民族文化应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应避免模式化倾向,同时,要增强少数民族影视的商品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